新课程标准下的命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的命题思路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三维教学目标”全面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性质和功能。
由于认知的历史局限性,科学教育长期停留在科学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因此对学生的考查也长期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考察。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试题的命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查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物理试题命制规律和特点,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
笔者认为物理试题的命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试题命制要联系社会,贴近生活。
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但目前,很多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满足于学生会做习题,尤其是会做高难度习题。
因此他们每天设计很多高难度的试题让学生练习,以应付中考和高一级学校尖子生选拔考试。
此外,在备课环节上,教师们不注重发现和收集生产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现象与应用,脱离现实,纸上谈兵。
例如,在广大农村正发生着从传统柴薪能源转化为以电气能源为主的能源革命。
电磁炉在农村家庭中已相当普遍。
笔者在一次走访中听一位学生家长反应,虽然电磁炉用起来很方便,但每月电费高达400多元。
原来他们在使用电磁炉时,不管烹煮何种食物,都是采用一种模式加热。
锅里一直处于剧烈沸腾的状态直到食物被煮熟甚至汤被煮干。
他们错误的认为,火力越大,越节省时间。
如果我们都使用这种方式加热食物,那么每月的电费和天然气费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因此,教师在命制试题时,可以适当编制一些这样的试题考查学生。
例:甲乙两人煮同样的食物,甲一直用大火煮,直到煮熟食物;乙先用大火让锅里的水沸腾,再减小火力,但能保持锅里沸腾,直到食物煮熟。
比较两人煮熟食物所用时间和燃料消耗。
此题不但考查了学生对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习惯和能力。
笔者在处理这一习题时,除了给学生讲明二者所用时间几乎一致,后者更节约燃料外,着重强调,用后者烹煮的食物更鲜嫩,口感更好。
家庭中用电磁炉、天然气烹煮食物时,都可采取先用大火加热直至沸腾,再改用小火维持锅里温度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家庭不必要的开支。
在试题的命制中,注重这方面的考查,就能促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发掘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自觉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二、试题命制要注意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应用。
“神舟”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表面,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蛟龙号实现下潜深度7062米,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壮语变成现实!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航天员翟志刚身着航天服实现太空行走;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在这些科学技术新成就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试题命制中,适当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理想。
例:“神七”载人飞船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航天员翟志刚身着航天服太空行走,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中行走了 Km,这一距离所选的参照物是。
再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在着陆的过程中,它不象“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那样,在离地面一定高度时,打开减速伞,这是由于月球表面,嫦娥三号在着陆过程中,经历动力下降过程,在此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降低,动能,重力势能(填“增大”或“减小”);在离月球表面100米时,悬停30秒,自主选择着陆地点,此时它受(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
注重对这方面知识的考查,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不要只停留在课本上,而要增强课外阅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把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前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
三、试题命制要注重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教学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现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试题的命制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材以外的简单问题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眉山市中考中,曾有这样一道的探究题:
有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请你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
提供的器材有:长约1米的木板,天平,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带挂钩),长方体木块(带挂钩),钩码若干,毛巾,棉布。
1、要完成上述探究实验,应选择的仪器有。
2、请你写出主要的操作方法步骤:。
3、请你自行设计出记录表格:
4、写出你的分析论证:。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自主探究习惯,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基础教育也不例外。
试题命制如果忽略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是不科学的,也是与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四、试题命制要注重对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分析概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人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今后走进社会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
通过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可以促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命制部分试题时,可以通过图象,表格,文字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信息,锻炼学生从从烦琐冗长的叙述中找到规律,概括出本质的东西,从而顺利解题。
例如这样一道题:心电图仪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下面是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如图甲、乙所示。
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测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
则:(1)根据甲的心率60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的时间)为s 。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mm/ s 。
(3)乙的心率为次/min 。
学生遇到这类习题时,如果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就有可能反复阅读,仍不知其意,从而导致情绪急躁,无法解题。
相反,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正确解答并非难事。
五、试题命制要注重对学生做事谨慎,思维缜密等良好习惯的考查。
做事谨慎,思维缜密,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认真、仔细。
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认真仔细,来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是在进行一些高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时,由于当事人的一点疏忽或考虑问题不周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做事谨慎,思维缜密是一个人从事任何工作所必备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在学生考试之前,也反复强
调,一定要把过失性失分降低到0。
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认真品质。
所以,在试题的命制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品质的考查。
例如这样一道题: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内能将从谁传递给谁。
(已知C铝>C铜)A 铜传给铝 B 铝传给铜 C 不发生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果学生不认真审题,往往迅速作出一个错误的选择A,实际上由于没有告诉铜块和铝块的初温,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
这样类型的试题有很多,不必赘述。
试题命制,旨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试题命制的规律、方向,对教师能起到导教、促反思的作用,对学生能起到导学的作用。
试题的命制过程中,要处处体现育人为先的标准,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发挥知识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