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这么美的画面, 你能读好它吗?
•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 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 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 写照,全词文字不多,到叙述却十 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 郊游的欢乐图画。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 /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 /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 /一滩/鸥鹭。
• 常记: 时常记起。 • 溪亭: 小溪边的凉亭。 • 日暮: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 不早了。 • 沉醉: 大醉。 • 归路: 回来的路。 • 兴尽: 兴致得到满足。
争渡,争渡。
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 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 渡)”。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沉醉在这风景中, 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 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 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 处。赶快划呀,赶快划 呀。不小心,惊动了在 这里栖息的水鸟,成群 的从水面飞起。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委 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 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由于 她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 后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 诗词多表现哀伤,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是北宋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 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的作品被 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词人回忆了一
次愉快的郊游情 景,因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 吓飞了。表现了 作者早期生活的 情趣和心境。
词 两 首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 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 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 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 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 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 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 “词牌”。
•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 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 脚。 •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 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 词牌没有题目。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不是,“争渡” (5)为什么会误入? “沉醉”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 这件事呢?
有趣,值得回味
• 这是件有趣且值 得回味的事情, 难怪词人把它记 录下来了。你能 用语言来描绘一 下吗?想象一下 画面,然后说一 说。
•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 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 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 都飞起来了。
地点: 溪亭
常
时间: 日暮
情节: 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诗情 景致: 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画意 白鹭 晚霞
这么美的画面, 你能读好它吗?
•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 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 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 写照,全词文字不多,到叙述却十 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 郊游的欢乐图画。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 /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 /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 /一滩/鸥鹭。
• 常记: 时常记起。 • 溪亭: 小溪边的凉亭。 • 日暮: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 不早了。 • 沉醉: 大醉。 • 归路: 回来的路。 • 兴尽: 兴致得到满足。
争渡,争渡。
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 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 渡)”。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沉醉在这风景中, 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 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 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 处。赶快划呀,赶快划 呀。不小心,惊动了在 这里栖息的水鸟,成群 的从水面飞起。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委 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 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由于 她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 后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 诗词多表现哀伤,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是北宋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 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的作品被 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词人回忆了一
次愉快的郊游情 景,因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 吓飞了。表现了 作者早期生活的 情趣和心境。
词 两 首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 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 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 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 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 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 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 “词牌”。
•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 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 脚。 •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 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 词牌没有题目。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不是,“争渡” (5)为什么会误入? “沉醉”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 这件事呢?
有趣,值得回味
• 这是件有趣且值 得回味的事情, 难怪词人把它记 录下来了。你能 用语言来描绘一 下吗?想象一下 画面,然后说一 说。
•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 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 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 都飞起来了。
地点: 溪亭
常
时间: 日暮
情节: 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诗情 景致: 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画意 白鹭 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