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海尔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海尔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bbca6fddccda38376bafad.png)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海尔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学院名称:经济贸易年级专业:2011级金融学/国贸双学位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2015年6月目次Abstract (3)1. 绪论 (5)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5)1.1.1 研究背景 (5)1.1.2 研究意义 (6)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7)1.2.1 国外研究现状 (7)1.2.2国内研究现状 (8)1.3 研究内容 (8)2.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社会责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可持续发展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目前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海尔集团社会责任的推动与企业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的推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给海尔集团带来的竞争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a992d5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c.png)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公司的战略制定中,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融入其中,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实践经验,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指企业在经营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负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对人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共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
1.关注员工成长和福利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应当关注员工成长和福利。
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道路,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有所回报。
同时,确保员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安全防范措施。
2.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企业应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盈利回报社会。
以青年扶贫计划为例,企业安排员工志愿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并建立乡村教育助学基金,为当地青少年提供机会,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3.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
通过技术创新,加大环保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水平,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节约能源水平的提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地球家园。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践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要以合理、节制和平衡的方式进行,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消费市场,引进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项目,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在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循环,协同发展,朝着可持续的目标迈进。
再次,社会和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3f91d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2.png)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发展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竞争激烈。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不断优化和改进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公司能够更好地实现持续发展。
首先,公司应该重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已经出现。
因此,公司应该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公司还应该鼓励员工主动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创建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以便能够跟上市场的变化。
其次,公司需要建立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一个成功的公司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以便指导和激励员工。
战略规划应该包括市场营销、产品开发、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考虑。
此外,公司还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以便能够评估员工的绩效,并根据绩效进行奖励和激励,以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再次,公司应该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能力和才智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
因此,公司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便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此外,公司还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进步,使得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另外,公司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个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个人的能力,所以公司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此外,公司还应该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沟通,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
最后,公司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不仅应该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该考虑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公司应该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事务。
综上所述,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公司应该重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建立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注重团队的建设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从企业到社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
![从企业到社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23deb6df3186bceb19e8bb21.png)
从 企业 看 , 内创 造一 个 健 康 且安 全 的工 作 环境 , 外 向所 有 的利 益关 系 者 ( 括员 工 、 费 者 、 对 对 包 消 股
东、 供货 商 、 事会 还 有政 府 等 ) 董 负责 是企 业 最 主要 的社 会 责 任 , 企业 社 会 责任 的发 生 是企 业 对 社 会要 求
tnbeD vlp etWB S 提 出 : a al ee m n, C D) i o 企业 社 会 责 任是 指企 业 采 取 合 乎道 德 的行 为 , 推 进 经 济 发 展 的 同 在 时 , 高 员 工及 家 属 、 在 社 区 以及 广义 社 会 的生 活质 量 。 提 所 企业 社 会 责 任 在线 ( oprt Sca R sos C roae oi epni l — bly r) 2 0 提 出 : 业 社 会 责 任 , 指企 业 政 策 、 营 和行 为 要 充 分 考 虑 投 资者 、 户 、 工 和 it e于 0 3年 iWi 企 是 运 用 员 环 境 等 利 益 相 关 方 的 利益 。 国际 商 业 领袖 论 坛 (ne aoaB s es edrFrm,B F ( 0) 为 : Itntnl ui s Laesou IL ) 0 3认 r i n 2 企
21 0 2年 7月
湖 北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Ju a o u e U ie i ( hl o h n oil c n e or l f b i nvrt P i spya dSca S i c ) n H sy o e
J12 u. 0 . 1 2
政 治 、 化 等诸 多方 面 的影 响 力也 在 逐步 扩大 , 文 政府 及 公 众对 企 业 承担 社 会 责任 的期 望 和要 求 也越 来 越
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
![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89b06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8.png)
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是企业在实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负责,并对社会和环境发展贡献力量的一种管理理念。
具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是指企业建立和执行一系列旨在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措施。
一、背景在当今社会,企业不仅仅是追逐经济利润的机构,而且被越来越多地要求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企业被要求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目标我们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诚信、共赢、贡献”的核心价值观,一直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项目,为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社会责任领域1.环境保护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公司和社会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计划中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首先,我们将大力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我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支持植树造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倡议。
最后,我们鼓励员工节约能源,提倡环保出行方式,如骑自行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员工福利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坚信员工的幸福感和发展是公司长期成功的基石。
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我们将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关注。
我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致力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并定期组织各类员工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们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回馈社会。
3.社区贡献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始终将社区发展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我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投入资源支持当地教育、医疗和扶贫项目。
同时,我们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和谐互动关系,为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
![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54bc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9.png)
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尊敬的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的一员,我深知企业在发展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作为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作出贡献。
基于此,我愿意提出以下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
一、环境保护作为企业,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将制定并贯彻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政策,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
我们将致力于减少排放、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以及降低碳排放。
我们将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社会公益我们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我们将组织员工参加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支持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
我们将与慈善机构合作,为贫困地区提供援助和帮助。
此外,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员工福利制度,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三、诚信经营作为企业,我们要坚持诚信经营,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商业道德。
我们将建立透明的企业文化,公平处理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往来。
我们将积极参与反腐败工作,开展内部监督,确保管理层决策的公正和透明。
四、员工关怀我们重视员工的权益,关心员工的发展和福利。
我们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将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我们将建立沟通渠道,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
五、供应链责任我们将与供应商合作,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关系。
我们将要求供应商遵守相同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标准,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将鼓励供应商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企业社会责任的倡议书。
我们将全力以赴地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做出贡献。
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参与。
谢谢!此致敬礼。
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基于社会风险视角的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基于社会风险视角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9fe2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0.png)
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基于社会风险视角的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频发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件,唤起了人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的反思,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基本形成了共识,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己是大势所趋,并且逐步从道德规范走向法律约束和标准管理。
然而,对于企业究竟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理论界还存在争议,甚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问题也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
但理论分歧的存在并不影响实践中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一致期待。
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发布,倡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也详细规范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内,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将继续增强。
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源自于企业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与每个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样,管理当局必须要对其所在的企业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如果忽视企业自身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就可能会使“小事情”演变成“大危机”,社会风险不断扩大,进而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塑造企业形象和提升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支出,那么企业究竟应如何合理承担社会责任,本文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分类的基础上对由社会责任引发的社会风险进行度量,以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为了有利于对社会风险进行度量,我们首先对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
(一)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SR)一词最早出现在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之后许多学者都对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直到著名学者卡洛尔给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包括经济、法律、伦理、慈善方面期望的总和,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可。
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个阶段的演变与启示
![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个阶段的演变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ca3a26addccda38376baf8e.png)
到 参 照的 历 史 方 位 。 视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发 展 的 历 史 ,我 们 并 不
一
1
否超越股东利益关注社会利益是一个有 企业社会 责任管理 阶段 。这一阶段与基 着很 大争论 的问题 。而且 ,这里面还有 于社会压 力 回应 的阶段有 一定的联 系, 个企业 家在配置企业资源时应该拥有 因为 它们都与企业面临的风险管理需要 多大 自由裁量权的 问题 。企业家作为众 紧密相联 。但是 ,它与前一阶段有着本
结 果 。也 就 是 说 ,随 着 企 业 的 不 断 发 展
和对社会 的影 响 日益深入 ,社 会对企业 的功能必然 会产生更高 的期望 ,而不会
世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经历了五 个 阶段
下面 ,我简单 介绍一下世界 企业社
仅 仅 限 于 它 的 经 济 功 能 , 同 时 ,企 业 发 会责任发展的五个阶段。
lS C R
№
业家个人道德追求 的反映 。往往体现为 社会对企业的期望 ,必然会成为企业管
l 翳 盛 珊 翔
对企业投身公益事业 的管理 。在这个阶 理议程的重要 内容 。 段 ,对企业社会责任 ,也就是说企业能 第三个阶段 ,基于社会风险防范的
阶段 l
基于 纯粹 遵德驱 动 的企业 社会 责任 管
什 么 叫伟 大 的企 业? 怎 么样才 能成 为 伟 大 的企业 ?
那就 是企 业必
文 I 李伟阳
企 业 社会 责任产 生的 另外 一个 逻辑是 , 社 会发现企业 的发 展固然是推动 全社会
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eaceb2c77da26925c5b03e.png)
会 责任 , 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 。 因此 , 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前提上 , 应该将财务管 理的 目 标制定为 “ 优化利益分 配,实现企业
的价值最大化” 。 价值是企业收益现值 。 通过采取优秀的 策略 , 合理经营手段 , 可让企业获得可持续 发展效果 ,以此达到价值最大化需求。不 同 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各不相同 ,如债权人想早 日 收 回本息、股东希望利益最大化、职工希 望收入最大化等,在企业新策略中 , 这些都 可 以得到满足。 ( 二) 财务管理机制转变 企业 中财务的管理机制 , 是维护产权权 益形成 的契约模式 , 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财务 的控制力度 。同时,也影 响企业 中利益相关
法。
三、 企 业 以社会 责任 为基础 的财务 变
量
在社会责任强烈挑 战下 ,企业的财务 管 理是利益焦点 , 必须要适应形势 , 实施变革。 将传统 “ 股东至上 ”的财务管理理念 , 转化 为 “ 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管理模式。 ( 一) 财务管理 目 标转变 企业 的财务管理 目标所带来 的影响力 , 备受学界所关注 。受到认可最多的认识 , 便 是股东利益最 大化 ,在资源有 限的条件下 , 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决策才是最佳 , 反之 则不优。在现实 的实施 中,有瑕疵 的市场、 行业缺陷 、 制度不完善等风险 ,非股东所一 力 承担 ,因此 ,往往会 因此忽略了其 中的社
相应 的利益 。保证企业的员工 、经营者都可 承担企业 的风险 , 在企业的报酬机制中 , 落 实风 险收入 的激励方法切 实可行 。风 险收 人 ,即为人力资源的本股权带来 的收入 , 与
企业的经营业绩息息相关 , 可有效防止员工 短期行为 , 也可有效激励员工为长期价值做
投入。以国际所得经验 中可知 ,可采虚拟股 票、 业绩股份等方式 , 作为长期的风险收入 ; 实施工会形式的员工持股会 , 这种的股权激 励 模式 ,也是企业 激励手段 中切实可行 之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53bf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9.png)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两种社会理念不仅关乎着企业的经营生命,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企业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缩写为CSR)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承担起与社会、环境等相关方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责任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
1、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
好的社会责任表现能够让企业一举成名。
如各大航空公司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曾组织数次绿色低碳活动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加了公众对企业的赞誉。
2、增强股东满意度。
企业在严格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能够为股东带来更高的收益,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引领社会发展,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引起公众关注,从而为企业的股价走向打下坚实基础。
3、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员工认同度。
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等追求,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像各大高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改变生活”的活动,让员工动起来,从而增强企业文化建设。
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未来世代的需求不受影响,基于协调发展的总目标,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下。
1、维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深刻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地球生态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2、促进社会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中间点,能够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常重要。
3、提高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方式,企业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环境管理和社区开发纳入到经营策略中,固化这种可持续性,从而为企业增加长期价值。
阿里巴巴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阿里巴巴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6153b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7.png)
阿里巴巴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阿里巴巴,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商务和科技创新企业,一直秉持着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实践中,阿里巴巴以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对于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成为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阿里巴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阿里巴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集中于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以创新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阿里巴巴通过自身的数字技术和创新平台,为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阿里巴巴通过电商的模式为全球社会带来了种种便利。
其三大电商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低成本的商品交易服务。
同时,阿里巴巴也在积极推动全球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质量和服务体验。
其次,阿里巴巴也在积极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创业和就业的全球化。
阿里巴巴通过各种创新的项目和平台,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中获得更好的认知和效益,以此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阿里巴巴也在推动数字经济客户端和企业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商业环境加快成长营造了一流的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以数据为核心,秉持“数字化全球、普惠全球”的发展思路,推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深入创新,助力各行业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阿里巴巴也在不断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赢。
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分布在“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数字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环境可持续性阿里巴巴通过创新技术极力推动数字化和节能减排。
同时,也倡导全球社会拥抱可持续能源和绿色生态环境,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持久发展。
可持续性战略涉及能源和资产利用,以及注重生态环境。
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已经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绿色数据中心,努力进一步减缓碳排放量和环境污染。
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社会责任行为演进研究
![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社会责任行为演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c75887cc22bcd126ff0c30.png)
手 的成本 引。
得信赖并受人尊重的企业 ; 同时 , 在国际化进程中, 由于西方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较 国内企业有更 深认识和更高要求 , 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 联想逐 渐主动履行更多社会责任 , 不仅继续强化其经济责 任, 也越来越多地投身于公益事业。
事业 , 特别是基础教育条件很差 的偏远地区; 同时 也与一些高等院校合作 , 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高等 将 院校的学术氛围相结合 , 旨在培 新世纪的高科技 人才 。 扶贫救灾及其他社 会公益方面 , 想集团于 联 19 96年向河北灾 区捐助棉衣棉被等物资。19 97年 向西 藏 捐 助 5 0台 电脑 。 19 9 8年 向洪 涝 灾 区 的孩 子和老师捐款 6 0万元 。19 9 9年支援内蒙 , 捐助棉 衣、 被 、 衣 、 棉 皮 大衣 等物 资 。2 0 0 0年举 办 “ 注公 关
与展 围 发 内
妥 ; l T 匕
不 焦 苎 誓 措 。 同曼 螫 堂 _ + 羹 篓奎
七
,
篓 篓 誓 延惹 。 续 视避 承社 责的法 或免担会任做 从而出现各种责任 ; , . 、 茁 苫 、 工 坦呵 孰芯目叫 。 上
渠道 的创 建 与优化 , 以及市 场 的扩 展 。此时正是 联 想逐 步走 向规范化 的成 长 阶段 , 联想专 注于企业 的 整合 与起飞 , 在企 业 责 任 方 面 , 数 时候 仅仅 履 行 多
作为一个企业的经济责任 , 或者说被动承担作为一 个社 会成员 的经 济责 任 。
( ) 二 成长期 :9 6年至 2 0 19 0 4年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模式比较与转型——组织学习视角的分析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模式比较与转型——组织学习视角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fc9afdf61fb7360b4c6541.png)
自 12 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次提出现代意义 94 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以来 , 企业社会责任 问题逐渐
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 , 全球资源环境 问题 凸显 , 重大的企业社会责任事故频发 , 企业竞争必须
责任竞争能力为导向, 其内容已涉及组织学习主体、 组织学习过程 、 组织学 习工具、 社会责任环境对社会
在上述两个层面同时展开竞争 。 目前 , 极少数企业 采纳该种社会责任竞争模式 , 然而该种模式在理论 上 具 有 可 行 性 。Mi al .ot 和 MakR.rm r c e EPr r h e r K a e (0 6[ 20 ) 6 1的研究为该模式 的实施奠定 了理论基础 。
g tn —合法化 ( sfa o ) 评估 (vl t n ” ri ) ao j t ct n一 ui i i ea a o ) ui 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回 G n ,P 2o ) ; odJ (0 6探讨了社会 .
责任报告作为组织学习工具在促进组织社会责任竞 争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嘲 z dk 20 ) ;ae(0 6认为, 企业可 以
会责任竞争能力 , 并认为以增强社会 责任能力为导 向的组织学习须在个人 、 群体 、 组织三个层面进行 ,
而且强调双环学 习(obel pl ri ) du l o a n 的重要作 — o en g 用Ⅲ Njo 20 ) ; i f 0 5 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能力 h(
二 、基于 企业社会 责任 的三种 竞争模 式
作者简介 : 吴华明(92 )男, 17一 , 江西金 溪人 , 大学工 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 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 华侨 泉 研
任 与战略协 同; 林峰 (9 3 )女 , 1 5 一 , 福建莆田人 , 华侨 大学工商 管理 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究方 向为战略协 同管理。 研
企业社 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总结
![企业社 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46c18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d.png)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总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和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企业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于我们企业而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战略选择。
以下是对我们企业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工作的总结。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战略我们企业始终坚信,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财务业绩,更在于对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制定了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将其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业务运营中。
我们的社会责任战略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环境保护、员工福利与发展、社区参与以及供应链管理。
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指标衡量,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产生切实的、可衡量的社会价值。
二、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1、节能减排我们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对生产设施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造,引入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同时,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部分厂区安装了太阳能板,为企业提供部分清洁能源。
2、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回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通过改进工艺和材料选择,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3、绿色产品研发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环保型产品,以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些产品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遵循严格的环保标准,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员工福利与发展1、健康与安全保障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同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降低工作中的风险。
2、培训与职业发展重视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通过内部培训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和外部培训合作,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为其职业晋升创造条件。
基于ESG理念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基于ESG理念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f9667d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3.png)
基于ESG理念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近年来,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企业在经济上赚钱创造利润,同时也需要考虑企业在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ESG理念就是一种推崇企业在这些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
所谓ESG理念,其实就是在投资领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概念,它分别代表着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即企业需要考虑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
而这些方面的考虑是基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比如企业在环保方面做了多少工作、企业在社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企业治理是否透明等等。
ESG理念的提出,已经让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推行ESG理念,进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首先,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实践越来越多。
环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为了保护环境、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减少资源的消耗等等。
在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他们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社会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的支持,因此,企业也需要在社会方面扮演着一个积极的角色。
比如,在公益慈善方面积极奉献、组织员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这些均为企业在社会方面实践社会责任做出的努力。
最后,企业治理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一大考核标准。
好的治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也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因此,企业需要尽力实现企业的公正、透明、诚信、稳健的管理。
总之,随着ESG理念的提出,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
ESG理念的推行,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励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保护环境、修立企业形象和口碑等。
只有把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实践,才能赢得社会与公众的支持与认可,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
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发展研究
![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cb65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5.png)
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发展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负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社会责任和发展两个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非公有制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1. 社会责任的内在含义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大众化利益,提升自身形象及可持续发展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体的主体,在社会责任承担上应该与国有企业一样,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2. 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公有制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内容。
比如说,在环境保护方面,企业按照国家法规对废气、废水等进行处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产工艺,降低资源利用总量,减少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在公益慈善方面,企业积极向社会捐赠,支持学校、医院、健身场所等场所,帮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挽救贫困患者的生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公益贡献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3. 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然而,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相对较短,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和负担难免存在漏洞。
一部分未负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社会经济和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基于社会责任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分析1.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渐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非公有制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瓶颈但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其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存在瓶颈的问题。
比如说,在金融支持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难度增加等原因,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度相对较大。
同时,在资本市场上,非公有制企业对于金融机构的依赖度相对较高,这也成为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 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努力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社会需求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472b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3.png)
社会需求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需求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从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和环境需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个性化和品质的追求。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诸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共享经济为例,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新业态兴起,推动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需求。
这就要求企业在市场需求变化中灵活调整战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技术需求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技术的应用不断涌现,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不仅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还需要掌握深度学习和机器人技术等相关知识,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技术需求的变化也促使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诸如远程办公、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等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环境需求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产品和生产过程进行绿色化改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环境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此外,环境需求的变化也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方案
![建立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d17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b.png)
建立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方案一、引言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对社会和环境的义务。
建立社会责任计划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立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方案,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负起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社会责任意识在现代社会日益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建立社会责任计划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目标和任务基于企业的特点和所处的行业环境,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量化的任务,以便于跟踪和评估。
1. 确定社会责任目标- 关注员工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和福利待遇,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促进环境保护:通过降低能耗、减少废料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关爱社区及公益事业:参与社区建设、捐助公益机构、支持教育等,回馈社会。
2. 制定任务计划- 在员工福利方面,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职业发展规划和员工福利政策;- 在环境保护方面,设立能源管理团队负责能耗监控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制定,建立废料处理体系;- 在社区及公益事业方面,与社区合作开展公益活动,设立公益基金等。
四、实施步骤在确定了目标和任务后,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1. 组建社会责任团队成立专门的社会责任团队,包括高管、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共同负责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2. 制定详细计划和策略根据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
3. 资金和资源保障为社会责任计划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确保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受限制。
4. 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渠道,积极宣传和推广企业的社会责任计划,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五、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持续跟踪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
1. 设立绩效指标根据社会责任目标,设立相应的绩效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能源消耗、环境排放等,以便对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计划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ee82c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8.png)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主动履行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本文旨在提出针对某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计划。
二、企业概况该企业是一家中型制造业公司,主要从事家电生产与销售。
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社会责任的挑战。
三、社会责任目标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以下三个社会责任目标:1.环境保护:致力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2.员工福利:关注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3.社区回馈: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慈善事业,履行企业的公民责任。
四、具体计划和措施1.环境保护(1)减少能源消耗: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2)降低排放: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废气和废水排放,同时加强废物分类与处理;(3)推动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环保理念,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培训,树立绿色生产意识。
2.员工福利(1)提升工作环境:改善办公设施和工作条件,营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2)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3)关注员工福利:建立健全的员工福利制度,如购买社保和商业保险,开展员工关爱活动。
3.社区回馈(1)社区捐赠:定期向当地社区捐赠一定金额的资金或物资,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医疗福利等;(2)志愿者活动:组织员工参与公益志愿者活动,如清洁环保、扶贫帮困等;(3)合作共赢: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
五、执行与评估1.执行阶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及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2.评估与监督: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工作计划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3.及时沟通和反馈:与公司内外部相关方保持沟通和反馈,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变革黎友焕研究员赵景锋教授内容摘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政府、经济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枢纽性工作。
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预示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和方式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即企业的发展目标、增长方式、利润观念、与资源的关系、产品成本优势来源、发展要素、收益趋势等方面都将产生新的变革。
关键词:新发展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方式一、在首要目标上,由求生存到求发展“企业只有先生存下来了,才能寻求发展”,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普遍思维模式,已成为企业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
其理论渊源是古典经济学中的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和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
然而,这种在传统经济时代有效的演进逻辑,在现代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却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因为,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市场相对较封闭,竞争不够激烈,企业与环境、社会的互动程度还不十分强烈,企业的生存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
其他的企业短期内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因而企业不发展也有生存的可能,必然是可以先求生存再图发展。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规则理性、制度规范和程序公正的社会新环境中,企业除了应对市场的全方位竞争之外,还要恰当地处理企业与社会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一旦出现不和谐关系,便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在成立开始便无法回避其社会责任,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超越生存目标。
乔治.恩德勒(Georges Enderle)就说:“无论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基本的伦理规范都是任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准则;较高的道德水准对于经济的繁荣和持续的经济成功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如果再按传统的“先生存,再发展”的演进逻辑进行经营管理,企业不仅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连基本的生存目标也难以维持。
二、在增长方式上,由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增长我国企业历来普遍偏重“量”的增加,往往以低成本、低价格、低附加值赢取市场优势,严重忽略了企业“质”的发展。
这种以牺牲环境和忽视人力资本为代价的传统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以数量增长、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劳动保护、人文关怀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外延式扩张是一种粗放的经营模式,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
内涵式扩大增长方式,通过改革创新管理制度,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过去企业由于普遍认为创新管理制度和改革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是类似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会增加管理的成本,因此回避内涵式而趋就外延式发展,但是,在目前社会提倡人文精神的今天,外延式发展已经受到了抵制,内涵式的发展却能快速提高竞争力。
比如,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绩效就成为正比,“一些问题乍看上去只与成本有关,经过仔细研究和假设投资分析后,这些问题证明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机会。
就像‘质量成本’经常证实为负一样,提高质量的花销,‘与环境和睦’生产过程的成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Christopher D Ittner,2992)《财富》在对1000家公司的调查中发现,95%的被调查者坚信在今后的几年中,他们必须采用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行为以维持他们的竞争优势。
(J. Bamford,1993)三、在盈利观念上,由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到追求企业、社会利润最大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贸易规则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打破了国际社会的传统利益格局和调整机制,加剧了社会矛盾,企业与政府和社会出现了强烈互动,企业作为主要社会主体的重要功能被大大释放,同时社会和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强。
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
“决策和行动的采取,至少部分地要考虑企业直接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以外的原因。
”(Keith Davis,1960)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被有远见的企业家们视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中,企业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显得过于狭隘和自私,而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承担社会责任是当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条件,美国“由200家最大企业的领导人参加的企业圆桌会议,在其1981年的“企业责任报告”中指出,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不矛盾的。
“(乔治.斯蒂纳(Georg A.Steiner)约翰.斯蒂纳(John F.Steiner)也就是说,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等等。
四、在低成本优势的来源上,由压低工资到管理方式创新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关注的是成本和利润,仅把人视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工具”,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利用”,把人简单地当作资源来利用,而忽视人的社会性,对“自动人”、“复杂人”的作用视而不见,任意侵害员工权益。
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表明,单纯依靠低工资的劳动力降低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已经不可取,工资在成本优势的来源作用已经大大削弱,廉价劳动力在生产要素中的价值地位也不断降低。
迈克·波特(Micheal.E. Porter, 1990)早在《国家竞争战略》中明确指出,“竞争力与廉价劳动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
” R·爱德华·弗里曼和小丹尼尔·R ·吉尔伯特(Freeman, R. Edward,Daniel.R. Gilbert,1982)在评价《追求卓越》一书时也指出:“优秀企业的秘诀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懂得如何把它们融合到公司战略中。
”“这场卓越革命的基本伦理是对人的尊重。
这是企业关心顾客、关心质量背后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优秀企业难以置信的责任感和业绩的关键。
”因此,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应该构建在高科技应用和科学管理上,企业承担合理的社会责任就是科学管理的重要表现,是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它将改变了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过去主要依靠降低劳动力成本转变到提高管理效率,从过去与职工的对立利益分配关系转变到共同利益分配关系,从过去轻职工重生产转变到以依靠职工的生产热情和工作激情来提高生产率,重新设计成本和生产经营流程。
五、在提高竞争力的要素上,由有形资源到无形资源在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致胜的关键不再取决于物资、设备、厂房等有形资源,而更多地依靠技术、人力资本、品牌价值、社会美誉度等无形资源。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佩因(Lynn Sharp Paine,)认为:“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它可以带来多种收益。
这些收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功效、市场关系和社会地位。
”责任与竞争力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生共存,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可能有竞争力。
企业在强化自身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拥有良好的文化机制和较高的创新水平,也能够提高应变能力,有助于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的经营形象和声誉也不断得到提高。
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
戴维·J·弗里切(David J. Fritzsche)也认为,“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上讲,道德的行为都是商业长期成功所必须的。
宏观理论主要考察伦理学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不道德行为会扭曲市场体系,导致资源配置低下。
微观理论考察伦理学对单个企业的重要性,不道德行为会导致长期经营成果下降”六、从收益的趋势上看,由成本增加到边际收益递增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虽会增加经营成本并对短期内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不少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存在避拒的心理,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 而不是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其利益, 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高销售量和忠诚的顾客群, 从而提升财务业绩, 所以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自身的发展是一种机会。
众多的研究成果显示: 企业越注重社会责任, 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可提高业绩, 这就做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传统经济学有一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其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时,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最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产量会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但是,企业用于社会责任建设的投入并不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初期的投入可能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多少收益,反而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但随着投入累积到一定时点上,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增,而且越来越具有规模效益和长久利益。
普雷斯顿(Preston)和奥班农(O,Bannon)对这一关系做过认真的研究。
他们仔细分析了美国67家大公司1982-1992年的有关数据,继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美国大公司而言,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1.乔治.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2. Christopher D Ittner, The Economics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Cos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DBA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923. J. Bamford,“Changing Business as Usual,” Working Woman, November 1993, pp.624.Keith Davis,“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960,p.705.[美]乔治.斯蒂纳(Georg A.Steiner)约翰.斯蒂纳(John F.Steiner)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企业、政府与社会[M],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33页6.Micheal E. Po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7.R.Edward Freeman and Daniel R.Gilbert, Jr., Corporate Strategy and the Search for Ethics,p.5,p.698.〔美〕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9.〔美〕戴维·J·弗里切.商业伦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10.Lee E.Preston and Douglas P.O’Bannon,"The Corporate Social-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Typolgy and Analysis,"Business and Society 1997.(V ol.36,No.4,December),41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