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 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公差协调及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修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关于全面提
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教务处《关于课程标准的基本建设建议》去制
订的,以汽车检测与修理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并使工作任务抽象化,针对任务按本
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选曲模块。
《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生产中普
遍遵循的互换性原则在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所必须的条件和要求。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技术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培育学生奠定
互换性、标准化以及公差与协调的基本概念;掌控公差与协调标准、音速与协调制、计量
和测量科学知识,为自学有关后继课程、专业课程打基础,对同时实现生产一线应用型技
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具备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公差与测量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最新国家标准,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获得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公差
与检测的知识和技能,直接为学生胜任该专业核心就业岗位服务。
将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
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课程自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互换性、公差与高质量产品的概念;能正确识读、标
注模具图纸上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并能熟练查用相关国家标准;能正确选择和
使用生产现场的常用量具对一般的几何量进行综合检测。
1.科学知识目标(1)可以应用领域国家施行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具备采用公
差协调的初步能力;
(2)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应清楚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应当掌控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
(4)应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够正确选用及标注;
(5)认知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恰当应用领域。
2.能力目
标
(1)能够掌握有关尺寸公差配合制度、国家标准;
(2)能标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3)能够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径外分尺、内镜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几何误差;
(4)能恰当采用量具量仪,并展开通常的技术测量工作。
3.素质目标
(1)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培育学生培养爱惜量具、量仪、仪器设备、工具的良好习惯;(3)能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坚实勤劳工作;(4)培育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和开拓精神。
四、课程学习内容
《公差协调及测量技术》课程将整个自学领域分为八个自学情境,具体内容包含:项
目一互换性的概念、分类项目二音速与协调
项目三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使用器具项目四几何公差
项目五表面结构建议项目六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五、课程教学方案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育,使用项目化教学,以工
作任务助推提升学生自学兴趣,唤起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特色是现场教学,将教室和实训点合一,并以模具零件和典型零件
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示范教学法、任务设计教学法等,教师示范
和学生分组测量零件操作训练互动,学生讲解测量过程与教师点评对接,学生提问与教师
解答、指导有机结合,采取任务、信息、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教学过程,让学
生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达到正确选择量具、熟练使用各种通用量具及掌握精
密测量模具零件的要求。
3、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设计工作情景,同时应当加强课堂教学操作方式的容量,提
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公差动画、测量视频、教学录像、课程网站、等
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量具的结构、使用要领等知识和技能。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鼓励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
六、课程考核建议
1.评价理念:
(1)改革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的方式;(2)结
合课堂提问、课程作业、考勤、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多元性的评价;(3)既注重学生在项
目操作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2.评价体制:
课程总成绩由期未理论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1)期未理论考试以公差
配合及测量技术要点内容为主,成绩占总成绩30%(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70%,由以下各
部分成绩组成:①学习纪律:由老师课堂点名情况确定,占平时成绩20%。
②完成作业:
由作业成绩确定,占平时成绩20%
③教学实验过程:根据每次教学实验中,若想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任务
的质量,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精神等情况,由教师确认,占到
平时成绩20%。
④自评和互评:由学习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成绩确定,占平时成绩10%。
1、教学设备条件:
多媒体教室、综合实训室。
2、教师团队:
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校内任课教师均应当具备“双师”素质,拒绝接受过公差协调及测量技术操作技能培训,或者企业有关岗位工作经历,均应
当具有有关操作技能,存有较强的专业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
从企业聘用兼职教师,具有
工程师以上的技术职称,存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