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民族体育项目创新发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7卷)第35期体育大视野
204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DOI:10.16655/ki.2095-2813.2017.35.204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民族体育项目创新发展探究①
——以黔西南地区为例
李菊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兴义 562400)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黔西南地区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和创新与黔西南地区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个案分析,利用大数据对黔西南地区民族体育项目创意开发的文化市场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 西南地区 民族体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204-02
黔西南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
主要有布依、苗、仡佬等35个民族。
少数民族占39.38%,其中布依族占27.56%,苗族占7.08%。
具有较强的民族体育文化氛围浓郁。
在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下。
如何利用大数据找到合适的路径是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途径。
1 利用大数据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
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对少数民族体育发展需要架构大数据战略,从大数据中了解旅游行业市场构成、细分市场特征、消费者需求和竞争者状况等众多因素。
2 黔西南地区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现状
民俗体育文化节庆是黔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八月八等众多传统民俗体育文化节庆(见表1)。
3 民族体育项目创新发展探究—以布依族“高台狮灯舞”为例
3.1 布依族“高台狮灯舞”项目发展现状
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杂技艺术。
带有宗教色彩的舞狮活动。
2008年6月,“高台狮灯舞”
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流传鱼陇、万峰林等乡镇(办)。
“高台狮灯舞”没有文字记载,给传承和发展带来困难。
3.2 如何借助大数据对布依族“高台狮灯舞”进行文化市场分析
“高台狮灯舞”项目每天在万峰林下纳灰固定场所表演二场,收集去年8~9月每天观看高台狮灯舞数据。
从区域因素、年龄结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进行市场分析:第一,区域因素分析:带动黔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旅游的主导客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贵州省内以兴义市为主,其次是当地居民,第二部分是以云、桂等地及少部分外国游客。
在项目开发中因考虑到主导客源的喜好,要符合人们审美观,满足不同地域人群需求。
第二,年龄结构及教育水平,从去年8~9月数据显示平均每天观看高台狮灯舞项目表演人数为2160人,全部看完表演的有1465人,占总人数的68%;没看完有695人,占总人数的32%。
看完整场表演的人中30岁以上的有1221人,占看完的83%。
中专以上的有1124人,占看完的76%。
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专门对30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的程度的人群,选择200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主要调查他们对这个项目的文化背景、表演形式、服饰、配音、演员、视觉进行调查。
经过改造放到原地点去表演,又同样利用四个公司2016年2~3月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两个月由于是平均每天的人流量为2918人,经统计平均每天完整看完这个表演项目
的为2798人,占全部人数的93%,全部观看完人数比项目创
表1 黔西南地区主要节庆情况、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统计表(注:上述内容来源于南盘江镇、顶效镇、马岭镇、兴仁县、贞丰县、等地访谈得知)。
节日名称举办时间主要传统体育项目内容
民族活动规模举办地形式三月三三月初三射弩、板凳龙、刺锤舞、陀螺、高脚竞速、高台狮灯舞等布依族、仡佬族4860人三江口镇健身、表演及观赏六月六六月初六舞花棍、跳竹竿、爬花杆、荡秋千等布依族8万人三岔河健身、表演、观赏八月八
八月初八
苗家秋千、上刀梯、跳房子、跳芦笙、高台狮灯、
苗族
2.5万人
兴仁县
健身、表演、观赏
(下转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