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
思)的报告,600字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旨在让幼儿初步掌握“长短”的概念,通过观察、排列、数字和实物来加深对于“长短”的理解,以及使用这一概念进行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感知: 学会通过观察和触摸,分辨出不同物体的长短;
2. 认知: 学会使用“长”“短”概念来比较和排序物体;
3. 理解: 通过实物演示懂得长短概念,学会将其用于比较和排序;
4. 运用: 学会使用数字来按长短排序物体,例如从最长到最短。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拉杆箱、彩色信封、白色纸片等材料;
2. 实物:筷子、纸巾、苹果、玩偶等;
3. 教学软件:数字比较、按长短排序等。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让孩子们关注拉杆箱,提出问题:拉杆箱有什么特点?(长)
2. 认知:准备几根筷子,告诉小朋友:谁的筷子最长?把筷子排成一列,然后让小朋友说出谁是最长,谁是次长,谁是最短,谁是次短;
3. 实物:拿出两个苹果,和几张纸巾,询问孩子哪个长,哪个短;
4. 数字:准备好数字卡片,一起按长度大小来排列(从最大到最小);
5. 电脑: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按长短排序,例如在图片中标注显示长短;
6. 训练:分组编写故事,让孩子们按照长短理解故事情节;
7. 总结:总结已讲授内容,重复使用“最长”“次长”“最短”“次短”等概念。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数字和教学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更加具体的理解“长短”的概念,从而掌握“按长短排序”的能力。

在训练环节,孩子们感受到了长短的真实意义,收获了和乐趣。

但也发现了一些孩子排序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练习,让孩子们逐步熟练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