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试卷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有关,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限邻近找寻半导体资料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霾尘聚集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变换率较高、切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式动力能源
【答案】 B
【分析】 A.金属和非金属分界限邻近的元素拥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作半导体资料,故A 正确; B.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气溶胶为胶体分
散系,有丁达尔效应,故 C 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则是一种能量变换率较高、切合绿色化学
理念的新式动力电源,故 D 正确;应选B。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以下图来形象表示:
此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以下有关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拥有同样的质子数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C.①②③是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整同样
D.①②③拥有的电子数不一样
【答案】 D
【分析】由图能够看出:①含有 1 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为1
1 H原子,②含有1 个质子, 1 此中
23
子, 1 个电子,为1 H 原子,③含有 1 个质子, 2 此中子, 1 个电子,为 1 H原子。
A、①②③含
有同样的质子数,均为1 个,故 A 正确; B、①②③拥有不一样的中子数,同样的质子数,互
为
同位素,故 B 正确; C、①②③原子核外电子数同样,化学性质同样,故 C 正确; D、①②③拥有同样的电子数,均为 1 个,故 D 错误;应选 D。
3.以下化学用语中,正确的选项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H— O— Cl
B.氮气的电子式:∶ N∶∶∶ N∶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答案】 A
【分析】 A. Cl 只好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 ,故 A 正确; B.氮气中存在氮氮三键,氮气的电子式为:,故 B 错误; C.二氧化碳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
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 C错误; D.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 1 对共用电子对,氯原子最外层有7 个电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故 D错误;应选A。
点晴:书写电子式、结构式时应特别注意:①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 ”并注明电荷;
②要明确原子间联合次序;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当写出来。
此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三键的书写方式。
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碘晶体受热转变为碘蒸气,汲取的热量用于断裂共价键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 族到Ⅱ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地区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而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必定含离子键
【答案】 B
【分析】 A、碘单质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加热晶体碘使之变为蒸气战胜分子间作使劲,故A 错误; B、从ⅢB 族到ⅡB 族 10 个纵行为副族及第Ⅷ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 B 正确;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地区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近的地区内运动的电子
能量较低,故C错误; D、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铝中只含共价键,故 D 错误;应选B。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NH 3的稳固性很强,是由于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最外层能达到稳固结构的微粒只有罕有气体的原子
D.常温下 Cl 2、 Br 2、I 2状态由气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由是分子间作使劲在渐渐增
大【答案】 D
【分析】 A、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使劲,而不是化学键,故A错误; B、H-N 键的键能较大,故 NH3的稳固性很强,与氢键没关,故 B 错误; C、最外层电子达稳固结构的微粒不必定
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则常温常压下,卤素单质从F2→I2由气态、液态到
固态的原由是范德华力渐渐增大,故 D 正确;应选D。
点睛:此题考察氢键的形成条件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要注意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
的非金属原子与H 原子联合才能形成氢键,氢键属于分子间作使劲,不属于化学键,主要影
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1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 A
B. 1 mol Na2O2 与CO2完整反响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
C.标准情况下, 22.4LH 2O含有的 H —O键数为 2N A
D.18g 18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10N A
【答案】 D
【分析】 A、未见告溶液的体积,没法计算此溶液中的离子总数,故 A 错误。
B. 1mol 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响生成0.5mol 氧气,反响中转移了 1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N ,故 B
A
错误;C、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故不可以依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
量,故 C 错误;D.18g 18 218 2A
O 物质的量为 0.5mol ,一个氧原子含有 10 此中子,所以 0.5mol O 中含有 10 N 此中子,故D 正确;应选 D。
7. 以下反响切合如图图示的是()
A. 铝片与盐酸的反响
B. NH4Cl晶体的分解反响
C. 酸碱中和反响
D.氧化钙与水反响
【答案】 B
【分析】据图剖析可知,当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响是吸热反响。
A、铝片与盐酸的反响为放热反响,故 A 错误; B、NH4Cl 晶体的分解反响为吸热反响,故 B 正确; C、酸碱中和反响为放热反响,故 C 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响为放热反响,故 D 错误;应选B。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认识常有的吸热反响:大多数分解反响,NH4Cl 固体与 Ba(OH)2?8H2O固体的反响,炭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响等。
8.在以下条件的水溶液中能够大批共存的粒子组是()
A.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 HCO 、 Cl、 NO
33
+++--
B. 含大批 H 的溶液中: Na 、K 、 NO3、 AlO2
C. 无色溶液中: SO2--、 Al3++
、 Cl、 NH
44
3++2+--
D. 含大批 Fe 的溶液: Na 、 Mg、 NO3、I
【答案】 C
【分析】 A.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在碱性溶液中-不可以大批存在,
故A错误; B.H+
HCO
3
-2-、Cl-、能够与 AlO2反响生成氢氧化铝积淀,不可以大批共存,故 B 错误; C. 无色溶液中: SO
4
Al 3++3+-
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不、 NH4离子间不发生反响,能够大批共存,故 C 正确; D. Fe 、 I
能大批共存,故 D 错误;应选C。
9.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Na 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 1
B. H 2O比 H2S 稳固, H— S 键比 H— O键更易断裂
C. D 和 T 的中子数同样,质子数不一样,互为同位素
D.HF 、HCl、 HBr、 HI 的沸点渐渐增
大【答案】 B
【分析】 A. Na 2O2为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
个数之比为1: 2,故 A 错误; B.H2O比 H2S 稳固,所以H-O键比 H-S 键更难断裂,故 B 正确;C. D 和 T 原子的中子数不一样,质子数同样,互为同位素,故 C 错误; D. HF 分子间能够形成
氢键,沸点最高,故 D 错误;应选B。
10.以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 光能”的变换
C.假如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仍有电子流动
D.假如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答案】 A
【分析】 A.铜锌原电池中,Cu 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 上有气泡生成,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挪动,故 A 错误; B.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LED 灯发光时,电能转变为光能,故 B 正确; C.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
成柠檬汁,仍旧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故 C 正确; D.金属性 Cu 比 Zn、Fe 弱,Cu 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旧由Cu 流向负极,故 D 正确;应选A。
点睛:此题考察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以及能量的转变即可解答。
此题的易
错点为 D,只假如比铜开朗的电极,铜都作正极,电流方向就不变。
11.五种短周期元素 A、 B、 C、 D、E 的原子序数挨次增大, A 和 C 同族, B 和 D 同族, C 离子和 B 离子拥有同样的电子层结构。
A 和 B、 D、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
A 和 B 形成的气态化
合物在水中呈碱性, C 和 E 形成化合物CE。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B 离子的半径大于 C 离子的半径
B. 将 C的单质放入CuSO4溶液中会有蓝色积淀产生
C.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EO4
D. A 和 B、 D、 E 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此中稳固性最弱的是A、E 形成的化合物
【答案】 D
12.以下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CaCl 2和 NaOH
B. CO2和NaOH
C. KOH 和 Na2O2
D. CaO和Na2O2
【答案】 C
【分析】 A. CaCl 2中只含有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A 错误; B. CO 2中只含有共价键, 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B 错误; C. KOH和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故 C 正确; D. CaO 中只含有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D 错误;应选C。
点睛:此题考察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
此题的易错点为离子化合物中能否存在共价键的
判断,能够依据电离方程式加以判断,在电离出的离子中假如含有原子团,如氢氧根、硫酸
根、铵根等,则存在共价键。
13. W 、X、 Y、 Z 是原子序数挨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此中X、 Y 为金属元素,W和 Z 同主族。
Z 的核外电子数是W的 2 倍, W和 Z 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和 Y 的质子数之和。
以下说
法正确的选项是()
A.原子半径 : X>Y> W > Z
B.W 和 X 构成的化合物必定是碱性氧化物
C. Z 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全部原子均达到8 电子稳固结构
D.向 W、 X、 Y 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至过度,溶液先变污浊后澄
清【答案】 D
【分析】 W、X、 Y、 Z 是原子序数挨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W和 Z 同主族, Z 的核外电子数是 W的 2 倍,则 W为 O元素, Z 为 S 元素, W和 Z 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和 Y 的质子数之和,可知 X 为 Na 元素, Y 为 Al 元素,由以上剖析可知W为 O、X 为 Na、Y 为 Al 、Z 为 S 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次序为X>Y> Z > W,故 A 错误; B. W和 X 构成的化合物不必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故
B 错误; C. Z 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氢原子不是8 电子稳固结构,故
C 错误; D. W、 X、 Y 构成的化合物为NaAlO2,加入盐酸,先生成氢氧化铝,盐酸过度,则积淀溶解,故D正确;应选D。
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固存在
B.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退色,表现了其漂白性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此中滴加少许紫色石蕊试液,充足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分析】 A 、 NO 能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不可以稳固存在,故
A 错误;
B .焦炭炼
铁中发生 C 复原铁的氧化物的反响,发酵粉烘焙糕点中发生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响,均生成二
氧化碳气体,则均会产生温室气体,故
B 正确;
C .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
色,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没关,故
C 错误;
D 、新制氯水有漂白性,能使石蕊
试纸先变红后退色,故 D 错误;应选 B 。
15. 以下表示对应化学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向 Al 2(SO 4) 3 溶液中加入过度氨水:
Al 3++ 3NH 3·H 2O = Al(OH) 3↓+ 3NH 4
+
B. 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I -
+
=I 2+2H 2O +H 2O 2+2H
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
2+
- -
2- +2H O
Ca +2HCO + 2OH
= CaCO ↓+ CO
3
3
3
+
-
D. 钾与 H 2O 反响: K + 2H 2O =K +2OH + H 2↑
【答案】 D
【分析】 A .氢氧化铝不可以溶于过度的氨水,向
Al 2(SO 4) 3 溶液中加入过度 NH 3?H 2O 的离子反响
3+
+
为 Al +3NH?H O ═Al(OH)
+3NH ,故 A 正确; B .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
3
4
离子方程式: 2I - +H 2 O 2+2H +=I 2+2H 2O ,故 B 正确; 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离子
2+ - -
2- +2HO ,故 C 正确; D. 钾与 H O 反响中
+
方程式为: Ca +2HCO +2OH=CaCO ↓+CO
K +2H O = K
3
3
3
2
2
2
-
+
-
↑,应选 D 错误;故
+ 2OH + H 2↑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K + 2H 2O =2K + 2OH + H 2 选 D 。
16. 镁一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以下图,电池反响方程式为:
+2H 2。
有关该
2Mg+O O=2Mg(OH)
电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B.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
Na +由负极移向正极
C. 负极的电极反响为 --
Mg-2e +2OH=Mg(OH)2
D. 当电路中转移 0.04 mol 电子时,参加反响的 O 2 为体积 224ml
【分析】 A、氧气在正极发生复原反响,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 A 错误; B、原电池
中阴离子向负极挪动,所以溶液中的
-+
B 错OH由正极移向负极,
Na 不可以经过阴离子互换膜,
故
误; C、负极镁失电子变为镁离子,正极移过来的氢氧根离子联合生成氢氧化镁,所以电极反
--2
没法确立氧气的体积,应式为: Mg-2e +2OH═Mg(OH) ,故 C 正确; D、未注明能否为标准情况,
故 D 错误;应选 C。
点睛:此题考察原电池原理,此题中负极上Mg失电子生成
2+
Mg ,而正极上氧气发生复原反响,
--
电极反响式为O2+2H2O+4e=4OH。
此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阳离子不可以经过阴离子互换膜。
17.(1)在H、H、H、Mg、Mg和Cu 中共有 ______种元素, ______种原子。
(2)在① CaCl 2、②KOH、③ He、④H2SO4、⑤Na2O2、⑥I2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_______(填序号),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 3)电子表所用的某种钮扣电池的电极资料为Zn和 Ag2O,电解质溶液为KOH,其电极反响式
-
- 2e -
= ZnO+ H2O
--
为: Zn+ 2OH Ag2O+ H2O+ 2e=2Ag+ 2OH
电池的负极是_____(写电极符号),正极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反响 ( 填反响种类 ) ,总反响
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 3 (2). 6 (3).③④⑥(4).②④(5). Zn (6).复原
(7). Ag2O+ Zn = ZnO+ 2Ag
【分析】 (1) H、 H、 H为氢元素的 3 种不一样核素;Mg、M g为镁元素的 2 种不一样核素,Cu 为铜元素的一种核素,故共有 3 种元素, 6 种原子,故答案为:3; 6;
(2)在① CaCl 2、② KOH、③ He、④H2SO4、⑤ Na2O2、⑥I2中,不含离子键的③④⑥,含有极
性共价键的是②④,此中②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④中只含有极性键,故答案为:③④⑥;
②④;
(3)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该原电池中,Zn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2 价、 Ag
元素化合价由+1 价变为 0 价,所以 Zn 是负极、 Ag2O是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正
极上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负极电极反响式为
-
Zn+2OH-2e-=ZnO+H2O、正极电极反响式为
--Zn+Ag O=2Ag+ZnO,故答案为: Zn;复原;Ag2O+HO+2e=2Ag+2OH,所以电池反响式为
22
Zn+Ag2O=2Ag+ZnO。
18.下表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
ⅠA
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②③④
3⑤⑥⑦⑧⑨⑩
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 1)元素⑧对应的简单离子的结构表示图是____________ 。
( 2)以上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开朗的是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 3)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反响
是 ___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 反响。
( 4)用电子式表示④与⑤形成的A2 B型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
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响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 6)③的简单氢化物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响的生成物中含有的的化学键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2).Ar (3).2Na +O2Na 2O2(4).放热(5).
(6).HClO4(7).Al(OH) 3 +3H+= Al 3+ + 3H2O (8).离子键、共价键
【分析】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可知,①为H;②为 C;③为 N;④为 O;⑤为 Na;⑥为Al ;⑦为 P;⑧为 S;⑨为 Cl ;⑩为 Ar 。
(1) 元素⑧为S,是 16 号元素,简单阴离子的结构表示图为,故答案为:;
(2)以上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开朗的是Ar ,故答案为: Ar ;
(3) 钠在空气中焚烧生成过氧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O2Na 2O2,物质的焚烧反
应属于放热反响,故答案为:2Na +O2Na2O2;放热;
(4) 氧化钠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
(5)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
是 HClO4,与氢氧化铝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 3 +3H+= Al 3++ 3H2O,故答案为: HClO4;Al(OH) 3
+3H+= Al 3+ + 3H2 O;
(6)N 的简单氢化物与N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响的生成物为硝酸铵,此中含有的的
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19.Ⅰ . 由 A、 B、C、 D 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二价金属 A 不停溶解 C 的质量增添 A 上有气体产生
依据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响式是_______________,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响式是
___________。
(2)四种金属开朗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式发电装置—氢氧燃料电池,其结构以下图,此中
a、b 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炔构成,该电池的负极反响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增添1molH2O,则理论上电路中经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答案】 (1). A﹣ 2e- = A 2+(2). Cu2+ +2e- = Cu (3). D>A>B>C (4). H2﹣2e- +2OH- = 2H O(5). 2
【分析】Ⅰ .(1)该装置中,二价金属 A 不停溶解,说明 A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生成金属
阳离子进入溶液而作负极,所以负极电极反响式为A-2e
-2+
═A,乙装置中, C 的质量增添
说明 C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则 C 作正极,电极反响式为Cu2++2e-=Cu,故
答案为: A-2e -2+2+
═A; Cu +2e-=Cu;
(2) 经过以上剖析知,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次序是D> A> B> C,故答案为: D> A> B> C;Ⅱ. 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是氢气和氧气之间的反响,
--
═2H2O;总反响方程式为: 2H2+O2=2H2O,负极上通的是氢气,电解液为碱,故电极反响: H2+2OH-2e
若该电池工作时增添了1molH2O,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故答案为:
--
═2H2O; 2。
H2+2OH-2e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考证元素周期律。
Ⅰ. 甲同学在 a、b、 c、 d 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 50 mL 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挨次加入
大小邻近的钠( Na)、镁( Mg)、铝( Al )、钾( K)金属块,察看现象。
(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考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渐渐增
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渐渐___________________ ;
( 2)反响最强烈的烧杯中金属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
B.镁
C.铝
D.钾
(3)实验中发现 b、 c 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以
下适合的方法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Ⅱ.乙同学设计实验研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依据要求达成以下各
题( 1)实验装置:
( 1)填写所示仪器名称: B__________
( 2)实验步骤:
连结仪器、 _____________ 、加药品后,翻开 a 、而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 3)问题研究: (已知酸性强弱 : 亚硫酸 >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E 中酸性 KMnO 4
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试管 F
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依照试管 D 中的反响,可否证明 S 的非金属性强于 C 的非金属性
( 填 “能”或“否”) 。
【答案】 (1). 减弱 (2). D (3). BC (4).
圆底烧瓶
(5).
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 (6).
Cu+2HSO 4( 浓 )
CuSO 4 +SO 2↑+2H 2O
(7).
汲取 SO 2
(8).
E 试管中的溶
液退色不完整, F 试管中出现白色积淀(9).
CO + H O + SiO 2- =H SiO 2-
或 2CO +2H O
↓+ CO
2
2
3
2
3
3 2 2
+ SiO
2-
=HSiO
- (10).
否
3
↓+ 2HCO
2
3
3
【分析】Ⅰ .(1)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则元素金属性渐渐减弱,故答
案为:减弱;
(2) 金属性 K > Na > Mg > Al ,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响越强烈,故反响最强烈的烧杯是
D ,
故答案为: D ;
(3) 反响现象不显然,是由于镁和铝常温下与水几乎不反响。
A .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
粉末,现象应当仍不显然,错误;
B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高升温度能够加迅速率,镁
会看到显然的现象,正确;
C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能够
加迅速率,会看到显然的现象的差异,正确;
D .不可以经过金属与碱反响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
性的强弱,错误;故答案为:
BC ;
Ⅱ.(1)B 名称是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2) 连结好仪器后,要查验装置气密性,而后装药品,不然易致使实验失败,故答案为:查验装置气密性;
(3) ①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响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响方程式为
Cu+2HSO 4( 浓 ) CuSO 4+SO 2↑+2H 2O ;二氧化硫拥有复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所以能够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掉二氧化硫气体,故答案为:
Cu+2HSO 4( 浓 )
CuSO 4+SO 2↑+2H 2O ;除掉二氧化硫气体;
②E 试管中的溶液退色不完整,说明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硫, F 试管中出现白色积淀说明二氧化
碳与硅酸钠反响生成了硅酸积淀,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反响的离子
方程式为 CO+SiO 2-
2-
,故答案为: E 试管中的溶液退色不完整,
F 试管中出现
3
+H O=HSiO ↓+CO
2
2
2
3
3
白色积淀; CO 2+SiO 3 2- +H 2O=H 2SiO 3↓+CO 32- ;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不可以依据其非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亚硫酸不是 S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可以据此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答案为:否。
点睛:此题以浓硫酸和铜反响为载体考察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明的确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
此题重点。
此题的易错点为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照,
注意不可以依据亚硫酸的酸性强弱判断 S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请在此填写此题分析 !
21. X 、Y 、 Z 、 W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挨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有关信息以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X 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Y Y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Z 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W
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35, 中子数为 18
( 1)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地点 _________________ 。
( 2) X 与 Y 可形成一种化合物 Y 2X 4,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 ,工业合成 Y 的简
单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 3) X 和 Z 构成的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式是
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 -
CN 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______________
( 4)写出铜和 Y 的最髙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5) W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固,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黄绿色气体,且当
有 28 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共产生
9 mol 气体,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第三周期 VIIA 族 (2).
(3). N 2+3H 2
3
2NH
(4). H — O — O —H
(5). H
-
-2-
+NH ↑ (6). Cu+2NO
- +
2+
2
O 2+CN+OH=CO
3+8H =3Cu +2NO ↑ +4HO
3
3
2
(7). 4HClO
4
2C12↑+7O 2↑+2H 2O
【分析】 X 、 Y 、Z 、 W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挨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X 的单质为密度
最小的气体, X 为 H 元素; Y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Y 为 N 元素; 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元素, Z 为 O 元素; 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35,中子数为 18,质子数为 17,为 Cl 元素。
(1) 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VIIA 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 VIIA 族;
(2)N 2H 4 为共价化合物,相当于氨气中的氢原子被氨基代替的产物,电子式为 ,工业
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2+3H 2 2NH 3,故答案为: ;N 2+3H 2
2NH 3;
(3)X 和 Z 构成的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过氧化氢,结构式为
-
H — O —O — H ;过氧化氢拥有氧化性,能够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 CN 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 -
2-
+NH ↑,故答案为:
-
-2-
+NH ↑;
H O+CN+OH=CO
H — O — O — H ; H O+CN+OH=CO
2 2
3
3
2 2
3
3
(4)Cu 与稀硝酸反响生成硝酸铜、
+- 2+
NO 与水,反响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 3 =3Cu +2NO ↑+4H 2O ,
+ - 2+
故答案为: 3Cu+8H+2NO =3Cu +2NO ↑+4H O ;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