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名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名师
名师即高素质的著名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帅、育人的模范、教育的专家,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有自己特有的教育经验并且教育效果良好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教师。

"并认为名师的特征是职业信念坚强、普遍认可程度高、教学和研究能力强。

本课题将特别关注以下几种培养策略的实践。

一、以敬业爱岗、铸造师分为基点,把名师培养的核心放在师德建设上。

名师应是师德的楷模,培养名师首先要加强师德的培养和培训。

学校要采取各种放式,加强对培养对象师德教育和培训。

每位培养对象要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训练,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责任感、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楷模。

二、以提高教学技能、锻炼教学基本功为基点,把名师培养的重点放在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上。

学校狠抓培养对象的三笔字、普通话、学具制作、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等训练,组织名优课堂观摩与赏析和作课比赛活动,对培养对象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执教能力、课堂评说能力进行训练;依托研究课题开展课题论文评选活动,进行以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撰写方法、教研活动组织方法为重点的教科研能力训练。

三、以"读、研、点、练、悟五环节开放式探究教学模式"为课题研究的龙头,把名师培养的闪光点放在出课题成果上。

首先,每个培养对象都要申报和承担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或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积极进行教育研究和教改探索,并力争出成效、出成果。

其次,每个培养对象要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骨干,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课堂教
学的实效。

力争在课堂教学、课堂改革、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德育工作等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一定成绩,形成特色。

再次,每位培养对象要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学术经验交流活动,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激活教育思维,丰富教育经验,增强教育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想象力。

要珍惜每一次学习、考察、交流、研究的机会,积极搜集资料,及时把教育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动态,积累理论学习成果和科学实践经验。

四、以学校的培养和学科组的培养相结合为途径,把名师培养的着力点放在校本教研活动中。

首先,加强同伴互助。

新课程实施中的同伴互助,是名师培养的基本策略。

这种同伴互助有不同的操作层面:学科教研中的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助;专项研修中的同伴互助;学科"沙龙"中的同伴互助;学科团队(例如骨干教师)中的同伴互助等。

其次,加强专家引领。

新课程中专家引领策略的含义和操作比以往更丰富。

名师培养的专家引领策略从运作环境看,主要包括:校本教研中的专家引领,专业培训中的专业引领,教师发展学校背景中的专家引领,网络研修中的专家引领,访问进修中的专家引领等;如果从引领的内容范畴看,主要有:教学实践的专家引领,改革前沿的专家引领,专业知识拓展的专家引领,专题研究或教育科研中的专家引领,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专家引领等。

再次,加强网络研修。

这是一种运用环境新颖、涵盖范围较宽的培养策略,它不仅包括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而且可以包括读书学习、实践技法、问题研究、资源建设等多种内容的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更是教师展示并获得成功感、愉悦感,激发进取心的平台,值得在本课题的培养对象、实验学校、研究人员和指导专家中认真运用。

还有,加强实践"打造"。

这种策略是指对教师的实践技法、能力和教育艺术的培养,它涵盖了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的传统做法:如教研组的实践观摩与互助反思,基于学校的观摩与教学竞赛,基于学校的常态教学质量监控,校际联盟内
的教学观摩性研究活动,区域性与全国性的教学竞赛与专家评析等。

同时,指培养对象总结自己典型实践经验和教育认识的著述,为培养对象的精品教学范例出版光盘,多种媒体形式宣传培养对象等集中"打造"性策略。

总之,不同范围、不同主体、不同层面的途径和培养策略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形成了名师成长的运行状态。

名师的成长,是各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校要为名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平台,采取各种措施,立足在岗位中培养,让名师在工作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