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 (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暖) 温带(冬冷夏热)
亚寒带(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
35
1.气候的形成原因
大气环流--降水
北纬30—40大陆西岸和东岸大气环流差异 36
2.气候分布
北冰洋
极地 气 候
副高
大 西 洋
36420000°°°°地海热热温 气中洋带 带带候海性草 沙气原 漠候气 气大候 候陆温性带气热候带亚季热气风风带候气带气季候候温 季风236550°°°太平洋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10
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 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 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3.每年深秋季节,我们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 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其原理是什么?
1010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地转偏
向力
应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
24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A 假设地球不自转
三个假设条件 B 假设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 假设地球表面均匀
25
(1)假设A、B、C: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D
----单圈环流
极地G高压9带0N
60N
GD
赤道低压 带

副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亚欧大陆
西北季平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东北风
33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34
1.气候的形成原因
终年严寒 寒带
温带
终年高温
热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温带
终年严寒 寒带
太阳辐射--热量
亚寒带 —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 温带 ——冬冷夏热 亚热带 ——夏季高温冬季温暖
17~18KM
8~9KM
南极
赤道


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8~9KM
北极
4
思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 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为什么夏季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高?
5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1、从臭氧、二氧 化碳和水汽的吸收 作用,可知大气吸 收具有什么特性?
水平气压梯度力
(hPa) 1006 1008
规律1:气压梯度力与 等压线垂直,且由气 压高处指向气压低
(北半球)
1010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22
2、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hPa) 规律2:风向与地转偏向力
始终保持垂直,当气压梯
风10向06 度力与地转偏力大小相等、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1
1、地球大气共分哪 几层?依据什么?
2、随高度的上升,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 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对流 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 密切?
4、为什么平流层适 合于飞机飞行?
2
大气的垂直分布
电 离 层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流层
O3层
特点: 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7
1.为什么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 量越多,反射越多。在夏季白天多云,气 温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为什么阳 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 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 天空呈现蔚蓝色。
8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 地 大气削弱 气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射向地面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9
1.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 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外层
地球束缚引力小 空气质点往外跑
( 50 KM)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 12 KM)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3见
一架飞机沿12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 次穿过了哪几层?
10° 赤 低 0°
热带雨林气候
10°
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模式图
37
3.气候的判断
>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 0℃-15℃ 亚热带气候 温海
以“温” (北1南7) <0℃ 温带气候
八 定“带”
缩小范围

最热月 <10 ℃亚寒带气候

(北7南1) <5℃ 极地气候



全年型

以“水” 夏雨型 定“型” 冬雨型
用人造烟幕,主要是为了增加大气中的烟 尘,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大气的保 温作用加强,因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11
读图思考:
1、等量的太阳辐射A与B哪个散布的面积大? 2、说一说太阳高度与地面辐射的关系
12
大影气响地削面弱辐作射用最与主纬要度的因素:纬度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30N 0
26
(2)假设B、C: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5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9 8 6 7
3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27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
1008 线平行
(北半球)
地转1偏010
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应用——北半球高空飞机飞行
23
3、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 向力和磨擦力 共同作用下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hPa) 规律3:地转偏向力与
磨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
风1向006 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08
(北半球) 摩擦力
分布 风带 00--300 信风 300--600 中纬西风 600--900 极地东风
成因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属性
干燥
温湿 冷干
29
(四)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5°N 23.5°N 0° 23.5°S 66.5°S
30
(4)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
弱少——地面获热多
气削弱多——地面获热少
L1
L2
A
B
地球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光热集中——单位面积 地面获热多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光热分散——单位面积
地面获热少
13
思考:
1、地面反射率大则地面获得热量(
);
14
问题探究:
课本47页“活动”
15
少雨型
锁定目标
38
3.气候的阅判读断下图分析



(1)简述A、B、C三地的气候特点
(2)对照气候类型图,说明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3)从大气环流角度简要分析A、B、C三地降水 特点的形成原因
39
二、全球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和移动
16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大气环流。
P低
B1
P高
P 低 (高空)
A1
C1
P高
B
冷却
P低
A
受热
P高
C
冷却
(地面)
17
3 等压面
12
2000米
4
A
B
受热 冷却
地面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1->--3-=-4-->-2---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选择性
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 2、为什么大气直 0.175微米的紫外线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臭 0.4氧微大米量的吸紫收外波线长0.175- 大 中 见光气 能吸对 量收太 最得阳 强很辐 的少射 可,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大部分 可见光能
红外线
够透过大气到地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水汽、云(最 显著)和浮尘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28
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及特点
分布
气压带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30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成因•特征
热力原因•热低压 动力原因•热高压 动力原因•冷低压 热力原因•冷高压
气流 属性
上升 湿热 下沉 干热 上升 温湿 下沉 冷干
A、B哪受热,哪冷却? A、B天气情况分别是晴朗还是阴雨天?
18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9
图为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20
大气运动的直接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阳冷
辐热
射不
空气 垂直 运动
同一 水平 面上 气压 差







21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1、单一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
七月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西
东南季风
亚欧大陆

亚速尔洋 副 热亚带洲(高印度气)压低压带
高压
西 南 季 风



洋 夏威夷
高压 30°N


31
亚洲(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32
(4)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一月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