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苏州市第四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苏州市第四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
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中同一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同一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
B.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种,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也有64种
C.一种tRNA可以运输多种氨基酸
D.一个mRNA分子只能合成一条多肽链
2. 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3. 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如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再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NK)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NK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摄取和呈递抗原
B. 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
C.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诱导NK细胞则无特异性
D. 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到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血红蛋白的多肽链合成后即具有生物学功能
C.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D.部分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
5. 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
A.甘油出入肝脏细胞
B.小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
C.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抗体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
6. 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几个视野,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视野最暗,甲视野最亮
B.乙可用粗准焦螺旋
C.移动玻片才能观察到视野丙
D.观察顺序是甲→丁→丙→乙
7.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 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 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细胞膜
D. 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8.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下列有关光合和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该条件下植物可以正常生长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自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无关变量是温度
C.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植物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量来表示
D.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9. 萘乙酸(N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一定为10-8mol/L
B.当萘乙酸浓度大于10-7mol/L时,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C.该实验说明萘乙酸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NAA的浓度不同,生根效果一定不同
10.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C.丁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关系是1︰1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11. 下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
A.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C.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 兔子与狼之间的信息传递
12.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能量、能量
D. 离子浓度能量
13. 根据下边的概念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的碱基有5种
B. 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
C. D表示核糖核苷酸
D. B表示的是核糖
14. 下列属于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A. 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 都含有C、H、O、N4种元素
C.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15. 产检时,一般对于35周岁以上的孕妇会建议在妊娠4~5个月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技术检查,下列关于该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35周岁以下的孕妇一定不需要做该项检查
B.获取到的绒毛细胞可直接进行细胞学检查
C.这是羊膜穿刺技术的示意图,是一种优生措施
D.离心后只需要针对下层细胞进行培养,做出关于染色体的分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结构相同,比如也含有染色体
B. 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
C. 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
D. 蓝细菌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的原核生物
17.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直接忽略,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在统计丰富度时,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和目测估计法
C.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一些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小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18. 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防御行为。
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
以下叙述符合该实验的是
A.有助于我们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
B.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不需要注射RNA
C.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
D.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
19. 某生物科研小组研究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示简称抑制剂)对芹菜的茎伸长生长影响的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第2组的条件为光照(8h/d)+抑制剂
B.1、4组对照或3、6组对照均可说明适度延长光照可促进芹菜茎的伸长
C.4、5组对照说明该芹菜本身不能产生赤霉素
D.4、5、6组对照说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只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不能抑制赤霉素的作用
20. 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
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la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la,而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
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la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
羟基化的HIF—la 能与VHL蛋白结合,致使HIF—la被蛋白酶体降解。
在缺氧的情况下,HIF—la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la 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
细胞感知氧气的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会受到氧气含量的直接影响
B. 在缺氧诱导因子中,HIF—la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
C. 图中B、C分别代表氧气和VHL蛋白分子
D. 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HIF的含量下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1)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查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
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下图表示该湖泊中某些生物的捕食关系。
若杂食性鱼类增加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由水藻类提供,则要使杂食性鱼类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水藻类的能量_______kJ。
(4)绿水青山具有_________价值。
随着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如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
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mRNA上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图中信息还提示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油菜的含油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提高酶a的活性B.抑制酶b的活性
C.诱变使基因B不表达D.提高酶b的活性
23. 肾上腺包括中央部的髓质和周围部的皮质两个部分,两者在发生、结构与功能上均不相同,实际上是两种内分泌腺。
如图是有关肾上腺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以下丘脑作为靶器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GC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中存在____和________调节机制。
(2)人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会形成“生物钟”,与该节律性控制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
若午休时突然惊醒,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立刻大量增加,此过程为______调节,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___。
(3)CRH兴奋试验是判断被检查的人是否患有垂体病变或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的一种方法,检查过程为①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血查ACTH和皮质醇(GC中的一种)的含量,然后给予CRH 1μg/kg体重静脉注射;①注射后15、30、60和90分钟抽血查ACTH和皮质醇的含量,和注射前对比,即可作出判断。
若________,则患有垂体病变;若__________,则患有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24. 图甲和图乙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1-14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2)甲中和能量转化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为[ ]___________;乙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结构有_________(填序号);图中9的作用和7不完全相同,9特有的作用是与_________的形成有关;7和某种具有“消化”作用的细胞器的形成有关,这种细胞器是_________。
(3)14的功能是_________。
(4)构成甲图2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甲图2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_________通过膜。
(5)图乙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图中数字),生物膜在___________上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25. 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____________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参考答案
1. A
2. A
3. B
4. B
5. C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D
12. B
13. B
14. D
15. C
16. AB
17. ABD
18. ACD
19. BD
20. AD
21.
(1).不能
(2).抽样检测法
(3).物理
(4).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5).25m-20ma
(6).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
(7).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2.
(1).胸腺嘧啶(T)
(2).脱氧核糖
(3).物质C(双链RNA)
(4).翻译
(5).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6).相同
(7).ABC
23.
(1).肾上腺素、GC和ACTH
(2).分级调节
(3).(负)反馈(后两个空顺序可颠倒)
(4).下丘脑
(5).神经
(6).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髓质
(7).ACTH和皮质醇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8).ACTH含量增加,皮质醇的含量无明显变化
24.
(1).4、叶绿体
(2).13、中心体
(3).3、线粒体
(4).10、11、14
(5).细胞壁
(6).溶酶体
(7).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8).磷脂双分子层
(9).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10).自由扩散
(11).协助扩散
(12).8、9、10、11、14
(13).结构和功能
25.
(1).数量
(2).年龄组成
(3).数学
(4).有效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
(5).增长
(6).减小
(7).标记重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