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神经调节》(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上册《神经调节》(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
2.了解反射弧。
了解感受器、效应器。
了解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3.理解脊髓的功能
4.会用所学生物知识来解释动物的一些反射活动
5.体验功能结构的相适应性
教授新课
活动一、请同学到讲台上来讲述复习( 1.中枢神经系统 2.脑)
教师轻轻用牙签戳碰同学的手(发生缩手反射),请该同学讲授刚才的感受
【知识点】
补充:感受器
1.刺激由感受器接受。
2.刺激可来自外界,也可来自体内
效应器
1.肌肉
2.腺体
1.应答性行为是指有机体由刺激所引发的反应。
2.反射: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产生反射的过程: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 (在
脊髓中),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即缩回。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3.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4.脊髓的功能:处理信息和传导信息。
【练习】吃橘子发生的反射的过程 (可以穿插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活动二、请同学用牙签戳碰老师的手(有意识控制)
教师的手并没有缩回来
【知识点】
1.完整的反射弧才会反射活动
2.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活动三、膝跳反射:用手轻轻扣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可以看到小腿产生的反射活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肌腱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效果小腿反弹。
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练习】小儿尿床和车祸下身瘫痪尿床的比较
活动四、观察视频脊蛙实验(小结)
【复习知识点】
视情况讲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