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作除味剂B.石墨用作电极
C.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D.铝片压成铝箔
3.为了研发铁制品的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在铁制品的表面临涂油漆B.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4.丁烯(C4H8)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丁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B.丁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丁烯分子中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丁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元素和8个氢元素
5.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
6.图为某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16
C.X的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元素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第ⅢA族
7.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B.锰、钛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C.水、水银都是化合物D.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9.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甲>乙
10.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X>Y、Z>Y D.Y>X、Y>Z
1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 B.硬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
13.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矿石炼铁B.海水提取镁
C.天然气燃烧D.石油蒸馏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黑色固体生成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
D.配制一定体积的稀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1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二、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D.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18.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伸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C.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D.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19.如图表示青岛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石油分离得到液化石油气,这个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20.在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点燃
mCO2+nH2O中。

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m+n B.a+2b=2m+n C.a=2m D.n=3a
三、填空题
2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为“保障水安全”,生活中都应使用纯净水的做法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3)下列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 使用节水型马桶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4)自来水厂为提高沉降效果,通常要加入絮凝剂明矾,其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明矾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写元素名称)。

2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_____(填“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
(2)煤气中毒实际是由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烧开水的水壶内壁有水垢[为CaCO3、Mg(OH)2]时,可用厨房调料_____洗去.
四、推断题
23.A-G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 A 和G 均为黑色固体,C 为红色固体单质,B、E、
F 为无色气体,D为无色液体。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

(1)写出A、B、E 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E: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流程题
24.“国防金属”镁是制造火箭的重要材料,目前世界上大约60%的金属镁是利用化学方法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的。

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反应顺序号)。

②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六、实验题
25.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反应的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装置编号)。

(3)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以利用装置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原因是_____。

(4)实验老师要把2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6%进行实验,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g。

七、计算题
26.测定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取大理石样品12.5 g,加入盛有100 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

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

试计算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

八、科学探究题
27.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②:CO2
猜想③: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浓硫酸具有吸水作用)。

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1)实验时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猜想①成立,B、D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B中变浑浊,D处能点燃b.B中变浑浊,D处不能点燃
c.B中无明显实验现象,D处能点燃 d.B中无明显实验现象,D处不能点燃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炭粉和4 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4312
(4)若猜想③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1.加热煮沸错误 AC 5 钾元素、铝元素
22.(1)单质(2)CO(3)食醋
四、推断题
23.CuO CO2 H2 CuO+H2Cu+H2O↑; 2CuO+C2Cu+CO2↑。

五、流程题
24.③ Mg(OH)2+2HCl═MgCl2+2H2O
六、实验题
25.锥形瓶分液漏斗 2H2O22H2O+O2↑ B E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大
80
七、计算题
26.10g
八、科学探究题
27.C+2CuO2Cu+CO2↑ CO和CO2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c = 0.3g<m<0.6g 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危险,防止空气中成分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