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训练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训练题(解析版)
2019-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
训练
一、单选题
1.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
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
溉
D. 预报
地震
【答案】A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烧纸陶瓷有新物质的生成,如碳的燃烧等,故符合题意;
B、雕刻石像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符合题意;
C、水车灌溉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符合题意;
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玻璃破
碎
B. 石蜡熔
化
C. 食物腐
败
D. 汽油挥发
【答案】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玻璃破碎、石蜡熔化、汽油挥发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4.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
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混
合
B. 成型
C. 晾
干
D. 烧结
【答案】D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将原料混合在一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将泥巴成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将瓷器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瓷器烧结需要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盐酸除去铁锈
B.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 用干冰人工降雨
D. 用氧化钙做干燥剂【答案】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盐酸除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则表现出来的是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则是物理性质。
6.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A. NaNO2有咸味﹣﹣物理性
质
B. 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 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
质
D. NaNO2有毒﹣﹣化学性质
【答案】B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白色,有咸味是指物质的颜色、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有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
7.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能与活泼金属反
应
B. 难溶于
水 C.
淡黄色固
体
D. 熔沸点低
【答案】A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难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淡黄色固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熔沸点低,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填空题
8.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是现象;________是用途。
【答案】①;②;③⑤;④;⑥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④;⑥。
【分析】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9.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还伴随着________的吸收和释放。
【答案】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能量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解: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发生反应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故答案为: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能量。
【分析】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生成其它物质,同时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10.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
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
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化学性质有 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________ 。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无色透明为物理性质;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为物理性质;③易挥发为物理性质;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为物理性质;⑤能溶解碘等物质为物理性质;⑥易燃烧为化学性质;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为用途;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为物理变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为化学变化;【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分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分析;根据性质的描述一般有“能”“能够”“易”等词语,若没有,则为变化的描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