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
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①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①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①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2.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 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3.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环境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一定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功能异常有关
C.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完成代谢活动,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4.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表现为高茎:矮茎=9:7,若亲本中所有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表型及比例为()
A.高茎:矮茎=25:7
B.高茎:矮茎=3:1
C.高茎:矮茎=1:3
D.高茎:矮茎=13:3
5.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

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6. 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①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关于以上两种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一项是
A. 属于基因突变,且两种情况都发生在精子中
B. 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卵细胞中,后者发生在精子中
C. 属于基因突变,两种情况都发生在卵细胞中
D. 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精子中,后者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中
7.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 两亲本间的组合
D.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8.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生
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
C. 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 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9.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0.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B.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后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D.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11. 某营寄生生活的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链球菌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化
C.该链球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较多,导致其能在人体内快速繁殖
D.该链球菌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12. 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13.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B.
C. D.
14. 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①C、H、O、N等元素①氨基酸脱水缩合①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①多肽①蛋白质
A. ①→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①
15.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基本单位
B. 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是自由水
C. 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5种
D.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 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

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17.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8. 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型有宽卵型和倒卵型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植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宽卵型♀×倒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宽卵型
实验2:倒卵型♀×宽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倒卵型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不同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倒卵型植株
19.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组成高等植物体的细胞,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细胞进行无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DNA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变化
D.可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20. 某兴趣小组利用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设计了如图实验:广口瓶内盛有某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细胞,溶液中含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初期,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内O2含量变化是引起红色液滴移动的直接原因
B. 随实验时间的延长,红色液滴可能相继出现不再移动和向右移动的情况
C. 若换用等质量的小鼠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实验现象是相同的
D. 增设添加呼吸抑制剂的实验组,可探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否消耗能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能量或物质,①、①表示过程。

据图回答:
(1)物质乙是__________,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乙全部来自__________。

(2)物质丁是__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提高蔬菜产童,菜农常向大棚内施加有机肥以增加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供应。

22. 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死亡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出生率,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型。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______。

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_______之间。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不慎脱落,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l,该比例_______(“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_____演替。

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_____的竞争能力不同。

研究表明某种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

23.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 TP、酶有密切关系。

下面甲图表示了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 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①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过程。

(3)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_______d分钟。

24. 烟草植物有24条染色体,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会引起含缺失染色体的一种配子(不确定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致死。

现有含如图所示染色体的某株烟草(甲),其中A、a基因分别控制烟草的心形叶和戟形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__排列。

只考虑烟草的叶形,该株烟草自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现有各种基因型及表现型的个体(染色体未缺失片段)可供选择,为了确定染色体片段缺失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请利用题干所述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烟草植株甲与提供的具有各种基因型及表现型的个体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用0代表缺失的基因,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B、b基因控制烟草的株高,D、d基因控制焦油的含量。

现有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不含缺失染色体),若想确定D、d基因是否位于5号染色体上,可让基因型BbDd的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d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d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两空均只描述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25. 某学习兴趣小组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其中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M上的电位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图1中三个神经元构成了______________个突触。

(2)图1所示囊泡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其形成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有关。

(3)图2甲结果表明刺激轴突1时,兴奋迅速传递给神经元M,此过程中在轴突l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所引起的神经元M胞体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

(4)图2中丙较甲电位差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D
3. C
4. A
5. B
6. D
7. D
8. D
9. C
10. B
11. B
12. B
13. C
14. B
15. C
16. BCD
17. AD
18. AC
19. BC
20. AD
21.
(1).O2
(2).H2O
(3).C3
(4).减少
(5).矿质元素
(6).CO2
22.
(1).小于
(2).增长型
(3).c
(4).K2~K3
(5).偏高
(6).有利
(7).次生演替
(8).阳光
(9).直接使用价值
23.
(1).细胞质
(2).叶绿体类囊体膜
(3).①①①①
(4).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
(5).
(6).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7).大于(长于)
24.
(1).线性
(2).全为心形叶
(3).选择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甲)与戟形叶个体进行正反交(正交:AO♀×aa♂;反交:AO♂×aa♀),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4).若正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反交后代心形叶:戟形叶=1:1,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使雌配子致死;若正交后代心形叶:戟形叶=1:1,反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使雄配子致死
(5).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6).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
(7).出现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1
25.
(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2
(3).突触小泡
(4).高尔基体
(5).电信号→化学信号
(6).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7).轴突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轴突1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导致Na+内流减少,电位差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