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热身小练习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热身小练习一
高考化学热身小练习一
1.将一定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置于一定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剩余固体质量m1 g,将此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m2 g,则
( )
A.m1 = m2 B.m1 _gt;
m2 C.m1 ≥ m2D.m1 ≤ m2
2.右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将T2℃时组成在M点的C 与水的混合物降温到T1℃,可得到C的不饱和溶液
②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A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
③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只能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④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
3.化学式与苯丙氨酸(C9H11NO2)相同,且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①有带有两个取代基的苯环,②有一个硝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异构体的数目是
A.3
B. 5
C.6
D. 10
4.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氨水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关系是( )
A.c1>2 c2
B. c1<2 c2
C.c2=2c1
D. c1=2c2
5.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O2.HCl和NH3三种气体,下列所选择的反应试剂均正确的是( )
制取O2
制取HCl
制取NH3
A
KClO3和MnO2
NaCl(固)和浓H2SO4
NH4Cl(固)和Ca(OH)2(固)
B
MnO2和H2O2
浓H2SO4和浓HCl
浓氨水和CaO
C
Na2O2和H2O
浓H2SO4和浓HCl
浓氨水和NaOH(固)
D
KMnO4(固)
NaCl(固)和浓H2SO4
NH4Cl(固)和Ca(OH)2(固)
6.向_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质量随Y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条件的是( )
A.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B.向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NH4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向NH4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7.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①CaBr2+H2OCaO+2HBr②2HBr+HgHgBr2+H2↑
③HgBr2+CaOHgO+CaBr2④2HgO2Hg+O2↑
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
( )
A.HBr
B.CaO
C.H2
D.Hg
8.向含下列微粒的溶液中,①HS-②Fe2+③ ④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或少量浓盐酸或几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都使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或分子浓度减少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气体混合物样品设计了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且洁净.干燥的500mL锥形瓶,用精确度为0.001g的分析天平(下同)准确称量,得到质量为ml.
②往锥形瓶中通入足量的干燥的该气体混合物样品,塞好瓶塞,准确称量,得到质量为m2.
③往锥形瓶中加满水,塞好瓶塞,称量,得到质量为m3.
④查得水的密度为d水(g·cm-3),空气的密度为d空气(g·cm-3),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则该气体混合物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所用的仪器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
①锥形瓶中空气的质量(写出算式)m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锥形瓶中样品的质量(写出算式)m样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与讨论:
问题一:实验完成后,有的同学提出,实验不是在标准状况进行的,应该记录实验的温度(T℃)和压强(PkPa),并对有关数据进行换算,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老师对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点评时指出:为了使实验数据合理.有效,在每次测量时,锥形瓶中的气体(或水)体积都应该相等.对此,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什么?
《高考热身小练习一》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BC 6.C 7.C 8.A
9.⑴测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⑵①
②(或或)
提示:设瓶和塞的重量为m0,锥形瓶每次盛气和水的体积均为v(不能把体积看成500mL,因为500mL刻度线与加塞后瓶塞下口不一致.)
依题意有:
由①③得:
⑶没有必要因为〝密度_体积=质量〞只要密度.体积是在同温.同压条件下均成立.
在实验步骤(1)中,往锥形瓶上加塞后,沿着瓶塞下口在锥形瓶上作标记,在步骤(2).(3)中,瓶塞仍塞到同一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