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B.碳酸钠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
C.一定条件下,用秸秆可以制得葡萄糖和酒精
D..石油的分馏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
C

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Fe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
B. 500mL 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Na+离子数目为N A
C. 常温常压下,11.2LO2(g)中含有O2分子数目为0.5N A
D. 将1molN2和3molH2混合反应后,生成2 N A的NH3
参考答案: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A1 A2
【答案解析】B 解析: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1molFe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故A错误;B、500mL 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Na+离子数目为
1mol/L×0.5L×N A mol-1=N A,故B正确;C、常温常压下,11.2LO2的物质的量不等于0.5mol,所以含有O2分子数目不是0.5N A,故C错误;D、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将1molN2和3molH2
混合反应后,生成的NH3物质的量小于2 N A,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间的转化,注意使用22.4L/mol 时的条件。

3. 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①C、CO ②AlCl3、Al(OH)3 ③Fe、FeCl3④Na2CO3、NaHCO3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4. 往含Br-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Br-)/c(Cl-)的比
值约为
A. (V2-V1)/V1 B. V1/V2
C. V1/(V2-V1) D. V2/V1
参考答案:
C
5. 已知2SO2(g)+O2(g)2SO3(g) △H=—197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和1mol O2;(乙)1mol SO2和0.5mol O2;(丙) 2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参考答案:
B

6.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L 0.1 mol·L-1 K2SO4溶液中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约为0.6 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均为N A
C.1 mol Cl2变为Cl-时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D.在常温常压下,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 A
参考答案:
D
7.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D 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B、D质子数之和是C质子数的2倍。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较:A<B<C<D
B.A的氢化物沸点高于B的氢化物
C.D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性弱
D.短周期所有元素中,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是C;B、D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B、D质子数之和是C质子数的2倍,因此B 是O,C是Mg,D是S。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B<A<D<C,A错误;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A的氢化物沸点低于B的氢化物,B错误;C.硫的非金属性弱于O,则D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性弱,C正确;D.短周期所有元素中,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D错误,答案选C。

8.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50g与氯气完全反应后,得121g产物,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Na、Al B.Fe、Mg C. Mg、Cu D.Zn、Cu
参考答案:
C

9. 已知氮的氧化物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m mol NO2和n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

现有浓度为a 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L
B. L
C. L
D. L
参考答案:
D

10. 某无色溶液,由中的若干种组成。

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

则下列离子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有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1. 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 H2O的还原
B. NiO(OH)的还原
C. H2的氧化
D. NiO(OH) 2的氧化
参考答案:
D

12.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 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 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D. 元素W和Y形成的化合物是制备高纯Y单质的中间产物
参考答案:
D

13. 与Li<Na<K<Rb<Cs的变化规律不符合的是()
A.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越来越剧烈
B.金属性由弱到强
C.氧化性由弱到强
D.原子半径由小到大
参考答案:
C
解:Li、Na、K、Rb、Cs属于同一主族碱金属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从小到大顺序是Li<Na<K<Rb<Cs,
A.碱金属族元素,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与酸或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越强,故A正确;
B.碱金属族元素,金属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金属性由弱到强顺序是Li<Na<K<Rb<Cs,故B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氧化性越弱,金属性由弱到强顺序是Li<Na<K<Rb<Cs,则其还原性由弱到强顺序是Li<Na<K<Rb<Cs,故C错误;
D.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原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Li<Na<K<Rb <Cs,故D正确;
故选C.
14. 分子式为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金属钠或能发生水解反应
A.12种
B.13种
C. 16种
D.18种
参考答案:
C
15.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我国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可以获取清洁能源
B.常在包装袋内放入生石灰以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
C.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防止白色污染
D.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5分)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石(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得到黄绿色气体。

甲、乙两同学分别利用上述原理制取氯气做实验。

甲同学设计实验测定某混有NaI杂质的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过程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两同学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__;
(2)该同学想通过实验验证样品中确实含I-,所用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3)依据上图,在操作③中可选取的有机溶剂为()
A、酒精
B、苯
C、四氯化碳
D、直溜汽油
(4)试计算原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 _ __。

(5)乙同学将制得的纯净氯气缓慢通入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2Fe2++Br2===2Fe3++2Br- 2Fe3++2I-===2Fe2++I2
① Fe2+、Br-、I-的还原性强弱比较:
②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总方程式为:
③原溶液中n(Fe2+):n(I-):n(Br-)=
参考答案:
( 15分)
(1)MnO2+4H++ 2Cl-=== Mn2++Cl2↑+2H2O ( 2分)(2)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即可证明是否有I-。

( 2分)(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3) BD( 2分);(4)88.1% ( 3分)
(5)①I->Fe2+>Br-( 2分)
②2Fe2++2I-+2Cl2===2Fe3++I2+4Cl-(2分)
③ 2:1:3 ( 3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4分)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

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
G ;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
(1)SO2 H2SO4 Cu2O
(2)粗铜 精铜 CuSO 4溶液 (3)
(4)23.8mol -1·L 减小 降低 减小
18. A 、B 、C 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 为固体,B 为液体,C 为气
体。

D 、E 、F 、G 、H 、X 、Y 均为化合物,其中X 是一种无氧强酸、E 为黑色晶体,H 在常温下为液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E 的俗称是 。

(3)写出X 电子式 。

(4)Y 溶液显酸性,但一般不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在Y 溶液中若加入B 的浓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加入D 溶液会变为紫色。

写出Y 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 ,该反应中每消耗3 mol 的A ,可转移电子 mol 。

(6)区别D 溶液和用D 饱和溶液制备的胶体的物理方法是 。

参考答案:
(1)化合反应 (2)磁性氧化铁
(3) (4)
(5) 8mol (6)丁达尔效应

19.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铜的化合物如Cu 2O 、CuO 、CuCl 、CuSO 4·5H 2O 、Cu(IO 3)2、[Cu(H 2NCH 2CH 2NH 2)2]Cl 2等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IO 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与SO 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__
(3)配离子[Cu(H 2NCH 2CH 2NH 2)2]2+中,Cu 2+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 ①乙二胺分子中N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② 1mol [Cu(H 2NCH 2CH 2NH 2)2]2+ 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4) CuO 的熔点比CuCl 的熔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 Cu 2O 晶体结构可能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参考答案:
(1)1s 22s 22p 6 3s 23p 63d 9或[Ar]3d 9
(2)三角锥形 SiF 4、CCl 4等 (3)4 ①sp 3杂化 ②26 N A
(4)CuO 的阴阳离子半径小于CuCl 的阴阳离子半径,CuO 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大于CuCl ,由此可得CuO 的晶格能更大 (5)C 【分析】
(1)基态Cu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 3s 23p 63d 9或[Ar]3d 9。

(2)IO 3-中I 与3个O 原子形成共价键后,I 的最外层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对形成的三个共价键有排斥作用,从而使结构不对称;寻找与SO 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时,可将O 换成F 或Cl ,然后再通过价电
子数相等,将S 替换为C 或Si 。

(3) 配离子[Cu(H 2NCH 2CH 2NH 2)2]2+中,1个H 2NCH 2CH 2NH 2与Cu 2+形成2个配位键,从而得出配位键的数目。

①乙二胺分子中N 原子,除去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外,还形成了3个共价键。

② 1mol [Cu(H 2NCH 2CH 2NH 2)2]2+ 中,1个H 2NCH 2CH 2NH 2含有11个共价单键,2个H 2NCH 2CH 2NH 2含有22个共价单键,另外,Cu 2+与N 还形成了4个配位键,从而得出含有的σ键的数目。

(4) CuO 的熔点比CuCl 的熔点高的原因,从离子所带电荷、离子半径寻找答案。

(5) 从离子个数比为2:1,分析三个晶体结构,从而确定Cu2O晶体结构。

A中,顶点含8个分子,面心含6个分子,晶体共含4个分子;B中,顶点含8个黑球,面心含6个黑球,晶体内含有4个白球,该晶体中共含4个黑球,4个白球;C中,顶点含8个白球,体心含1个白球,晶体内含4个黑球,该晶体中共含有2个白球,4个黑球。

【详解】(1)基态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3s23p63d9或[Ar]3d9。

答案为:1s22s22p6 3s23p63d9或[Ar]3d9;
(2)IO3-中I与3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后,I的最外层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对形成的三个共价键有排斥作用,从而使结构不对称,所以结构为三角锥形;寻找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时,可将O换成F 或Cl,然后再通过价电子数相等,将S替换为C或Si,从而得出分子为SiF4、CCl4等。

答案为:三角锥形;SiF4、CCl4等;
(3) 配离子[Cu(H2NCH2CH2NH2)2]2+中,1个H2NCH2CH2NH2与Cu2+形成2个配位键,从而得出配位键的数目为4。

答案为:4;
①乙二胺分子中N 原子,除去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外,还形成了3个共价键,从而得出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答案为:sp3杂化;
② 1mol [Cu(H2NCH2CH2NH2)2]2+中,1个H2NCH2CH2NH2含有11个共价单键,2个H2NCH2CH2NH2含有22个共价单键,另外,Cu2+与N还形成了4个配位键,由此得出1个[Cu(H2NCH2CH2NH2)2]2+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26个,从而得出1mol [Cu(H2NCH2CH2NH2)2]2+中,含26 N A个σ键。

答案为:26 N A;
(4) CuO的熔点比CuCl的熔点高,原因是CuO的阴阳离子半径小于CuCl的阴阳离子半径,CuO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大于CuCl,由此可得CuO的晶格能更大。

答案为:CuO的阴阳离子半径小于CuCl的阴阳离子半径,CuO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大于CuCl,由此可得CuO的晶格能更大;
(5) 从离子个数比为2:1,分析三个晶体结构,从而确定Cu2O晶体结构为C(黑球与白球的个数比为2:1)。

答案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