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下碳排放计算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下碳排放计算方法综述
国际贸易下碳排放计算方法综述
提要19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已经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国外文献,来说明国际贸易情况下碳排放的计算,主要集中在隐含碳和碳关税的实证分析方面。

以此为基础,分别叙述国外学者在隐含碳和碳关税计算上提出的几种不同的实证分析方法。

最后指出,由于没有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这将会给国际贸易下碳关税的实行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国际贸易;碳排放计算;隐含碳;碳关税;实证分析
一、引言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而备受重视,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从最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厘岛路线图》、《京都议定书》,再到近期的《哥本哈根议定书》,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分别做出了规定。

国际贸易情况下对于碳排放的计算主要集中于隐含碳、碳关税等的不同的实证研究方面。

目前,国内外对于研究关于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和碳关税等问题的研究还是很多的。

对外贸易隐含碳的问题,国外学者主要从消费的角度考虑,通过研究进出口贸易产品中隐含碳对环境的影响,用以说明是否存在碳泄露及污染转移等事实。

这就表明,实施碳关税可能是减少全球碳排放量的较好途径。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从经济、法律、政治等角度质疑实施碳关税的可行性。

二、国际贸易下隐含碳的计算
在国际贸易情况下,“隐含碳”交易作为边境征收的碳税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国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对于隐含碳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来进行分析的。

Giles Atkinson和Kirk Hamilton等(2010)通过投入-产出模型(IO 模型),分别从单一地区或国家、多地区国家的双边贸易投入-产出模型(BTIO模型)和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MRIO模型)测算出了出口
到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商品总的隐含碳含量,并以此得出如果征收50美元/吨的CO2税,将分别给中国、印度、南美的进口带来10%、8%和12%的平均关税税率。

Machado和Giovani等(2001)也利用此方法计算评估了巴西进出口贸易中CO2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发现1995年巴西每单位价值出口商品中所隐含的能源和碳要比进口商品高40%和50%。

Ahmad N和Wycokoff A(2003)提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贸易模型,对65个国家1995年CO2排放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对OECD国家隐含碳最佳净输出国,其次是俄罗斯。

Bin Shui和Robert C Harriss(2006)利用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估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