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销售额与租金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利店销售额与租金关系.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

-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便利店销售额与租金关系
便利店亏损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但一家便利店到底销售额是多少才能盈利?
经营一家便利店的总成本包括房租、工资、水电、包装费等等,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认定除了每个不同位置的房租是变动的,其他费用基本不动(变动幅度不大)。

解释如下:
13000是平均月固定的总成本,上面有说总成本是包括什么。

毛利是6X的来由是20%的毛利率,
毛利=X×30天×20%
=(X×30)÷5
=6X
这样月利润=月毛利-月总成本-月分摊房租
=6X-13000-Z
各家的总成本都不一样,因此要自己统计计算;而各自的毛利率也有所差异,因此这个“6”也许你是“5”。

利润=毛利额-总成本。

我们设日销售额为X,利润为L,月房租为z。

经过简单推导,得到如下公式:
L=6X--z--13000
注明:该公式由于地区的费用的不同会有差别,毛利率为20%,未计算营业外收入。

(单店很难获得反佣)
现在我们来看看便利店的真正情况:
当房租为0时,每天销售额2166元,则利润为0。

也就是说当你自己是业主时,你每天销售额为2166元,那么你不亏也不赚。

(其实是亏,因为你房子出租可以得到利润)
当房租为10000元时,每天销售额3833元,则利润为0。

也就是说,你每天必须卖3833元,你不亏也不赚。

而如果每天卖4000元,则每月可以赚1000多元;假设你月房租为10000元,日销售额为5000元时,你每月可以赚7000多元。

作为便利店企业,虽然能得到部分营业外收入,但由于经营费用也在相应增加(如总部费用),因此财务模式大致如此。

想加盟便利店的朋友也可以照此公式算算,当然,别忘了还有加盟费用和装修费用哦:)
另外一点,通过公式,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是月租金1万日销售为3000的店好,还是月租金2万日销售为6000的店好。

对开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能因为房租贵就不开店,也不能因为房租便宜就不顾销售的开店。

好的地方租金正常情况下会比其它的铺位要高,这样计算是有可行之处的,便利店正常计算方式是以《(总投资/36个月/30天)+(租金+员工工资+水电费+工商管理费+国税、地税+损耗+公司管理费)/30》天/18%毛利率=每天保本销售额。

超出部分则为盈利。

用数字计算得出下列公式:例如总投资费用18万元(含设备、货架、装修、系统、商品、加盟金、物料、空调等)月经营费用:(租金3000元、员工工资4500元、水电费1500元、工商税务600元、损耗1000元、公司管理费1000元、其它1000元)那么计算出来为:〈(180000/36/30)+(3000+4500+1500+600+1000+1000+1000)/30〉/18%=3259.255 业内专业人士都在探讨便利店很难生存,很难盈利。

很多人对于便利店感觉除了自由品牌就是认为加强服务等要素。

其实便利店的真谛在于如何给便利?如何引导顾客便利?有什么值得顾客便利?有什么吸引顾客便利?却很少研究或者说是比较难研究的东西,因此今天的7-11
能生存的很好,原因也在于绞尽脑汁的研究以上的问题。

本人从接触便利店开始,跟着沪上某知名便利店走过了江苏和浙江等县级、地级城市,曾经帮助开发门店与经营管理门店。

致使从无到有的重复着此类工作5年之久。

感触较深总结以下几点与各位同行交流与学习希望能有所帮助: 1、便利店商品没有优势的原因?
目前浙江与江苏等地不在象前五年,由于交通、商品代理、供货渠道等原因,很多县级、地级城市的商品缺乏,目前很多的生产厂家已经迁移到江浙一带。

使很多的商品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但是开发和研究便利店商品的商家胜少,致使很多无实力但看到这块蛋糕的个人和小企业一直想开发和研究,但是由于便利店的销量和配送问题一直是最大的成本,因此造成便利店的商品与超市、卖场的商品一样,只是价格台高5--10%。

这样一来根本就诋毁了便利店的宗旨,便利是有代价的---就是价格要贵点!相反7-11的便利店自由品牌商品占比70%以上,完全和卖场、超市区别开来,同时根据不同商圈再研究适合的商品。

2、便利店服务的优势?
由于国家各级城市的公用设施收费标准不统一,各种国营企业的网络设施落后。

要使连锁便利的服务特性串联起来非常困难?盈利企业和国有企业如何能达成一致也是最难的问题?因此造成国内比较走在前列的城市只能达到限制时段的代收水电的功能。

而且参照7-11所介绍的服务项目进行增加,缺乏中国老百姓需要的服务项目?
3、成本优势?
目前便利店的:
房租占销售的5----15%左右
人工占销售的8%左右
水电占销售的5%左右
还有其他杂项与税收占4--6%
便利店的毛利只有20--25%
所以开一家正规的便利店目前每日销售3000元以上可能亏损较少。

但是还在亏损。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想到北京7-11千方百计地研究如何提高毛利来增加利润,而国内的便利店企业研究如何开更多的店、如何收进场费、如何在进价上提高毛利等?其实都没有一家像7-11门店研究如何去创造自己的高毛利商品?我们现在的高毛利商品局限:盒饭、关东煮、烤类、茶叶蛋、玉米、包子、寿司、饭团、面包等。

自由品牌是些日用品类别的商品。

而7-11北京店研究如何在店堂卖新鲜盒饭?便利店和快餐如何结合?卖一盒饭是以上商品的几倍营业额?中国人对日式食品的接受是有障碍的,因此有些便利店营运管理进行强压政策来推动所谓的鲜食商品。

不是根据市场和服务人员的意志、意愿进行贩卖本国顾客所需求的商品。

因此,本人感触要使便利店能真正在国内生存下去,必须结合每个开设门店的区域进行策划便利的特征:可能是小吃区域与零售区域相结合、特殊专卖与常规零售相结合、面包区域与零售区域相结合、阅读休闲与特性零售区域相结合的不同形式的便利门店,使该区域的消费者最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结合与各种最新信息的服务功能来追求盈利的发展。

很多人觉得品牌很重要,其实本人一直认为因为它(品牌)重要的原因是它活着。

也就是还有人为它付的起电费和能维持下去。

否则还什么品牌呀?闲余之时利用网络平台与各位业内同事共同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便利店要活下去该怎么办? 便利的性质有: 第一类:网络建设成功后的信息便利、增值便利、时尚便利、时间缩短、依赖性加强。

第二类:服务便利、更加人性化的争对顾客进行了解与需求供给、物流配送的便捷与及时等。

所以便利店盈利条件:毛利提高 1、毛利在商品结构的调整空间是由限的,所以只有挖掘新的高毛利类别。

除了在食品、即食品、鲜食、自由品牌等方面下文章,更多的是容纳更多的其他项目:借书、抵押、租赁信息、驾驶报名、旅游咨询与办理、家政、传递信息等附属项目。

2、对于目前国内区域的差异和人文、当地政府认识与支持、消费习惯、消费能力、购买条件等
原因,致使很多的项目无法实现。

3、因此创造更多毛利的方式是我们必须从中先要突破各种先决条件,否则呢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单店盈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