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8
浅谈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曹宗泉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怀仁镇刚家小学,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乡基础教育仍然存在不公平现象,差距较大,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农村,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薄弱、教育管理的落后等原因,导致了乡村教育滞后于城市教育。

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致使教育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阻碍了教育的公平发展。

目前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已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城乡教育;教育公平;实施策略
1 城乡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
1.1 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大
据统计,我国约有35%的初中,66%的小学,35%的幼儿园都在农村,农村有着庞大的受教育群体。

近几年农村学校更换新的校舍,但是后期的配套设施无法跟上,导致了部分学校经费紧张,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由于城乡教学条件的差距,致使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涌向城市接受教育,使得农村的生源越来越少,生源不足,而财政是根据当年的学生人数核定义务教育补助资金及办公经费,这使得农村的教育投入随之减少,这更加加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依据学生人数核定经费,农村教育便处于劣势,同时,企业资助办学多指向城市,这就使得城乡教育在教育投入上失去了公平性。

1.2 城乡师资力量相差悬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等各方面资源存在巨大的差异。

由于城市的发达和乡村的落后,大部分优秀教师涌向了城市学校,城市教育师资配备齐全。

各学科教师均为接受专业教育、通过严格的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同时县管校聘更是给城市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教师设置科学。

农村的生活相对城市比较闭塞,而长期的农村生活导致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更加无法接触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术,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农村,老师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较为普遍。

1.3 城乡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差距大
由于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不同,城乡之间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城市,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感知教育,深入体会课程的内涵。

有的学校还开设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并且开足音体美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由于在农村,资源不足,孩子们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并且由于教师资源匮乏,音体美课程尚不能开全开足,大部分由老师们兼任,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
2.1 在教育投入上实现公平
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城乡教育投入一体化。

改善条件、扩充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一体化,实施倾斜性的教育经费制度,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

可见,国家对教育困难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相关部门要发布具体管理办法,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作出具体规定,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逐步提高。

2.2 完善师资配备,提高师资水平
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根据农村教育教学的需要,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轮岗,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优势互补。

全面实施“县管校聘”制度,完善临时编制周转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当中来。

完善教师招聘制度,防止教师断层,缓解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统筹调配编制内教师资源,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

同时,建立免费师范生招生培养,为农村学校储备优秀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2.3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因此,要实现乡村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乡村地区的配套设施。

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有利于教育差距的缩小,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2.4 改革课程设置,开发校本课程
完善课程设置,开足音体美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配备专职教师,改变过去一师多科的现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完善质量检测机制。

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国家的三级课程。

2.5 加强学校自身管理
规范学校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做到合理使用资金,科学管理,讲究实效,提前做好预算,减少浪费,提高使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对学校教育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和使用效果的评价,促进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另外,要加强学校管理层的经验交流,相互借鉴管理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只有真正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俊超.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J].社会学研究,2015(03).
[2]陈朗平,付卫东,刘俊贵.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J].教育研究,2010(12).
[3]刘红姣.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03)
[4]陈凡.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01).
[5]杨秀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基于乡镇教育管理中心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6(02).
[6]屠火明,屈陆.城乡统筹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04).
student Parent socie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