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欺负行为及干预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氛围,这不仅污染了教育的环境,而且还影响每个幼儿的学习、安全感与幸福感,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此,深入分析幼儿欺负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措施,有效预防和消除幼儿的欺负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课题。

案例:齐×,男,4岁。

他是属于班级里比较小的孩子,家里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孩子的爷爷奶奶对他比较溺爱,据我向孩子的家长了解,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爷爷奶奶一定会尽全力满足。

记录1:
地点:幼儿园操场
现象:集体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纷纷开始自选玩具,这时我突然听到一声大哭。

走过去询问,原来选了玩具中的最后一辆小拖车想要去玩,可是齐×也想玩,于是就冲了过去,抢了希×手上的小拖车,还一把把她推在了地上,希×感觉自己受到了欺负就开始大哭。

记录2:
地点:班级区角
现象:今天在自主性游戏中齐×选的是班级里的美美小舞台,这一直是很受孩子们欢迎的一个区角。

游戏开始后,随着音乐“找小猫”的响起,孩子们戴上头饰纷纷开始扮演小猫表演歌曲,齐×听到音乐也很兴奋,可是刚表演到一半,突然听到他开始大喊:“我是钢铁侠,我要来消灭你们!”于是把小舞台里的人纷纷推了出来。

记录3:
地点:午睡室
现象:最近天气比较热,孩子们都换上了薄被子,可是这两天齐×的妈妈比较忙,还没来得及帮孩子换。

散步回来后孩子们有序地去小便,进午睡室脱衣服睡觉,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太热了,我不要这个被子,我要和你换。

”于是迅速把自己的被子跟边上孩子的被子进行交换,换完以后还自言自语说了句:“嗯,就这样吧!”
分析:首先,欺负行为通过其表现方式可以分成直接欺负与间接欺负两种。

对于齐×来说,因为孩子各方面发育没有完全,思维情感发育不成熟,行为动作都是最直接不经考虑的,如抢夺玩具,踢咬等行为等,这种行为应该是属于直接的身体欺负。

其次,我们知道家庭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放任型。

而据我的了解,齐×是属于典型的溺爱型家庭。

孩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从小就对他过度宠爱和庇佑,每次孩子做错事父母刚要进行教育,爷爷奶奶就会过来阻止,在和孩子爷爷奶奶交流的时候,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孩子就是孩子,他现在什么都不懂,打架抢东西都是孩子的天性,等他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好的。

可以看出,孩子爷爷思想里透着“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思想,他认为自己的孙子被别人欺负才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这也间接推动了孩子欺负行为的发生。

最后,欺负者往往会产生对此类行为的不良心理,觉得兴奋爽快,久而久之形成依赖,攻击性的人格特点,最终也可能犯下难以弥补的过错。

齐×形成这一行为的原因也可能是模仿造成的,孩子在家喜欢看动画片,于是孩子就开始对影片中的一些暴力行为进行模仿,导致幼儿的欺负行为越来越严重。

策略:
解决此类行为的方法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与共同努力,分为社会、学校与家庭。

下面我就想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来简单说说解决策略。

社会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交流平台,其中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思想。

因此,作为社会,应该积极加强正面教育,宣传正确的思想。

当今社会随着多媒体的发
映的暴力场景,不良行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鼓励幼儿学习。

因此,社会应作为过滤器,将不良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多进行正面引导,学校、家庭也要与其配合,父母可以与幼儿一起观看电视,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共同合作,努力杜绝此类不文明现象。

学校是幼儿的第二个家,所以学校也应该起到照顾保护的作用。

教师应充分关心、询问幼儿的日常生活及内心感受,多鼓励幼儿,增强其信心,减少其不安感受,使幼儿能够勇敢地将欺负现象对家人和老师及时反映,建立对欺负行为否定的外部环境,使其他幼儿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分辨各种行为的对错,将有效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家庭则应用“说教为主,严惩为辅”的教育方法。

首先,孩子的家长要与其爷爷奶奶进行深入沟通,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孩子做错了事,先跟孩子讲道理,绝对不能因为事小而不重视,如果屡次说教后孩子依然没有进行改正,家长则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让他明白自己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帮助孩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