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反风演习计划2011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反风演习计划
二一三零煤矿
二零一一年
2130煤矿2011年矿井反风演习计划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每季度应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2130煤矿计划于2010年7月8日进行全矿井反风演习。

拟定主井延伸工作面为假想灾害发生地,假象主井延伸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矿井进行反风,为保证此次反风演习的成功,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成立反风演习指挥部
1、指挥部设在调度室,电话:8000、8001、800
2、8003
2、总指挥:夏伟
3、副总指挥:李光辉
4、成员:唐宗良、宋志新、苟新建、陈貫中、李肇庆、伍卫国、李增峰、孙发科、方长鑫、张江、张新疆、杨光泽、王荣强
总指挥负责全矿井反风演习的人员安排,反风演习的总体部署;
副总指挥负责全矿井反风演习的具体指挥;
指挥部成员负责辖区内的反风演习实施现场指挥。

二、具体分组
1、第一组
地面风机操作组:负责地面反风设施操作,并测定和记录主通风机的负压、电流、电压、转速、功率因数、反风时间。

工作地点:主要通风机房
联系电话:8239
工作内容:
1)风机电机各电气参数测定;
2)主通风机风量测定;
3)主通风机风压测定。

负责人:王荣强
成员:周志坚、田建刚
2、第二组
工作地点:总回风巷测风站(负责观测总回风巷)
联系电话:8138
工作内容:
1)风量测定;
2)CH4、CO2浓度测定;
3)温度测定。

负责人:季立山
成员:王应超、青和勇、二名救护队员
3、第三组
工作地点:25221回风巷测风站(负责观测25221工作面)联系电话:8100
工作内容:
1)风量测定;
2)CH4、CO2浓度测定;
3)温度测定。

负责人:杨光泽
成员:范志勇、李松奇、二名救护队员
4、第四组
工作地点:24221回风巷测风站(负责观测24221工作面)。

联系电话:8106
工作内容:
1)风量测定;
2)CH4、CO2浓度测定;
3)温度测定。

负责人:陈雷
成员:訾强、潘超强、二名救护队员
5、第五组
工作地点:6#轨道巷测风站(负责观测6#东大巷、6#西大巷)联系电话:8031
工作内容:
1)风量测定;
2)CH4、CO2浓度测定;
3)温度测定。

负责人:卢明杰
成员:郭运祥、王新厂、二名救护队员
6、第六组
工作地点:5#集中运输巷测风站(负责观测5#集中运输巷)
联系电话:8157
工作内容:
1)风量测定;
2)CH4、CO2浓度测定;
3)温度测定。

负责人:陈卫斌
成员:王慎厚、庄光荣、二名救护队员
三、反风方式:
FCDZ54—10—№30对旋防爆轴流式主通风机通过风机反转反风。

四、最短反风时间:
反风路线:主通风机→总回风巷→6#集中回风巷(2130大巷)→24221回风巷(25221回风巷)→24221工作面(25221工作面)→24221运输巷(25221运输巷)→2047石门—6#伪斜运输下山(二采区轨道运输下山)→+1950水平6#轨道巷(+1950水平5#集中运输巷)→+1950m水平石门(+1950水平运输石门)→5#煤层轨道提升斜井、主井→地面。

矿井需要的最短反风时间:
T= t1+ t2+ t3+ ...+ t i
t i=L i/V i= L i×S i/Q i
T——矿井需要的最短反风时间,s;
t i——反风后各个巷道需要的反风时间,s;
L i——各个巷道的长度,m;
V i——反风后各个巷道的风速,m/s;
S i——各个巷道的断面,m²;
Q i——反风后各个巷道的风量,m³/min。

T=73s+400s+3433s+160s+400s+240s+283s
=4989s
=1小时24分钟
五、反风演习前的准备工作
1、反风演习前,由反风演习指挥部组织通风管理室、机电动力室、安全管理室、生产技术室、通风队、机电队联合对主要通风机设备、反风道、电控设施、绞车、钢丝绳、井上下所有反向风门、防爆门等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地面主通风机电气、通风参数测定的准备工作,生产技术室在反风演习前做好通讯电话的准备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2、反风演习时间定在当日10:00以前,各测定小组在井口集合待命出发,11:00以前各小组必须进入工作地点,救灾演习期间,要认真检查和清点过往人员的数量,对撤退路线不正确,没有佩戴自救器的要详细记录人员姓名、单位,反风期间,要按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3、11∶20前,各小组必须测量一次数据,并向总指挥汇报。

4、反风演习前机电队必须对主通风机风硐进行清扫并设好皮托管、压差计等测压仪器。

5、反风演习前各区队必须对井下各自的卫生区,特别对各皮带运输巷
粉尘冲刷一次。

6、各小组把自己应携带的仪器、仪表、卷尺、记录纸、笔等携带全,记录项目要完整,记录要清楚,特别是对测定时间、风向、风流到达时间等内容要记录清楚。

测定完毕后,记录由各小组长整理齐全交通风队。

7、各区队、管理办公室务必要在反风演习当日前,将矿井救灾反风演习起始、终止时间通知井下各班组人员。

8、为了使救灾演习达到预期效果,事先不通知假设灾害性质、地点、怎样避灾撤退。

用电话通知不到的人员,由救灾演习人员现场通知。

9、下井人员未接到通知前(电话通知或救灾演习工作人员口头传达),无特殊情况者,严禁擅自提前离开工作岗位或出井,只有当接到调度通知后,方可由在场班组长负责指挥,按照“2010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定的全矿井反风后的行动原则撤离。

10、救灾反风演习后,井下各地点工作人员应按各自的自救措施、避灾路线进行撤退,如自救措施、避灾路线不当者,应受救灾反风演习工作人员的盘问登记,以便总结教训。

六、反风演习步骤
1、反风演习当日10:00,反风演习所有工作人员在井口集合,与调度室互相对准时间,并由总指挥统一组织学习反风安全措施,布置工作任务及注意事项。

2、通过井下考勤系统、井口检身房统计并向调度站汇报人员升井情况,只有确认井下无人作业方可进行反风。

3、11:00各小组成员必须到达指定工作地点,并电话向总指挥汇报。

4、各小组在11∶20前,测定一次数据(风速、风向、CH4、CO2、CO、温度)向总指挥汇报。

5、11:30总指挥命令变电所切断井下电源,同时下令开始反风。

6、主通风机司机按主通要求操作,试验1#主通风机,在10分钟内完成反风操作。

7、反风演习期间,各小组工作人员要详细记录好人员撤退路线,佩戴自救器情况。

8、各测定小组将正常停风和反风时间,反风风流到达时间记录清楚。

11:20分开始测定各项数据,CH4和CO2浓度每隔10分钟测定一次(在巷道分上、中、下分别测定)。

风量每隔10分钟测定一次(每次测三个数据),同时做好记录。

9、反风期间,如果其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时,立即向指挥部汇报,停止反风演习工作,按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人员。

10、13:30主通风机1#风机停止运转,13:40之前启动2#风机,试验2#主通风机反风状况。

14:10位于总回风巷测风站人员记录2#风机反风试验数据。

测量完毕通知总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风机房,将主要通风机切换到1#,并正向启动;待各检查地点风流正常后,各小组再测定一次有关数据,并将风量、风压调至与反风前相同,一切正常后,各小组电话向调度站汇报,总指挥可宣布反风结束,再组织进行井下掘进巷道的瓦斯排放工作。

七、安全技术措施
1、凡是参加反风演习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佩带自救器及所需仪器和用
品,下井前要在井口检身房登记。

2、井下各观测组要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在反风演习前测定一次井下各测点的风量及有害气体浓度、温度等并汇报指挥部,指挥部根据情况下达反风命令。

3、井下非反风工作的人员必须在反风演习前1小时全部升井(9:00),经各单位向指挥部汇报完后,指挥部可下达反风命令。

4、在反风演习过程中,观测人员一但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并向指挥部汇报情况。

5、反风演习前,由2130煤矿机电队负责切断井下一切电源。

6、反风演习中各井口20米范围内必须切断电源,杜绝一切火源。

7、反风演习结束后,恢复正常通风和操作顺序同反风操作顺序相反。

8、反风演习结束后,井下恢复送电前,先送1950水平变电所的电,必须先检查变电所进风流和电器设备附近10m范围内的瓦斯,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逐段送电。

再检查各全风压巷道内进风流及电器设备附近10m范围内的瓦斯,只有不超过0.5%时,方可逐段送电。

最后,排放各掘进面的瓦斯。

9、井下所有电话线必须认真检查一次绝缘性,不得出现明接头,反风演习前由生产技术部配合机电动力部检查,查出问题必须处理完毕。

10、反风演习结束后,在恢复通风及恢复井下送电过程中,首先应对井下所有掘进巷道在恢复供风局部通风机电源之前,由救护队员对瓦斯情况进行测定,证实CH4浓度不超过1.0%,CO2浓度不超过1.5%,并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米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方可人
工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如果上述检查地点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但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由通风队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如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公司总工批准后,方可采取排放瓦斯的措施。

具体排放瓦斯的措施如下:
1)首先由瓦检员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向独头巷道送入有限的风量,逐步排放积聚的瓦斯。

必须使独头巷道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 1.5%。

此项工作由救护队员完成,通风队做好协助工作。

2)在局部通风机排风侧的风筒上捆扎绳索,收紧或放松绳索控制局部通风机排风量;把风筒接头断开,改变风筒接头对合间隙的大小,调节送入风量;局部通风机排风口装设三通调节器或用挡板调节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大小调节风量,限制送入独头巷道中的风量。

3)排放瓦斯时,瓦检员在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与全风压巷道交岔处经常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0%时,应指令调节风量人员减少送入巷道的风量,确保独头巷道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不超过1.5%。

4)排放瓦斯后,经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道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CO2浓度不超过1.5%和氧气浓度不低于20%,且稳定30分钟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才可恢复局部通风机的正常通风。

5)独头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机电队对独头巷道中的电气设备
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八、送电安全措施
1、矿井送电顺序:地面变电站→井下+1950水平变电所→全风压运输巷电气设备→各独头巷道电气设备。

2、各独头巷道由值班电工进行送电操作,排放完一处后恢复该工作面的送电。

送完一处再送下一处。

3、井下风机及所有运输设备、开关、馈电、综保、煤电钻送电前,都必须检查这些电器附近10米范围内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送电。

4、独头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电工对独头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电气设备完好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通供风的巷道中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5、工作面不生产,严禁给工作面的电气设备送电;只有工作面开始生产时,由电工从外往里边用便携式数字瓦检仪每台电气设备附近10米范围内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方可送电。

九、其它安全措施
1、反风演习结束后,各观测小组必须将记录填写清楚送交通风管理室。

2、在演习中,观测组要注意检查附近密闭前CH4、CO2、CO、O2浓度、温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3、在演习中,井下各观测组要看管好所辖区的风门,确保反风效果。

4、演习结束后,由救护队两名队员检查火区密闭,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检查情况。

5、演习时,所需的测风、瓦检器、自救器,各种仪表必须是标校完好、齐全。

6、参与演习人员必须先组织学习培训,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7、反风演习必须召开专题会,进行周密组织安排,确保演习的安全。

8、每个观测组都必须有两名救护队员。

9、所需车辆要全部到位。

10、地面要有指挥救护组:主要负责在演习过程发生意外时,指挥避灾和抢救井下观测小组人员,必须配备至少10个自救器及急救药品等。

11、监控值班人员时刻注意反风演习全过程中的CH4、CO、浓度、温度、风速、主通负压等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12、在副井施工的外委施工单位,必须在矿井反风期间停止施工,并在9:00以前撤出井下所有人员,由指挥部通知其复工时间。

附:
主通运行记录
反风演习观测记录表
年月日
型 号:54-10-30额定功率:2X355KW 现运行主通:1#绞车硐室
反风系统图:
反风演习报告
焦煤公司通风管理室:
为检查反风设备的完备性,校验矿井主通能力和矿井抗灾应变能力以及反风设施状况的完好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2条的规定,准备进行本年度救灾、反风演习,救灾、反风演习时间定为:10月4日。

请领导批示。

(后附:反风演习计划)
2130煤矿 2010年8月11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