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高原地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例高原地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章学美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病人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患者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显效总有效率为83.33%,患者满意率为8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3页(P91-93)
【关键词】高原地区;高血压;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章学美
【作者单位】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人民医院,云南迪庆674400
【正文语种】中文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险疾病,在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高原地区具有海拔高、气压低、气温低、缺氧、太阳辐射大等特点,会影响高血压患者
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增加高血压发生率及护理难度[1]。

为此加强健康教育,根据高原地区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我院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告具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5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43.6± 4.5)岁。

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健康教育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意识,是保证治疗及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院所在地区为高原地区,高血压健康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对高血压预防及控制认识不足。

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发宣传单、广播等方式让高原地区人群了解到高血压疾病预防的重要性、预防方法、注意事项等,让高血压健康知识深入人心。

并通过交谈、沟通等向患者详细地介绍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治疗、症状等知识[2]。

总之,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配合度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1.2.2 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为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心理情绪,采取针对性的情绪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通过与患者频繁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患者想法,并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让患者不良情绪得到释放,以最佳精神状态应对治疗。

1.2.3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尽量少食盐、胆固醇高、脂肪高的食物,要求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在5克以内。

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少食或禁食奶油、动物脂肪、
肥肉等食物。

1.2.4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先要告知患者按时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


后护理人员要示范正确的用药方法,并详细地向高血压患者讲解用药剂量、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若需要可以准备服药盒,把每天服药剂量装入盒中,并标明日期、服药时间。

此外,高血压药物最好选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且优先选择单一用药,以降压、保护心、脑、肾等器官功能为主要目标。

把患者血压控制在120/ 80mmHg内,服药时间最好为1至2个月[3]。

由于高原地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家庭收入不是很高,大量药物使用不是很现实,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深入,药物治疗将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

1.2.5 功能锻炼高原地区具有海拔高、气压低、温度低、缺氧等特征,为此护理
人员要叮嘱患者注意保温,在有氧条件下适当运动。

根据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承受能力等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持续运动时间等内容)。

通过适当的一系列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患者体魄和抵抗力,而且可以减少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增强心脏收缩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降低血压。

1.3 效果评定标准
对60例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满意度。

效果评定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有效及无效。

其中,高血压患者血压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日常生活、工作基本无影响为显效;患者血压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对日常生活、工作影响不大为有效;患者血压等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此外,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理内容、效果等内容,分为三个等级: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综合比较
观察组显效20例,占66.67%,有效9例,占30%,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显效12例,占40%,有效13例,占43.33%,总有效率为83.33%。

观察组
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压为170/110mmHg,治疗后血压为120/80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压为160/ 115mmHg,治疗后为130/80mmHg。

两组治疗前后均有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高原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等,导致高原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临床经验显示,高血压发病与患者家庭遗传、饮食方式、吸烟、喝酒、精神状态等有密切联系[4]。

当下高血压患者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缓解高血压症状,但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长期服药会产生抵抗力,降低高血压药物有效性。

相关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发病率,如食用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食物[5]。

其中,患者每天盐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克,这主要是因为盐中含有钠,钠能让血管收缩、小血管壁水肿,从而导致肢体水肿;同时在排尿过程中会流失部分碘、钾等元素,致使体内钾钠比例失去平衡,体内营养代谢出现问题,进而可能引发高血压。

此外,高血压还与甘油三酯等有关,为此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十分必要。

同时根据本地区特点,患者可采取长距离缓慢步行等运动。

本研究对我院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锻炼、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66.67%,比对照组高26.67%;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高13.34%,P<0.05。

由此可见对高血
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极大地提高高血压治疗有效率。

因此我院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培训,提高其护理水平;且加强其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等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更好地为高血压患者服务。

此外,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比对照组高16.67%,可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而言之,生活方式对高血压发病有重要影响。

要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服药指导、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并根据高原地区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朱丽,李浩.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5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06):38-39.
[2]石宜凡.95例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06):441-441.
[3]金花.高原地区54例世居藏族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2491-2492.
[4]常荣,刘永萍,周白丽.高原缺氧环境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内皮功能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0):983-985.
[5]陈小芳,汪国成,曾宇谷,等.跨理论模型在高血压病人低盐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6C):1638-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