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达斯建模(贝雷梁、钢栈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栈桥分析 (1)
1、工程概况 (1)
2、定义材料和截面 (3)
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 (3)
定义截面 (4)
3、建模 (6)
建立第一片贝雷片 (6)
建立其余的贝雷片 (9)
建立支撑架 (10)
建立分配梁 (13)
4、添加边界 (16)
添加弹性连接 (16)
添加一般连接 (17)
释放梁端约束 (20)
5、输入荷载 (21)
添加荷载工况 (21)
6、输入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22)
定义横向联系梁组 (22)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23)
输入车辆荷载 (24)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26)
7、运行结构分析 (27)
8、查看结果 (27)
生成荷载组合 (27)
查看位移 (27)
查看轴力 (28)
利用结果表格查看应力 (29)
栈桥分析
1、工程概况
一座用贝雷片搭建的施工栈桥,跨径15m(5片贝雷片),支承条件为简支,桥面宽6米。

设计荷载汽—20,验算荷载挂—50。

贝雷片的横向布置为5×90cm,共6片主梁,在贝雷片主梁上布置I20a 分配梁,位置作用于贝雷片上弦杆的每个节点处,间距约75cm。

如下图所示:
贝雷片参数:材料16Mn;弦杆2I10a槽钢(C 100x48x5.3/8.5,间距8cm),腹杆I8(h=80mm,b=50mm, tf=4.5mm ,tw=6.5mm)。

贝雷片的连接为销接。

图表1贝雷片计算图示(单位:mm)
支撑架参数:材料A3钢,截面L63X4。

分配横梁参数:材料A3钢,截面I20a,长度6m。

建模要点:贝雷片主梁用梁单元,销接释放绕梁单元截面y-y轴的旋转自由度;支撑架用桁架单元;分配横梁用梁单元,与贝雷主梁的连接采用节点弹性连接(仅连接平动自由度,旋转自由度不连接);车道布置一个车道,居中布置。

2、定义材料和截面
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材料/添加
材料号:1 类型>钢材;规范:JTJ(S) 数据库>16Mn (适用)
材料号:2 类型>钢材;规范:JTJ(S) 数据库>A3 (确定)
定义截面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截面/添加
数据库/用户
截面号1;
名称:(弦杆)
截面类型:(双角钢截面)
选择用户定义,数据库名称(GB-YB);
截面名称:C 100x48x5.3/8.5 C:(80mm)点击适用
截面号2;
名称:(腹杆)
截面类型:(工字形截面)
选择用户定义
H:(80mm)B1:(50mm)tw:(6.5mm)tf1:(4.5mm)点击适用
截面号3;
名称:(支撑架)
截面类型:(角钢)
数据库:(GB-YB)
截面:(L 63x4)点击适用
截面号4;
名称:(分配梁)
截面类型:(工字形截面)
数据库:(GB-YB)
截面:(I 200x100x7/11.4)偏心:(中上部)↵
3、建模
建立第一片贝雷片
生成上下弦杆
模型>节点>建立节点
坐标(0,0,0)
模型>单元>扩展单元
全选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1:16Mn;截面>1:弦杆
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
复制和移动>任意间距:方向(x)间距(90,4@705,90)mm ↵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全选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0,0,1400)mm
复制次数>(1)↵
生成竖杆
模型>单元>扩展单元
选择节点2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1:16Mn;截面>2:腹杆
复制和移动>等间距> dx,dy,dz>(0,0,700)mm
复制次数>(2)↵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1410,0,0)mm
复制次数>(2)↵
生成斜杠
模型>单元>建立
材料>1:16Mn;截面>2:腹杆
节点连接:依次连接节点(15,10),(10,16),(16,3),(3,15)
(16,12),(12,17),(17,5),(5,16)
生成斜杆(如图所示)
建立其余的贝雷片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全选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3000,0,0)mm
复制次数>(4)↵(生成1根贝雷片主梁)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全选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0,900,0)mm
复制次数>(5)↵(生成另外5根贝雷片主梁)
建立支撑架
建立一联支撑架
模型>单元>建立
单元类型>桁架单元;材料>2:A3;截面>3:支撑架
如下图所示,依次连接节点,生成两片主梁间的支撑架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选择刚才生成的支撑架单元。

(切换到正面视图,窗口选择x=0的构件,然后激活,再窗口选择即可)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0,900,0)mm
复制次数>(4)↵
模型>检查结构数据>检查并删除重复输入的单元(删除刚才支撑架复制重叠的单元)
建立其余的支撑架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全选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3000,0,0)mm
复制次数>(5)↵
建立分配梁
切换到正面视图,窗口选择x=0的构件,然后激活
模型>节点>复制和移动
选择节点8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0,-750,200)mm
复制次数>(1)↵
模型>单元>扩展单元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快速选中刚才生成的节点)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2:A3;截面>4:分配梁
复制和移动>任意间距:方向(y)间距(750,5@900,750)mm ↵(生成第一根分配梁)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使用复制功能建立余下的分配梁)
窗口选择刚才生成的分配梁
形式>复制
任意间距:方向(x)间距(79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mm↵
4、添加边界
添加弹性连接
切换到左面视图
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
连接类型>只受压:SDx(100kN/mm)
复制弹性连接:(开)
距离> 方向(x)>间距:(79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mm
点击在两点选择栏:如图,依次连接分配梁和主梁对应的节点。


成全桥的弹性连接
添加一般连接
添加主梁的边界
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撑
切换到正面视图,窗口选择左下角节点
D-all(开),Rz(开),适用。

窗口选择右下角节点
Dz(开),Rz(开),适用。

添加分配梁的边界
切换到左面视图,窗口选择分配梁右边节点
Dx(开),Dy(开),Ry(开),Rz(开),适用。

释放梁端约束
切换到正面视图
模型>边界条件>释放梁端部约束 类型>相对值 My (j-节点):(开)
选择两片贝雷片连接的左边单元,点击适用。

(这里使用交叉线选择
可以方便的选中所需单元)
5、输入荷载
添加荷载工况
荷载>静力荷载工况,添加自重
荷载>自重>荷载工况名称:(自重)自重系数:z(-1)
点击添加
6、输入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定义横向联系梁组
树形菜单中,切换到组。

结构组,右键>新建(第二项新建)>名称:(横向联系梁组)>添加,关闭
切换到左面视图,窗口选择分配梁
使用拖放功能,定义分配梁为横向联系梁组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荷载/ 移动荷载分析数据/移动荷载规范/china
荷载/ 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道
添加:车道名称(车道)
车道荷载的分布>横向联系梁
横向联系梁组>横向联系梁组
车辆移动方向>往返(开)
偏心距离( -0.45m )
车轮间距(1.8m)
桥梁跨度( 15m )
选择>两点( 162, 228 ) y方向第三根贝雷梁顶部↵
输入车辆荷载
输入数据库中的标准车辆荷载CH-CD。

荷载/ 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车辆
车辆> 添加标准车辆
标准车辆荷载> 规范名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车辆荷载名称>CH-CD↵
荷载/移动荷载数据分析/ 移动荷载工况
荷载工况( 移动工况)
子荷载工况>
车辆组>VL: CH-CD
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 1 )
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 1 )
车道列表>车道选择的车道列表>车道↵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分析/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加载位置>影响线加载
每个线单元上影响线点数量(3)
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开),应力(开)计算选项>反力,位移,内力(全部)(开)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
冲击系数> 规范类型(JTG D60-2004),结构基频方法(用户输入),f[Hz](1.3)↵
7、运行结构分析
分析/ 运行分析
8、查看结果
生成荷载组合
结果>荷载组合
一般>自动生成
选择荷载组合>选择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JTJ021-89)↵
查看位移
结果>位移>位移等值线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MVall:移动
位移>Dz
显示类型>等值线(开);变形(开);图例(开);变形前(开)适用↵
查看轴力
结果>内力>梁单元内力图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CBall:gLCB2)
内力:Fx(开)
等值线(开);图例(开)
适用↵
切换视角到左面,窗口选择中间的贝雷梁,激活,即可显示单根贝雷梁的轴力。

要查看其他构件的时候均可使用此方法。

利用结果表格查看应力
结果>分析结果表格>梁单元>应力
节点或单元>全部(1to780 941to1087)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gLCB1(CB:全部)(开)位置号>i(开);j(开);
确定↵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