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农药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宽、凯恩、福戈、垄歌、艾法迪几种新农药的比较
康宽是杜邦开发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水稻上登记的,主要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对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等;普尊是5%氯虫苯甲酰胺SC(杜邦),在蔬菜上登记的;35%奥德腾是在果树上登记的。
氯虫苯甲酰胺为酰胺类新型内吸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胃毒为主,兼具触杀,对鳞翅目害虫特效。
兼具高渗透性、高传导性、高化学稳定性、高杀虫活性和导致害虫立即停止取食等作用特点。
氯虫苯甲酰胺通过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
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
可导致某些鳞翅目昆虫交配过程紊乱,研究证明其能降低多种夜蛾科害虫的产卵率。
由于该农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药剂能穿过茎部表皮细胞层进入木质部,从而沿木质部传导至未施药的其它部位。
因此在田间作业中,用弥雾或细喷雾喷雾效果更好。
但当气温高、田间蒸发量大时,应选择早上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用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用药液量,也可以更好的增加作物的受药液量和渗透性,有利提高防治效果。
凯恩是杜邦的一个水稻上的产品,成份为15%精茚虫威EC ,登记在水稻稻纵卷叶螟和蔬菜上。
艾法迪是巴斯夫在开发的24%氰氟虫腙SC。
凯恩和艾法迪都是钠离子通道阻碍剂。
昆虫运动,比如要吃东西,它必须由中枢神经发出指令,传到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再通过肌肉运动产生象张嘴,咀嚼等动作。
而昆虫中的钠离子是中枢神经和外围神经传递信号必须依靠的物质,钠离子通过“ 钠离子通道” 将中枢神经的信号传递给运动神经,凯恩和艾法迪这些药剂把这个通道给阻碍了,钠离子就通不过去,中枢神经的信号也就传不到运动神经上去,就不能指挥昆虫运动了。
这样昆虫就处于瘫痪状态,不仅不能活动,嘴巴也不能动,最后在又闷热又饥渴的情况下活活饿死。
这就是这类药剂的作用机理。
(菊酯类农药作用类似,不过不是阻碍钠离子通道,而是将其长期打开引起反复触发而使神经传递不正常)
凯恩和艾法迪这2个产品最大的优点是它们对大龄害虫效果好,如对大龄的卷叶螟。
现在很多药剂防治卷叶螟时都提倡在幼虫3龄以前用药,高龄效果不理想。
而老百姓常常要看到田里水稻的叶片卷了很多卷包时才会去用药,这时卷叶螟实际上已经超过3龄,所以现在老百姓都说卷叶螟难打,说市场上很多药剂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
不是药剂不好,而是用药时间没有掌握好。
凯恩和艾法迪比较突出的缺点就是他们在作物体内的内吸性很差,基本上无传导性。
这样在使用时会造成某些问题。
药液喷到水稻叶片上时是不会被水稻吸进去的,而只是停留在水稻叶片的表面,且基本上限于喷到药剂的叶片的部分表面,没有喷到部分是不会有药液的。
而它们的作用方式又主要是胃毒作用,就是说要卷叶螟吃了水稻的叶片以后,将叶片吃到“胃”里才能发生作用。
那么没有喷到药剂的叶片,卷叶螟吃了以后不会死。
这就要求田间喷药时要非常非常地仔细和周到,最好能喷到每一张叶片。
但是农民用药一般是很粗放的,这样就势必造成很多水稻的叶片没有喷到药液,而没有喷到的叶片照样要被卷叶螟吃掉的,这个时候很可能会产生实际的效果没有预期好。
为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实际中推荐加有机硅,利用有机硅的扩散性可以将药液扩散到水稻整张叶片上,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是二化螟是钻蛀性害虫(所以叫钻心虫),一般农民用药时它们已经钻到水稻的茎秆里面,由于凯恩和艾法迪没有内吸性,而药液一般是很难打到水稻茎秆里面的,所以这些药剂对防治二化螟效果不好。
它们没有内吸传递性,那么新生长出来的叶片里面也是没有药剂的,这些叶片也很容易被害虫为害,所以凯恩和艾法迪持效性比较欠缺(同康宽或氟虫腈等药剂比较),在严重及持续的害虫侵害压力下(卷叶螟常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需第二次施药。
这会大大增加农民的成本。
(这些药剂可都不便宜,凯恩6ml包装零售价6.5元,一亩2包。
)
所以凯恩和艾法迪与康宽、福戈和垄歌这些药剂相比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康宽、福戈和垄歌这些药剂是内吸性药剂,在作物体内能传导,可以从这个组织传到另一个组织内,从而使整个植株都有药剂,这样卷叶螟和二化螟无论吃到那张叶片都有作用。
同样这些药剂的持效性也是比较好的,原因是新长出的叶片内同样会含有药剂,害虫吃了同样是要死掉的。
不过凯恩和艾法迪的速效性比康宽快,特别是艾法迪杀虫的速度是比较迅速的,基本在1-3天内死亡。
而康宽则虫死得很慢,有的说2-3天死虫的,也有说5-7天的,在生产上发现有的虫到10天还未完全死亡,可见其死虫速度之慢。
与艾法迪相比,凯恩的优势可能略微大一点。
原因一是艾法迪在水稻上没有登记而凯恩登记了。
一个在水稻上没有登记的药剂要在水稻上推广需要做很多工作。
杜邦先前有一个茚虫威的产品叫安打,安打对卷叶螟特别是高龄的卷叶螟效果优秀,杜邦也很想把它往水稻上推,但就是推不开。
原因(1)是它没有在水稻上登记,不能得到植保部门的配合。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2)安打包装很小(4ml一包),农民使用的时候很麻烦。
许多农民说,4ml这么一点药剂象几滴眼泪,往喷雾器里加药的时候是加进去了还是没有加进去不知道。
还有安打的剂型为SC,这个SC使用的时候会有一部分药剂要粘在包装袋上,总共只有4ml,在包装袋上粘掉一点可能就变成3ml,这样效果就很难保证了。
所以杜邦关于安打如何稀释进行了很多解释工作,说要先配成母液,要二次稀释,药剂加到喷雾器里后还要将袋子在里面洗一下,用时还要搅拌,反正是很麻烦。
后来,杜邦为了将茚虫威推广到水稻上去,就将剂型改了,做成乳油,这样包装袋里就基本不会有药液粘住了。
又加大了剂量,改为6ml包装,同时将茚虫威改为精茚虫威(就是凯恩,不过农业部登记时成份还是茚虫威),这样就保证了效果。
(安打里面的只含75%活性茚虫威成份,而凯恩里面则是100%活性成份,所以叫精茚虫威。
)同时又花了很多力气在水稻上登记,可见杜邦对凯恩的期望之高和杜邦要抢占水稻杀虫剂的雄心之大。
不过艾法迪的速效性比凯恩要好,因为艾法迪本身就具有杀虫活性,而凯恩必须要害虫将这个药吃到肚子里代谢以后才能转化为活性化合物,这点是艾法迪的一个优势。
艾法迪在康宽、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DG20+20,先正达)和垄歌的夹击下,在凯恩等产品的剧烈竞争中,今年想操作成功需要做很多工作。
艾法迪从对卷叶螟的快速性和对高龄卷叶螟的特效性这2个方面寻找卖点,可能会在推广方面相对轻松些。
垄歌也是一种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化合物。
在南美洲有一种植物叫尼亚那对人畜很毒,但它从来不生虫。
研究发现它里面有一种物质叫做鱼尼丁。
鱼尼丁是一种肌肉毒剂,人中毒以后表现为全身肌肉抽搐紧张,最后象僵尸一样而死亡。
昆虫中毒后导致钙离子无限制地释放,钙是肌肉收缩必须的,人如果缺钙以后常常会抽筋。
昆虫内钙离子无限释放后会导致钙离子的严重缺乏,从而会导致昆虫肌肉无法收缩,就是无法运动,不仅是身体无法运动,而且连嘴巴也无法活动,最后在闷热的田间,饥饿交加,无法动弹,瘫痪而死。
鱼尼丁是一种很好的杀虫剂,但是它对人畜毒性高,通过不懈努力,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类似的药剂,就是垄歌和康宽,对害虫高毒而对人安全。
(当然垄歌和康宽不是鱼尼丁,只是诱导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活化物质,也就是说它们达到类似于鱼尼丁的作用)。
垄歌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发明的,并获得了专利。
它当时的试验代号:NNI—0001,通用名叫做氟虫酰胺,登记时改为氟虫双酰胺,商品名就叫垄歌。
垄歌的发明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早先有一个日本的博士叫Tsuda的发现了一种化合物,既可以杀菌有可以除草。
后来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究这个化合物,无意中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叫做邻苯二甲酰胺类物,这类物质对害虫有全新的作用机理。
这个结果一公开以后,世界上很多大公司如拜耳、杜邦等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良、优化。
日本农药和拜耳终于在1998年发明了垄歌。
垄歌在2008年取得我国农药登记证。
垄歌是氟虫酰胺,康宽叫氯虫酰胺,所有化学结构式中,凡含有氟离子的一般活性都是最高的
(这一点正是导致氟虫腈几乎在全球遭禁的罪魁祸首)。
拜耳为什么推出氟虫腈而不推出氯虫腈,原因就是氟虫腈是同系列里活性最高效果最好的。
按照这样的推理似乎垄歌比康宽活性要高。
但是垄歌的活性与康宽相当。
原因是康宽和垄歌其实不是同一类物质,虽然它们的杀虫机理相同,结构相似,但是的确不是同一类物质。
康宽叫氯虫苯甲酰胺,属于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农药,而垄歌叫氟虫双酰胺,属于邻苯二甲酰胺类农药。
康宽其实是垄歌的改进替代产品,性质与效果与垄歌相当。
垄歌既然含有氟离子,是一种含氟物质,那么它对蜜蜂等有益昆虫和鱼类等水生生物毒性怎样?一般含氟物质虽然它的活性较高,但是含氟离子的杀虫剂一般对水生生物和有益昆虫毒性很大,比如氟铃脲,比如氟虫腈。
很幸运,垄歌对蜜蜂毒性很低,对鲤鱼(水生生物的代表)毒性也很低。
在一般用量下对有益虫没有活性(几乎无毒)。
这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垄歌在水稻等作物上推广,而避免氟虫腈类似的悲剧命运。
垄歌对几乎所有的鳞翅目类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活性,不仅对成虫和幼虫都有优良的活性,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
对水稻二化螟和卷叶螟效果绝对是一流的。
但是垄歌要成为今年的热点很难。
原因是(1)垄歌在水稻上没有登记,只登记在防止小菜蛾和甜菜夜蛾上。
一个没有在我国最主要的作物—水稻上登记的药剂想要成为市场热点,不是一般的难,是相当的难。
(2)是这个药好像是给龙灯经销的(南方)。
龙灯不自己生产垄歌,它上面要受制与日本农药,下面要面对康宽、福戈等产品的竞争,市场操作的灵活性方面会大打折扣。
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垄歌可能会在水稻上登记,到时可能会成为市场热点。
如果垄歌想往水稻上推,必须考虑康宽等竞争产品的价格。
康宽今年的零售价为7元/包,一亩2包,农民亩用药成本为14元。
福戈的定价可能会在比康宽略微高一点,有人估计在8-9元/包左右,也是一亩田2包。
垄歌的零售价据说也定在7元/包(5g包装),一亩田2包。
不过,垄歌给龙灯代理(南方),而龙灯比较注重考虑渠道特别是经销商的利润,可能在市场上操作会更通畅一些。
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三大主要害虫,尤其是迁飞性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近十年来为害日趋严重。
福戈在东南亚产稻国家如印尼、越南等已推广应用,有强胃毒作用和弱触杀作用,内吸传导性强,耐雨水冲刷,杀虫谱广,可高效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象甲等多种害虫。
防效高,对三化螟(枯心、白穗)、纵卷叶螟防效达84%-100%,对飞虱药后20-25天成、若虫密度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不受危害。
增产显著,施药后除了保叶保穗外,福戈还有壮根增绿作用,利于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