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诉讼九步法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件诉讼九步法实现诉讼精细化
最近一段时期,律师界广受关注的诉讼技术莫过于诉讼可视化技术了,从表达来讲,可视化只是表达形式,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更为重要一些。
只有严谨细致的思考才能实现诉讼精细化。
诉讼可视化为表,诉讼精细化为里,表里如一,条分缕析,才是制胜之道。
一、解决什么问题
实现诉讼精细化,需要一套整合的思考工具和操作步骤。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体系和法学教育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和不衔接。
传统的法学方法论以法官为视角,以实体法为主导,赋予了法官过多的查明事实的任务,是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确立了当事人主义。
在民事诉讼法领域,方法论研究本来就不多,同时为了摆脱实体法的影响,希望理论上自成体系,造成了和实体法结合起来讨论不够,处分主义、辩论主义、证明责任、本证、反证和实体法结合起来讨论不够。
事实上,法典的编撰体系也对适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法典是高度抽象之后按照模块化进行组织的,以有限的条文尽可能规整无限可能之现实生活。
而在一个具体案件中,是需要把总则、分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整合在一起考虑的,这就需要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思考方法。
对于律师界来讲,缺乏一套规范、严谨的分析方法也困扰着年轻律师和当事人。
不少律师大咖的佳作以自身办案实践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深度性和专业性足够,但普遍性稍欠,新手律师直接上手的可能是多个领域、但复杂性一般的案件,这就需要一个融合理论与实务,符合一般办案逻辑同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
二、九步法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要件诉讼九步法在以上这些方面进行了融合,以请求权基础分析为先导,以证明责任划分为枢纽,用要件事实论指导诉讼,实现诉讼精细化。
请求权基础方法是一种案例分析方法,而不是案件分析方法。
作为答题者分析了权利已生效、权利未消灭、权利无抗辩、权利无减免责事由等所有情况,并且,案情是出题者假定的,无需收集证据证明。
但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事实是在诉辩对抗中查明的,一方只对自己的事实进行主张,并不需要进行全景式的主张。
另外,如果存在争议,个人需要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
这就需要引入证明责任理论。
证明责任虽然是最后发生作用的,但却是诉讼的指挥棒,指挥着诉前的分析和诉讼的进展。
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决定了主张责任、和提出证据的举证责任。
正是因为事先存在着证明责任的划分,当事人才不得不负担起各自的主张责任。
证明责任的划分是以实体法规范的分类为基础的,实体法规范的构成要件相对应的案件事实就是要件事实,又与要件事实理论相衔接。
民事诉讼以要件事实为基础进行展开,当事人起诉的,首先要在起诉状中列明要件事实,满足主张责任的要求。
被告除提起反诉外,或者对原告请求的要件事实否认进行抗辩,或者提出新的要件事实进行抗辩权的主张。
除去免证事实,在待证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时候,法官根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分配证明责任。
法官最后根据要件事实能否归入做出裁判。
所以,从要件事实角度分析和组织诉讼能够实现诉讼精细化。
三、九步法基本步骤
1、第一阶段:大胆假设
第一步,定事实,律师根据自己对法律知识的前理解,运用历史方法整理陈述的生活事实,对生活事实赋予可能的意义期待,翻译为法言法语言说的法律事实。
第二步,定关系,主要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将整理的法律事实在法律主体之间进行拼图试错,对照着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逐一检讨可能构成的法律关系,实现法律关系部门化、类型化、具体化,初步确定本案的诉讼标的。
第三步,定请求,运用诉讼请求五力模型,从竞合理论、诉的类型、主体选择、诉讼效
果、诉讼策略等方面分析确定“向谁,请求什么”。
2、第二阶段:精细分类
第四步,定规范,从支持该请求的法律效果出发,运用规范理论,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构建适用于本案的请求权基础规范体系和抗辩权规范体系,并进行证明责任意义上的划分,对双方的攻防路线了然于胸,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3、第三阶段小心求证
根据证明责任的分类,对要件事实进行充分性、真实性、妥当性的分析,谋定而后动,根据要件事实分析制定诉讼策略。
第五步,充足性分析,假定前述事实为真实,运用准入法进行分析。
一是分析我方案件事实是否充足满足构成要件的要求,满足主张责任的要求;二是抗辩权事实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我方是否有相应的再抗辩事实,满足穿透对方抗辩的主张要求。
第六步,真实性分析,围绕要件事实收集、整理证据,确保请求权要件事实能够证明,抗辩权要件事实能够有效化解。
第七步,妥当性分析,运用法律论证理论,对规范、事实以及规范与事实的连接进行论证,使法官能够确信支持我方请求是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最优解。
4、第四阶段精准实施
第八步,文书写作,将前述的要件事实分析结果按照诉讼策略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进行加工和整理。
第九步,诉讼活动,围绕要件事实分析表,结合诉讼程序进展,认真准确地分析争点,研讨确定我方的进攻或防守策略,实现我方主张。
四、九步法的特色
1、融合,将实体法、程序法、证据规定相融合,解决了知识割裂,不能融合为一体的问题。
2、适用,以问题为导向,以分析案例时实际的操作思路为主线,将讲授的知识体系整合为法律适用的体系,同时在各个步骤中将管理学的一些工具和思想引入进来,更具操作性。
(案件事实整理表、要件事实分析表、诉讼方案SWOT分析表见附)
3、合理,要件诉讼九步法充分糅合和吸取了历史方法、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准入法等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在案件分析的不同阶段侧重采取最适合本阶段工作任务的方法,从而形成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操作简便的方法,对青年律师和民法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学习九步法不仅仅是掌握了一种案件分析的方法,更获得了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的分析框架,犹如令狐冲的吸星大法,可以以此为基础逐步积累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
犹如革命建立了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点积累,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本课程预计更新10讲。
附表:
这个横向和纵向的划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层推进的,只有在我方证明责任的范围内,达到了证明标准,才有进一步考察反证的必要,只有反证动摇了法官的确信,我方才有进一步提供本证的必要。
只有在第一层对本证确信了,才有在下一层进行考察的必要。
3、诉讼方案SWOT分析表
对于swot定义如下,从请求规范和事实、证据的对比看,分为优势和劣势,优势为满足方面,劣势为不足方面。
从对方的证据和事实,分为机会和威胁,机会为对方抗辩权和否认的不利因素,威胁为抗辩和否认的强有力因素,从而综合分析我方主张的胜诉可能性。
对于swot定义如下,从请求规范和事实、证据的对比看,分为优势和劣势,优势为满足方面,劣势为不足方面。
从对方的证据和事实,分为机会和威胁,机会为对方抗辩权和否认的不利因素,威胁为抗辩和否认的强有力因素,从而综合分析我方主张的胜诉可能性。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优势与劣势分析(SW),
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对我方主张的要件事实和证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该方案的我方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部分为机会和威胁分析(OT):对对方可能掌握的要件事实和证据进行预判,分析该方案下,我方可能具有的机会和威胁。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
利的、要避开的东西,要根据分析充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抗辩策略,并对此提出应对方案。
如果分析结果绝大部分落在SO象限内,请求满足,抗辩无力,那么该方案可行性较大,但也需要考虑对方抗辩。
如果分析结果大部分在wo象限内,请求不足、抗辩无力;st象限内,请求满足、抗辩有力,这样的话,胜败在两可之间,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做好应对,不能仓促决定。
如果分析结果绝大部分在WT象限内,请求不足、抗辩有力,那么就不应贸然起诉。
如果客户坚持,应将其中的风险充分提示并书面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