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误诊为心衰1例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误诊为心衰1例报告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心衰
患者女性、69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2月,加重半月入院。

2月来患者原因不明开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减轻,无胸痛,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等,未就诊。

病情逐渐加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半月前患者稍动既喘,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食欲减退,腹胀、尿少,双下肢水肿。

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冠心病、心衰,给予减轻心脏负荷,强心利尿治疗效果欠佳,转来我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在150~160/80~90 mm Hg。

3个月前曾因出现头晕、右侧眼睑下垂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脑血栓,给予抗凝、及针灸治疗后好转。

入院时查体: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轮椅推入病房,血压15/80 mm Hg,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对称,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右肺下野呼吸音低,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无明显压痛,肠鸣音正常存在。

神经系统体征阴性。

心电图提示V1V3导联呈QS型,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包少量积液,胸部CT未见异常。

急查心肌酶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肝肾功、血糖、血脂正常。

初步诊断: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

入院后给予减轻心脏负荷,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无改善,期间患者一直诉乏力,头晕,抬头困难,一直端坐位休息。

入院第5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减慢,心率减慢,神志不清,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兴奋剂即强心剂等,患者逐渐恢复神智。

结合患者入院后表现及既往病史,考虑患者存在其他系统疾病,请全院专家会诊,考虑患者为重症肌无力可能,查肌电图及相关指标最后确诊为重症肌无力转神经科治疗。

最后诊断:重症肌无力、高血压炳
2 讨论
“重症肌无力症”是一种肌肉方面自体免疫的疾病,它表现出来的特征,为各种不同程度及不同部位的肌肉无力。

造成这个疾病和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神经和肌肉之间电生理冲动的传递有缺陷所造成。

此病的严重度时时刻刻,日日月月或年年都可能起伏。

过去不少患者死于食物哽噎或呼吸衰竭。

近年来治疗上有很大的突破,如血浆置换术,以及一些免疫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本例患者入院时症状极易与心衰混淆,其似乎具有典型的心衰症状,如劳累后胸闷不适,逐渐加重,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但仔细回顾病史及入院后表现不难发现本患者其实是重症肌无力导致呼吸衰竭,导致本病误诊的原因:①医生的思维定式,按心内科医生思维去理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而患者恰好有些表现类似心衰。

②不能仔细询问病史,查体不仔细,不能系统的去分析患者的病情,患者出现胸闷不适前有眼睑下垂现象,但因已缓解未重视,患者入院后有诉抬头无力,误以为心衰导致全身不适,未进一步深究。

③重症肌无力发病较隐匿,非专业医生接触较少,经验不足,碰到此类病例,考虑欠全面。

重症肌无力发病率为05~5/10万人口[1]。

可有多种临床表现,易被误诊,导致病情延误,病情加重。

万顺伦等[2]报道老年人重症肌无力误诊为心脑血管病的概率为25%。

张勇等[3]报道32例重症肌无力误诊11例,误诊率达344%,薛玉红等[4]对52例老年重症肌无力进行了分析,误诊12例,误诊率231%。

因此重症肌无力在临床上易导致误诊,应引起各科医师注意。

参考文献
[1]吕传真重症肌无力与肌无力综合征//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81882.
[2]万顺伦,王炳旭,丛志强老年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2):85.
[3]张勇,徐爱敏,孙海荣,等重症肌无力11例误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1,14(2):104105.
[4]薛玉红,李长凤老年重症肌无力52例临床分析.宁夏医学杂志,31(7):6166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