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要点
• 根据病人有持续性发热或反复的感染、 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感、 脾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特征;外周血象 中白细胞计数增加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 胞;骨髓象中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 占全部有核细胞的30%以上,一般可作 出诊断。但还需根据形态学、细胞化学、 免疫学、染色体及基因检查等,确定白 血病的类型。
窗通风,定期空气消毒,墙壁、地面,床头柜等每天用 消毒剂擦洗,限制探视人数及次数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 方或与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 自我保护,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者,可采取保护 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无菌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3、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按时刷牙,督促患者饭前、
三 、出血预防及护理
4、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 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 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三 、出血预防及护理
5、头面部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 应卧床休息,避免揉搓眼睛,按医嘱给 予及时治疗。
三、出血预防及护理
7、遵医嘱对病人进行多次血液、分泌物、排泄
物的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 的抗生素。
二、贫血的护理
1、严重时卧床休息, 限制活动,避免突 然改变体位后发生 晕厥,注意安全。 2、贫血伴有心悸气促 的患者可给予吸氧。
二、贫血的护理
3、给予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食物, 如瘦肉、猪肝、豆类、 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 Pc﹤50×109/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 时间,严重出血或pc﹤20×109/L应绝 对卧床休息。
三 、出血预防及护理
1、皮肤出血预防及护理: ⑴保持床单平整,无碎屑,被褥衣裤轻软,内衣宽松。 ⑵避免肢体的碰撞和外伤。 ⑶沐浴或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皮肤,擦洗时要用刺激 性小的肥皂。 ⑷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⑸各种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各种穿刺尽量一 次成功,静脉注射时,应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扎压脉带不易 过紧和时间过长。 ⑹注射和穿刺部位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直至抬起棉签无出血为止, 注射或穿刺部位交替使用,以防血肿形成。
抗白血病治疗
⑴.治疗策略: • ① 诱导缓解:以迅速达到CR(症状体征消失;外周 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骨髓象中相关系列 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5%.) • ② 缓解后治疗:巩固强化、维持治疗 • 目的:以争取长期无病生存和痊愈; • 原因:CR仅是幼稚细胞≤5%,并不代表治愈;
抗白血病治疗
发热
• (1)继发感染:是导致白血病人死亡最常见 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甚至超高热, 可伴畏寒、寒战及出汗等。感染的原因:①正 常粒细胞缺乏或功能缺陷②化疗药物及糖皮质 激素的应用,促使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③ 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及化疗药物的应用,造成消 化道与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④各种穿刺或插管 留置时间长
发热
感染可以发生与机体的任何部位,但以口腔黏膜、牙龈、咽峡最为常见, 其次是呼吸道及肛周皮肤等。局部表象为炎症、溃疡、坏死或脓肿形成,
严重者可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发热
(2)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的高代谢 状态及其内源性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关。 表现为持续低至中度发热,可有高热。 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化疗药物可使 病人体温下降。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1、皮肤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全身皮 肤清洁,干燥,勤沐浴、更衣和更换床 上用品。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肌 肉、静脉内等各种损伤性穿刺时,局部 要严格消毒。女病人要特别注意会阴部 清洁卫生,适当增加局部皮肤的清洗。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2、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
白血病
冯秀香
疾病概述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俗称血癌。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 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 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 能受抑制。临床以进行性的贫血、持续发热或 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等为表现,外 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
实验室检查
2. 骨髓像: 增生极度活跃,主要为白血病细胞,有裂孔 现象,细胞形态有异 常; 原始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 ≥30%可确诊; ※低增生性AL:增生低下,但原始细胞≥30%; ※Auer小体仅见于ANLL,常见于M3。 3. 细胞化学:急粒时MPO及NAP阳性, 急淋时PAS阳性。 4. 免疫学检查:急淋时CD20阳性,急非淋时MPO阳性。 5. 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6.粒-单系祖细胞半固体培养: 7. 血液生化改变:尿酸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
6、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颅内出血的先兆症状及应对措施,
血小板<20×109/L时,绝对卧床休息,头部制 动,生活由他人照顾,避免情绪激动、咳嗽、便秘 等不利因素的出现,一旦有上述症状,立即解除。 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应做好以下护理: ⑴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⑵随时洗出呕吐物及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⑶吸氧。 ⑷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 物,输注成分血。 ⑸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 ⑹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治疗要点
• 1.一般治疗: • ①紧急处理高WBC血症:单采、化疗、水化等。 • ②防治感染:强力抗菌素、刺激因子等。 • ③成分输血:预防严重出血,纠正贫血等。 • ④防治尿酸性肾病:水化,碱化尿液,别嘌呤醇。 • ⑤维持营养,对症支持。
治疗要点
2.抗白血病治疗:仍是目前主要措施 目的:杀灭大量白血病细胞、解除受浸组织症状、恢复造血 功能、提高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争取治愈 化疗原则: ①早期:一旦确诊尽快化疗; ②联合:使用细胞周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联合以协 作用、提高疗效; ③充分:使用最大耐受量; ④间歇:有利于机体造血恢复,同时使休止期白血病细胞进入增 殖期以利杀灭 ⑤持续:CR后需巩固强化治疗,以防复发、 长生存期
临床表现
• 3.出血 几乎所有的急性白血病病人。主 要原因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感染 以及细菌毒素对血管的损伤。M3型易致 DIC引起广泛严重出血,是急性白血病中 出血倾向最为严重的一种。
出血
• 以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 女性病人月经过多或持续阴道出血较常 见。
分类
根据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分:
①.急淋:L1型:以小细胞为主 L2型:以大细胞为主 L3型:细胞大小均匀 ②.急非淋:共分8型:M0—M7
分类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粒未分化型:原粒≥90% M2:急粒部分分化型:原粒占30-89%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30%
M4:急粒-单:原始非红系>30%,单核>20% M5:急单:原幼及成熟单核≥80%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30%
饭后、睡前、晨起用漱口水漱口,厌氧菌感染用过 氧化氢溶液漱口,真菌感染用碳酸氢钠漱口,制霉 菌素含化,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涂锡类散,生理盐 水+维生素B12+庆大霉素+普通胰岛素+利多卡因含 漱。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4、肛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睡前、便后 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 15-20分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排便而诱发肛裂,从而增加局部感染的 几率。
• ⑵.ALL的治疗: • VP:VCR+P(长春新碱+泼尼松) ※鞘注防治CNSL。 • • ⑶.AML的治疗: • DA: DNR+Ara-C(柔红霉素+阿糖胞 苷) • APL的治疗:维A酸、砷剂和联合化疗
护理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二、贫血的护理 三、出血的以防及护理 四、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分类
2.按白细胞计数分类 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WBC>10×10 9/L 高白细胞性白细胞:WBC>100×10 9/L 白细胞不增多性白细胞:WBC≤10×10 9/L
病因
• 病毒因素: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可引起成人 T细胞白血病; • 化学因素:苯及其衍生物、抗肿瘤药物如环磷 酰胺 依托泊苷 • 放射因素:X射线电离辐射等。白血病的发生 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日本的广岛、长 崎发生原子弹爆炸后,受辐射地区比不受辐射 地区高17——30倍。
分类
1.按病程和白血病细胞的成熟度分类 •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进展快,病程短,仅为 数月(<半年)。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 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为主。 • 慢性白血病:起病缓,进展慢,病程长,可达 数年(>1年)。细胞分化停滞在交晚阶段,骨 髓和外周血中多以较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
临床表现
• (5)睾丸:仅仅次于CNSL的髓外复发根源, 可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男性小儿急淋 多见 • (6)其它个系统: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 泌尿生殖道等及电解质异常。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大多数白细胞升高,晚期更显著,可达10万以上,为 高白血性;少数可正常或减少,可达1千以下,为非白 血性,前者外周血中可找到原始幼稚细胞。 可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有幼红。 大多血小板减少,晚期极度减少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5 、 高热患者执行高热
护理常规
⑴降温 (但要避免乙醇擦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 ⑵补充营养和水分、 ⑶促进舒适(休息、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 物 )
⑷病情观察 ⑸心理护理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
术操作,防止各种医源性感染。
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二、贫血的护理
• 4、注意观察贫血的症状如面色、睑结膜、 口唇、加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 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 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 心脏病的症状。
二、贫血的护理
5、必要时给予输血,输血时做好查对工作,给重度贫血 者输血时速度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三 、出血预防及护理
临床表现
• 4.器官和组织的浸润 ①肝脾淋巴结肿大:所有类型白血病均可导致,不 同类型导致肿大的程度不同。 ②骨、关节疼痛:如胸骨压痛;骨关节疼痛以儿 童多见;骨髓坏死时剧痛 ③口腔及皮肤:可致牙龈增生肿胀,呈海绵状,有 出血及明显牙痛;亦可有皮肤粒细胞浸润或皮肤 溃疡。
临床表现
• (4)CNS白血病:因为化疗药物难以 透过血脑 屏障,可发生于各期,缓解期多 见,以ALL 最 常见,儿童尤甚;轻者头 痛、头晕重者可有呕吐、视力模糊、颈 项强直、抽搐及昏迷,脑脊液检查可确 诊
M6:急性红白血病:幼红≥50%,非红原始≥30%
临床表现
• 1.贫血 常为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贫血 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 与干扰,造成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此外,无 效红细胞的生成、溶血、出血及抗白血病药物 如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的应用等也是影响因素。
临床表现
• 2.发热 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多由继 发感染所致,但白血病细胞也能引起发热,即 肿瘤性发热。
病因
• 遗传因素:家族性白血病占白血病的7‰,同 卵双生同患白血病的机率较其他人群高3倍 • 其他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等最终可能发生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 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 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 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三 、出血预防及护理
2、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
⑴保持室内湿度50%-60%,以防鼻粘膜干燥, 鼻腔干燥时可给石蜡油或薄荷油滴鼻,勿用力 抠鼻。 ⑵鼻腔少量出血时,鼻局部冷敷,用1:1000 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
⑶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
三、出血预防及护理
3、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 ⑴保持口腔卫生,定时漱口水漱口,用软毛刷刷 牙,牙龈出血时应避免刷牙,可用生理压水 棉球擦拭,保持口腔清洁。 ⑵忌用牙签剔牙,避免食用带刺、带骨头的食物, 细嚼慢咽。 ⑶出血时用0.1%肾上腺棉球压迫止血,也可局 部涂抹凝血酶或云南白药,也可凝血酶漱口 水含淑止血。 ⑷石蜡油涂抹嘴唇,可防干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