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注射猪瘟疫苗后副反应及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注射猪瘟疫苗后副反应及控制措施
作者:陆嘉俊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2期
陆嘉俊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动物防疫站,苏州 215614)
摘要:猪瘟是一种强制免疫疾病,对应的疫苗是由政府统一采购,但过分依赖疫苗的注射,并不能治本。
因此,政府及动物防疫站必须重视猪瘟疫苗的副反应,执行强制免疫程序,将养
殖业的经济损失降低至最小化。
该文就针对猪注射猪瘟疫苗后的副反应及控制措施展开全方位
探讨,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猪瘟疫苗;副反应;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55
0 引言
猪瘟又称猪霍乱,是一种急性和慢性的传染病。
该病在发生并传染后,呈现出的破坏性巨大,并且传染的范围也会迅速扩大,直接对养殖业的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目前,江苏省
张家港市凤凰镇动物防疫站积极应对猪瘟疾病,虽然研制出疫苗能缓解猪瘟的扩散,但其副反
应仍不可忽略。
1 猪瘟疫苗副反应
1.1 过敏性反应
对于体质较差和易过敏的猪,在注射猪瘟疫苗后,会产生相对性的过敏性症状,且这种症
状是即注即发,主要展现的临床症状为猪站姿易倒、四肢无力、口吐白沫及呼吸困难等,若不
采取相关的抢救措施,会造成猪过敏性死亡,可能会为养殖场带来经济的损失。
1.2 生长停滞反应
猪瘟疫苗的种类繁复众多,如猪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副伤寒疫苗后,会出现猪身发热、皮
肤红肿及食欲衰退等现象,甚至在这段期间内猪的生长出现停滞的反应。
若妊娠母猪接种这2
种疫苗,会因疫苗副作用较大,造成母猪的流产现象发生。
若猪本身患轻微的疾病后接种这2
种疫苗,会加重其疾病的病情,即便度过此段免疫期,其受应激反应也会相对减弱,造成免疫
系统的受损、减少猪的抵抗力。
相对于外部感染,其内部的细菌感染对猪造成的伤害更为致命,如典型的链球菌、巴氏杆菌等[1]。
1.3 加速死亡反应
猪注射疫苗的本质目的是预防猪瘟,让猪的体内产生对应的抗体。
猪瘟疫苗也是一种特殊
的猪瘟病毒,只是其毒性并不强烈。
若猪感染猪瘟,其体内已包含猪瘟病毒,再进行猪瘟疫苗
的注射,会加剧猪的死亡时间。
因此,猪在感染猪瘟后,必须用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进行处理,否则会像猪瘟疫苗一样,产生不可挽回的副反应。
2 产生副反应的原因
2.1 疫苗质量问题
若猪不存有过敏体质或者抵抗力差的问题,在注射猪瘟疫苗后,都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副作用,而出现此类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疫苗的质量存有疑问或这些疫苗受到污染而被破坏。
此类
问题的出现,可能是在生产中研发疫苗的数据出现了错误,造成疫苗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在
生产中,其猪瘟疫苗的生产和流水问题,其选料选取的优劣也会导造成疫苗的质量出现偏差,
还有可能是在封存疫苗时,并未按严格的密封置阴要求存放,造成疫苗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进
而受到感染。
2.2 疫苗刺激性
疫苗中存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在猪接种活性疫苗后,会形成散毒,导致周围的环境会受到
相应的污染。
在接种中,疫苗佐剂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对猪体会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这为今
后的猪体免疫系统带来一定损伤,降低猪体本身的抗病能力。
另外,猪所居住的环境也会影响
猪本身的体质,加上刺激性的疫苗,更会对猪体造成巨大的伤害[2]。
3 措施
3.1 提高饲养环境,做好管理工作
猪圈是防治猪瘟的第一场所,只有让猪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生活,才能增强猪的身体机能,加强抵抗能力,有效降低猪瘟的发病率,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养殖人员应做好相关管理
工作,做好猪圈每个角落的消毒情况;同时,在猪圈附近设置隔离区,及时将带病猪与健康猪
进行隔离。
养猪场在进行免疫前,养殖人员必须先对猪病进行状况检测,根据每头猪的自身生长情况
科学接种疫苗。
由于注射疫苗会对猪产生刺激,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和免疫效果,因此,在接
种时猪饲料中加入定量的电解多维,以维持猪的正常生理指标。
抗菌等药物禁止饲喂,以免造
成不良后果。
而猪仔在出生后会继承母源抗体,自身的抵抗力会处于健康水平,不需过早的注
射猪瘟疫苗[3]。
3.2 加强猪抗体实时检测
为保证动物防疫站能有针对性的实施疫苗接种工作,必须对当地猪群实时检测,避免盲目
接种的现象发生。
因此,江苏省张家港凤凰镇动物防疫站等站点,由于处于乡镇地段,在技术
设备方面并没有城市中的先进,但也存在优良的方式对猪抗体进行检测。
动物防疫站可采取定
期采样的方法,并将血样保存完好后送至张家港市的畜牧兽医站,利用ELISA实验检测抗体滴
度对猪血样进行化验。
若化验后的结果显示猪的抗体与正常指标不匹配,则当地动物防疫站必
须对相关养殖场进行补免。
通过该方法的科学使用,不仅节省动物防疫站和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更能准确地获取数据,进而帮助江苏省乡镇地区的养殖场有效避免猪瘟疫苗所带来的副
反应,促进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3.3 准备抗过敏医疗药物
猪在接受疫苗的接种时,虽然大部分都能接受疫苗的注射,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也存在
个别对疫苗过敏的猪。
因此,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接种疫苗时应准备一些抗过敏性的药物,防止因疫苗而产生副作用,如肾上腺素、抗组织胺药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
猪在接种
抗过敏性药物后,应放在干净的猪栏中,待其身体恢复后再进行疫苗的注射工作。
对于已患病
的猪,虽然接受了疫苗接种,但不可直接放入猪圈中,必须放在隔离区经行抗体的检查,若在
一定期间内能恢复,便可放回,否则进行其他方式处理[4]。
3.4 加强疫苗监测工作
接种疫苗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猪产生副反应的重要因素,若疫苗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并与
其中的相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难免会对猪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研制中,若相关数据出现
偏差,也对最后疫苗的作用产生负面效果。
因此,防疫站在进行疫苗的配制时,必须对相关数
据进行多次的校对,只有在完全吻合下才能进行下一步任务;若出现偏差甚至不匹配时,要及
时停止,做到责任到人,避免下一阶段的研制出现影响。
疫苗在研制成功后进行封装,必须在
干净无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尽量避免与空气的过多接触,防止化学反应的产生。
最后,疫苗应
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储存,确保不被阳光所照射而影响其效果。
4 结束语
江苏省防疫站在猪瘟疫苗的副反应控制方面已引起重视,近年的数据显示其效果显著。
虽
然猪注射猪瘟疫苗能起到表面的控制,但没有科学、合理的注射方案,只会加剧副反应的发生。
因此,相关防疫站应根据上述几点控制措施,加强猪圈环境、疫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兴安.猪注射猪瘟疫苗后的副反应及控制措施[J].当代畜牧,2016(35):98-99.
[2] 苗海燕.猪注射猪瘟疫苗后的副反应及处理措施[J].当代畜牧,2018(23):47-48.
[3] 石军,蒲亮,钟晓霞,等.仔猪注射猪瘟疫苗的过敏反应及救治措施探究[J].中兽医学杂志,2015(7):69.
[4] 刘宇林,赵曦,陈胜,等.一例猪瘟强制免疫副反应事故处理及应对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