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作者毛毓伟
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全面发展,各种新型金融工具陆续面世。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以来,迅速向全球扩展。

但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从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证券化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所遇到的现状问题几方面对其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在金融改革形势下所探索出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它与传统的贷款方式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创新的一个新起点,它所带来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但是,由于我国特殊因素的影响,资产证券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一、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
早在1983年我国就有人开始介绍西方的资产证券化技术,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探索研究的热潮才开始在中国兴起。

1992年三亚地产的投资证券、走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

1996年8月,为了建设广深珠高速公路,珠海在国外发行了2亿美元债券,这是国内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化标准运作的离岸资产证券化案例。

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成为住房贷款证券化试点单位,标志着资产证券化被政府认可。

201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及之后财政部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银监会颁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为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化运行创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