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试题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制卷人:打自企; 成别使; 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 春壹阑; 各厅……
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写上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在寒冷的冬天,地面上会出现白霜,这是
凝华现象
C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D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2. 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
的是〔 〕
3.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挪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
些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4.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当物体距焦点5 cm 时,那么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
A 、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B 、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 、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一定是放大的像
5. 以下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铅笔在水面处“折
断〞
B.人在阳光下的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豹子在水中的倒影
6. 燕湖公园为美丽的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白云〞B.游客的影子 C.水中的游鱼 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7. 以下描绘的四种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 B.潭清疑水浅 C.水中倒影 D.立竿见影
8.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以下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间隔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9. 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光阴屏上能成一明晰的像,假设“取下〞远视眼镜,
为使光屏上的像明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
A、蜡烛靠近透镜
B、光屏靠近透镜
C、光屏远离透镜
D、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10.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展比照.下面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假设镜头的焦距为10cm,人脸到镜头的间隔应大于20cm 11.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选择图下的
〔 〕
12.如图12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 处时,在另一侧距
凸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明晰像,假设保持物
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明晰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 .使光屏远离透镜
B .使光屏靠近透镜
C .使光屏向上挪动
D .使光屏向下挪动
13.HY 小冬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
图13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明晰的像〔未画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C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取走光屏,那么凸透镜不成像
14.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
的“倒影〞,如图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C .“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D .假设王亚平距水球间隔 变远,“倒影〞会变大
15.如图15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间隔 为26㎝时,
图14 图15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明晰缩小的实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B.固定蜡烛和光屏,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明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明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明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每图2分,一共46分〕
16.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其中红、、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17.小杨同学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画出了冰熔化时
温度随时间是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可知,冰的熔点为℃,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假如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
18.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9.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早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
用的“B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
家用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
来控制电视机,臭氧层能吸收大量,防止地球生物受到伤害,被誉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0.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清溪河边漫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形成的 (虚/实)像,而水中的“云〞那么是光的形成的 (虚/实)像.
2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那么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假设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22.人的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一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选填“会聚〞或者“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使人产生视觉。
小明同学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处的物体,教师告诉他可能患上了〔填“近视〞或者“远视〞〕眼,需要佩戴透镜矫正。
近视眼是晶状体对光的偏折才能变〔选填“强〞或者“弱〞〕,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选填“前〞或者“后〞〕方.
23.夏季鲜花盛开,小刚想用照相机拍摄鲜花。
假设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10cm,那么照相机的镜头到鲜花的间隔应。
假设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填“靠近〞或者“远离〞〕鲜花。
2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1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者“缩小〞〕,像到透镜的间隔 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选填“放大镜〞或者“投影仪〞或者“照相机〞〕.
25.3D电影具有三维立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间隔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放映电影时,电影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间隔应〔“大于2倍焦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放映电影时,射在银幕上的光发生的是〔“漫〞/“镜面〞〕反射,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像。
26.如图,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27.如下图,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第26题图第27题图
28.作出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画出
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9.在一个枯槁的井底正HY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
所示。
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假设青蛙仍在原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
请你在图(b)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
来。
30. 如下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射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1〕平面镜的位置;〔2〕标出镜面与程度方向的夹角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一共24分〕
31.(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
个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
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
〔1〕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
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当入射光线越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填“靠近〞或者“远离〞〕法线。
〔2〕假如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说明: . 〔3〕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 .
32.
(4
分)HY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如下图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明晰的
像。
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
〔1〕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者“发散〞〕
作用。
上面右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选填“A 〞或者
“B 〞〕。
〔2〕他们想再次得到明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者“右〞〕
调,或者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者“右〞〕调。
33.(4分)小马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右表中是她测出的数据,根据实验
现象和表中数据,她得出了如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
射角r 小于入射角i .
〔1〕你认为小洋的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答: 〔可靠/不可靠〕。
理由: .
〔2〕假设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 折射角,光的传播速度
将 。
34.(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一样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入射角i 51° 折射角r 31° A B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
明的特点,便于。
〔2〕选取一样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拟像和物体
的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蜡烛〔选填“点燃〞或者“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挪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似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者“虚〞〕像。
〔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如图乙〕,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
距为 cm。
35.(7分)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明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HY,应把凸透镜向〔选填“上〞或者“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光阴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明晰的像,应把光屏向挪动〔填“左〞或者“右〞〕,这次成的是立、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选填“实〞或者“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从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者“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
〔4〕假如用遮光板将凸透镜的上半局部遮住,那么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选填“亮度〞或者“完好性〞〕将受到影响。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
答题卷请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左上角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3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每图2分,一共46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第26题图第27题图第28题图29. 30.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一共24分〕
31.〔1〕;
〔2〕;〔3〕.32.〔1〕,;〔2〕,。
33.〔1〕;。
〔2〕,。
34.〔1〕〔2〕〔3〕,
〔4〕〔5〕
35.〔1〕〔2〕,,
〔3〕,〔4〕
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
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