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滚翻》含反思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滚翻》含反思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快乐运动》第四章“翻滚与滚动”,主要内容为滚翻动作的练习。

通过学习滚翻,使幼儿在增强上肢、腰腹、背部力量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掌握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独立完成滚翻动作。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活动中的配合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面对挑战的勇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滚翻动作的分解练习,以及整个动作的连贯完成。

难点:保持身体协调性,顺利完成滚翻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教学视频、音乐播放设备、平衡木、软垫。

2. 学具:瑜伽垫、护具。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小猴滚翻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猴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滚翻的兴趣。

2. 分解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分解动作讲解:教师分别讲解滚翻动作的预备、起翻、滚翻、收尾四个阶段。

(2)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滚翻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3. 幼儿练习(10分钟)
(1)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幼儿在瑜伽垫上练习,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2)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个人练习:每个幼儿在瑜伽垫上独立完成滚翻动作,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练习:所有幼儿排成一排,依次完成滚翻动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游戏环节(5分钟)
安排“小猴翻跟头”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滚翻动作。

六、板书设计
1. 滚翻
2. 内容:
预备: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耳朵两侧,低头含胸。

起翻:用力向前推手,同时向后倒,使身体向前翻滚。

滚翻:保持身体协调,脚尖向上,顺利完成滚翻。

收尾:双手撑地,双脚落地,站起。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录制幼儿完成滚翻动作的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教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幼儿掌握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动作掌握情况,及
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翻滚动作,如前滚翻、后滚翻等,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和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分解动作讲解与示范
2. 幼儿练习中的巡回指导
3. 游戏环节的设计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分解动作讲解与示范
1. 语言表达:使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以便幼儿能够快
速掌握动作要领。

2. 示范动作:动作规范、流畅,注意展示每个阶段的关键动作,
如起翻时的手部推力、滚翻时的身体协调等。

3. 示范位置: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示范,确保所有幼儿都能清晰
看到示范动作。

4. 示范次数: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示范次数,以加深
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二、幼儿练习中的巡回指导
1. 观察角度:从不同角度观察幼儿的动作,以便发现并纠正不规
范的动作。

2. 指导方式:采用鼓励、示范、手把手教学等多种方式,针对不
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指导。

3. 关注个体差异:注意每个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进度,针对性
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4. 激发兴趣:在指导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绪,适时给予表扬和
鼓励,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环节的设计
1. 游戏目标:游戏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
滚翻动作的掌握。

2. 游戏难度: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运动能力,设置适当难度的游戏,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3. 安全保障:在游戏过程中,确保场地、器材安全,避免发生意
外事故。

4. 参与度:鼓励全体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1. 作业设计:作业应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能够引导幼儿在家庭
环境中巩固所学动作。

(1)作业内容:录制幼儿完成滚翻动作的视频,可以让家长
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

(2)作业评价:教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幼儿掌握情况,给
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2. 课后反思:
(1)教学内容:反思本次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
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教学方法:反思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评估幼儿对滚翻动作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语调亲切、热情,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过于紧凑或拖沓。

2. 实践情景引入和游戏环节时间适当延长,以增强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有趣的小猴滚翻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对滚翻动作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动作难度较大,需要适当调整。

2. 添加更多趣味性元素,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1. 采用分解动作讲解与示范、巡回指导等方法,有助于幼儿掌握滚翻动作。

2. 在实践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和游戏环节的设计较成功,幼儿参与度高。

2. 在幼儿练习环节,注意关注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效果
1. 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滚翻动作的基本要领,但部分幼儿在动作连贯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反思,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改进措施
1. 针对幼儿在动作掌握方面的不足,适当增加练习时间和指导力度。

2. 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更多游戏元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课后练习,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