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滁州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7八下·宜兴期中) 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
B . “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次声波
C . 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 . “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
2. (2分)(2017·哈尔滨) 汽车已成为我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汽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B . 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
C . 汽车的广泛使用,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D . 为了行驶的安全性,汽车要限速行驶
3. (2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
B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
D .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4. (2分) (2018八上·长沙月考) 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8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A . 50m/s
B . 100m/s
C . 200m/s
D . 400m/s
5. (2分)“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清江两岸的美景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旅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 倒影——平面镜成像
C .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 摄影——光的反射
6. (2分) (2017八上·抚州期末) 小宇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冰是非晶体
B . 冰的熔点是10℃
C .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D .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7. (2分)(2017·南岸模拟) 甲、乙两溢水杯放在实验桌上,分别盛满水和酒精,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m3 .将密度为0.9×103kg/m3的小球M轻轻放入甲溢水杯的水中,小球M静止时从甲溢水杯中溢出9g的水;将小球M轻轻放入乙溢水杯的酒精中,小球M静止时从乙溢水杯中溢出的酒精为()
A . 7.2g
B . 8g
C . 9g
D . 10g
8. (2分)(2018·河南模拟) 一平面镜如图所示放置,镜面与水平面夹角45°。
一个小球沿着水平面向着镜面减速运动,下列关于小球的像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 . 沿镜面向下减速运动
B . 沿竖直向下方向减速运动
C . 垂直镜面加速运动
D . 垂直镜面减速运动
9. (2分)(2018·安徽模拟) 下列关于九年级学生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8km/h
B . 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2000Pa
C . 正常爬楼梯时功率约为60W
D . 若人体电阻约为1000Ω,则对人体来说的安全电流约为0.22A
10. (2分)某种高分子材料的密度为ρ ,且ρ酒精<ρ <ρ水。
取一块这种材料的样品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止后溢出99g水;将其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静止后溢出了88g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 m3 ,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A . 0.85×103kg/ m3
B . 0.88×103kg/ m3
C . 0.90×103kg/ m3
D . 0.99×103kg/ m3
二、填空题 (共15题;共39分)
11. (2分) (2016八上·临清期中) 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12. (3分) (2020八上·高州期末) 音乐厅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
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 (2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凹透镜的________.对着凹透镜异侧________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14. (2分) (2017九下·江阴期中)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_______发生变化.
15.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所示的标志牌,芦台32km表示________,司机最快要________h到达芦台.
16. (1分) (2017九下·江阴期中)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³kg/m³,酒精的密度是0.8×10³kg/m³,则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³。
17. (3分) (2017八上·威海期中) 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光线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__°.空气在界面的________侧。
18. (2分)“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发热退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如图所示,退烧贴中的水分通过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体表热量,可以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一股清新的薄荷香味,这是由于________.
19. (2分) (2020八上·蜀山期末) 两个实心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0. (5分) (2019八下·兰州月考) 如图,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请根据凸透镜的特性,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的光心O点及右侧焦点F点的位置。
21. (5分)如图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与反射角。
22. (3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上图中a、b所示。
则图中________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 ℃。
(3)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 (变大、不变或变小)
23. (2分)(2019·城中模拟)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选填
(“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又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4. (2分) (2020八上·北京月考) 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0.8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1s,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25. (3分)(2017·建湖模拟) 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石块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 ,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
三、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
26. (5分) (2018八上·秦都期中) 解放军某部的一列长50m的队伍,正以2.5m/s的速度经过一座长100m 的大桥,首长让通讯员计算出部队过桥总共用的时间,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
27. (10分) (2019九上·北部湾月考) 小明家有一电热水壶,铭牌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
小明按额定容量装水,测量出水的初温为20℃
产品名称电热水壶型号K-8502
额定功率1500W额定容量 1.5L
请你帮小明计算:
(1)该壶水的质量;
(2)该壶水温度升高50℃时,水吸收的热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5题;共39分)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三、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
答案:26-1、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