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港潟湖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沼的变迁
![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沼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58a184d149649b6648d74720.png)
湿地的变迁本章所述的湿地,指广义上的湿地,包括天然湿地的湖泊、沼泽、滩涂等,也包括人工筑造的池塘、水库。
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没有“湿地”名词的提出,但对于河流、湖泊、水系的记载由来已久,从《山经》到《禹贡》再到《水经注》,历朝历代对于河川湖沼均有文献记载,但有些由于时间久远,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可细考。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通县,向南行,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至杭州市西接钱塘江,沿线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江、河水系;串通南旺、蜀山、南阳、独山、微山、高邮、太湖等大、小湖泊68个,并建有江都、淮安及大、小渠道460余处。
全长1794公里。
跨度广泛,沿线的湿地形态,在历史时期经历了沧桑巨变。
先秦汉唐时代,根据文献记载和钻井资料分析,运河沿线的湖沼分布,星罗棋布。
历史早期大量湖沼的存在,对于调节河川径流、改善地区气候环境、发展农业经济,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其后,随着黄河决、溢、改道所造成的水沙再分配的加剧,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不断加深,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迫切要求,运河沿线的湖沼地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先期众多的湖沼,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个别残留至今的古湖,也己面目全非、处于自然消亡的最后阶段;而在人为作用下形成的大量人工湖泊,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从地面上消失;历史后期所形成的若干湖泊,又有再度被泥沙所充填的可能。
运河沿线湿地形态的如此重大变化,无疑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对运河沿线湿地的演变加以适当的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运河沿线整个生态环境变迁的理解,而且对今天的生态环境修护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运河流域湖泊的形成湖泊是在一定的地质、地理背景下形成,通常情况下并具有一定的事件性。
从其形成到成熟直全消亡的演化过程中,地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相互影响与依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
但不论湖泊的成因属于何种类型,湖泊形成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条件:一是能集水的洼地即湖盆,二是提供足够的水量使盆地积水。
七股潟湖-加昌国小
![七股潟湖-加昌国小](https://img.taocdn.com/s3/m/c9afb2ec4693daef5ef73d21.png)
七股潟湖
• 七股潟湖,位於七股鄉龍山村、西寮村以西,將軍鄉青鯤 南方,七股溪口之內海,其外由南到北分別由頂頭額汕、 網子寮汕和青山港汕所圍繞,南面為海埔海堤,北至青山 港出海口相連,全部面積超過一千六百公尺,當地漁民俗 稱『內海仔』 它是: (一) 台灣最大潟湖 (二) 歷史上台江內海僅存最後遺址 (三) 歷史上國聖港 (四) 台灣本島最西端 (五) 一個充滿著豐富漁業資源、生態多樣的潟湖 (六) 國際瀕臨絕種黑面琵鷺的棲息、覓食區 (七) 台灣西部最後一塊淨土 七股潟湖是目前台灣僅存最大的潟湖,加上外圍三個沙洲, 可以說是台灣稀有的『地景』,應依文化資產保存特別加 以保存。
弧邊招潮蟹
• 弧邊招潮蟹的背甲 是黑褐色,帶有白色 網紋。橘紅色大螯是 雄蟹的驕傲,常做垂 直式揮舞,既可嚇退 敵人又可吸引雌蟹。 牠們喜歡泥灘地,雌 雄蟹的洞口上方常築 有弧塔或煙囪的形狀。 而當潮水將至,牠們 會躲入洞中並用泥團 堵住洞口。
• 泥沙受到沿岸海流的 影響,順著海岸開始 堆積,形成的這片沙 地稱為濱外沙洲,濱 外沙洲與陸地之間圍 成的水域就叫做潟湖。
பைடு நூலகம்
潟湖的重要功能
1. 具防洪功能,潟湖相關幾個河流,如三股溪、七 股溪、篤加溪等,因有潟湖可宣洩區域排水,因 而很少發水災。 2. 具保護海岸,防止颱風暴潮侵蝕沖刷海岸功能。 3. 潟湖是天然養殖場,退潮時淺灘泥質裸露,根據 中研院的初步調查 ,至少有兩百種以上的魚貝 類、三十種以上的螃蟹。因而約有二萬漁民賴以 維生,更有四種生物被列為瀕臨絕種織物種,如 黑面琵鷺,--等等。
黑面琵鷺
• 黑面琵鷺體形大 而且漂亮,站立 時可達80公分高, 嘴巴黑黑長長的, 像一把湯匙,捉 魚當美食時,既 方便又實用,牠 們是瀕臨絕種的 鳥類,比熊貓還 要稀少!
地表形态的塑造之沙嘴-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门考点
![地表形态的塑造之沙嘴-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7e04d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d.png)
典型例题
瀉湖指原本与外海相连,后来被沙嘴、沙坝等分隔开的(半)封闭水域。朝阳港瀉 湖位于山东半岛东北岸,由一条狭窄的水道与外海(黄海)相通,朝阳港瀉湖附近多 山溪性河流汇入。朝阳港瀉湖发育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典型例题
1.形成朝阳港鴻湖水下沙坝的沉积物主要来自( )
A.风力堆积 B.河流堆积 C.海浪堆积 D.冰川堆积
波浪携带的泥沙、贝类等
海积地貌
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 里,形成沙滩、沙坝、贝
壳堤等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 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 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 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 坡平缓
典型例题
【答案】1.D
2.D 3.B
1.沙垅是河流携带的泥沙离开河口后,在海浪作用下按照颗粒大小平行堆积到沿岸浅滩处,形成水下沙 堤,当水下沙堤不断高露出水面就形成沙垅,所以其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是受海浪堆积形成的,D正确。 沙垅-潟湖平原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地貌类型,和风力作用关系不大,河流提供了沙源,但沙垅走向与河流、洋 流关系不大, ABC错误。故答案为:D。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图1为我 国某潟湖形成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舟山沿海2米高的防护栏图。
典型例题
(1)图1中沿岸洋流性质是
,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2)据材料推测潟湖形成地点 ▲ (填数字),并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典型例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嘴是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其分布格局能指示湖面的升降过程。乌 兰布和沙漠位于季风区边缘,研究人员在其腹地发现存在贺日木西尼沙嘴。该沙嘴从 古湖岸边向湖心方向延伸,主要由磨圆度较好的砂砾石组成,层理明显,底层中保存 有蓝蚬和萝卜螺壳体碎屑。下图示意贺日木西尼沙嘴位置及形成。
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原因
![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f0962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9.png)
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原因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水源的改变是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之一。
潟湖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浅海湖泊,其水源主要来自于河流的泥沙和海水的混合。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河流的水源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可能改变其水流路径或水量。
当河流的水源发生变化时,潟湖的水源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可能从原来的河流水转变成雨水或地下水,从而导致潟湖由咸水湖变成淡水湖。
第二,地质构造的变化也是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原因之一。
地质构造的变化可以导致下降、隆起或地壳运动,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到湖泊的水文特征。
例如,地壳的隆起会导致湖泊深度的变化,从而改变湖泊的水源来源和水质。
当地壳运动导致潟湖成为内陆湖时,潟湖往往会变成淡水湖,因为其水源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地下水。
第三,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潟湖演变为淡水湖。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潟湖的水源和水质,从而影响潟湖的咸度。
当气候变暖时,降水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潟湖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降水,使其成为淡水湖。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影响海平面的上升,这可能会影响到潟湖与海洋之间的水的交换,从而改变潟湖的咸度。
第四,人类活动也是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重要原因。
人类的活动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
当人类利用潟湖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或饮用水时,可能会改变潟湖的水源和水质,从而导致潟湖由咸水湖变成淡水湖。
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业的发展,潟湖周边的土地利用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湖泊的水域被填埋或河流的水流路径被改变,这也会影响潟湖的水文特征,从而导致潟湖演变为淡水湖。
另外,人类的污染活动也会影响潟湖的水质,例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潟湖的水质恶化,使其成为淡水湖。
综上所述,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水源的改变、地质构造的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这些演变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湖泊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潟湖形成过程高中地理
![潟湖形成过程高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a926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5.png)
潟湖形成过程高中地理
潟湖一般形成于沿海或内陆浅海地区,以下是潟湖形成的具体过程:
1. 地形变化:地壳运动或海平面的变化使得一些地区形成了相对较低的地带。
2. 沉积物填充:从海洋中携带来的泥沙、粘土等沉积物随着潮汐或河流的进出不断地填充在低地中,逐渐积累形成淤涨区,即泥沙不断堆积,向外延伸,潟湖随之形成。
3. 河流入海:附近的河流在雨季带来大量水流,盛行的潮汐会将河水滞留在淤泥中的低地中,形成了积水的独立湖泊。
河流在流向海洋的过程中由于提高的淤泥造成短暂中断,从而形成了潟湖。
4. 海岛变成潟湖:潮程在沿海的海岛周围不断冲击,形成了一些低洼区域,将原本的海岛转变成了潟湖。
总之,潟湖的形成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沉积作用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潟湖:曾经我是海
![潟湖:曾经我是海](https://img.taocdn.com/s3/m/26df40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撰文/石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广袤的地球上散落着上亿个湖泊,它们就像大地上的明珠。
这些湖泊有的是陨石坑,有的是火山口,还有的是冰川遗迹……由于湖泊的成因多种多样,因此它们也各具风采。
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潟(xì)湖是一种由海洋地质作用形成的湖泊,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海袖”“海尾”“海仔”或“小海”等。
这些名字无不体现出它与大海之间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潟湖湖水不正常潟湖是海浪或潮汐搬运的泥沙将外海隔开所形成的水域,在世界各地的海岸带上非常常见。
“潟”在汉语中指的是被海水浸渍的土地。
受控于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差异,潟湖的一个特点就是湖水的盐度不正常。
在降水充沛的地区,流入潟湖的淡水充足,湖水会逐渐变成淡水;而在干燥、降水量少的地区,通常缺少淡水的补充,湖水的蒸发量又很大,湖水盐度会越来越高,变成咸水湖甚至盐湖。
例如,位于里海东部的潟湖——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因为被一条狭长的沙洲与里海隔开,两侧的湖水“沟通不畅”,含盐量高达35%,是里海盐度的近30倍。
位于澳大利亚勒谢什群岛的希利尔湖也是潟湖,且是一个高盐度地理曾经我是海潟湖:里 海卡拉博加兹戈尔湾的咸水湖。
希利尔湖因湖水呈现出独特的粉红色而闻名。
它的湖水盐度相当于正常海水的10倍,连沙滩上都布满了白色的盐。
在如此高盐度的水中,几乎没有什么生物可以生存。
但是科学家调查发现,有一种粉色嗜盐菌在希利尔湖中生活得很好,它们释放出大量的色素来保护自己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免受阳光侵害。
因此,使湖水呈现粉红色的神秘物质,其实是这些嗜盐菌的“粉色防晒霜”。
潟湖是如何形成的?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封闭而形成的湖泊,那么潟湖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如右图所示,在崎岖不平的海岸带上,波浪撞上海岸之后,一部分海水会沿着海岸流动形成沿岸流。
沿岸流搬运着泥沙流动到海湾的凸出部位后,因为流速减慢而使得泥沙就地堆积下来,就形成了一个从海湾的凸出位置伸出的沙嘴,沙嘴海湾潟湖沙堤沙嘴岛屿潟湖形成过程示意图(绘图/黄金)沿岸流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岸带 希利尔湖潟湖不仅是天然的防波堤,可以保护海岸和滩涂(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免受海浪侵蚀,又可以被改建为人工港口,为航船提供休憩的港湾。
小专题:潟(xì)湖
![小专题:潟(xì)湖](https://img.taocdn.com/s3/m/c1b26ac71711cc7930b71667.png)
有的潟湖和外海基本隔绝,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希利尔湖。
是个小粉红,粉红湖世界各地都有,颜色源于一种特殊藻类。
如果没有淡水注入,或者蒸发量大,潟湖水盐度会非常高。 当盐度到达5%~5.5%时,就没有生物能活着了,增加到6%7%时,岩盐就开始沉积了(海水盐度3.5%)。
乌克兰的西瓦什湖盐度极高,夏天会有恶臭,也被叫作腐海。
本课结束
小专题:潟(xì)湖
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封闭形成的湖泊。
沿岸流会把泥沙带到海湾的突出部位,流速减慢堆积下
来,就成沙嘴。 沙嘴逐渐
海湾潟湖
发展,便
成为窄而
长的沙堤,
最终隔出
一个潟湖。
这是土库曼斯坦的潟湖。 1980年沙堤彻底封闭后 逐渐干涸了,后来又被 海水冲开重新形成潟湖。
威尼 斯就 是一 个修 建在 潟湖 上的 城市
海水经逐渐淡 化才形成今日 的西湖。
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 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 坝,湖泊南端有宽约 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 西洋。湖水最大深度仅5 米,辟有人工航道, 7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 北岸的阿雷格里港,该港 为巴西南部重要港口,有 铁路、公路通往周围各大 城市。
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 产物,分析狭长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
陆上河流给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 当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 并受由北向南流动的洋流(巴西暖流)影响,形成高出海面的 长形离岸沙坝,坝体将海水分割, 内侧便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 【解析】根据提示:狭长状的帕图斯湖是海岸潟湖,这种湖泊 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泥沙入海、潮水 顶托有关;湖区形状则与沿岸的地形及洋流有关。
珊瑚潟湖
探讨:杭州西湖是如何形成的?
朝阳港潟湖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朝阳港潟湖湿地的形成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6903ce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f.png)
朝阳港潟湖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谷东起;付军;夏东兴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8(026)003
【摘要】在全面分析朝阳港潟湖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全新世以来朝阳港潟湖湿地的演变过程.朝阳港潟湖湿地演变可以划分为:古海岸线形成、水下沙坝发育、青矶岛连岛坝发育和现代潟湖湿地发育四个阶段.青矶岛连岛坝是泥沙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青矶岛连岛坝的形成促使朝阳港由原生构造湾逐渐演变为潟湖型次生湾.
【总页数】6页(P334-339)
【作者】谷东起;付军;夏东兴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7
【相关文献】
1.基于3S技术的朝阳港潟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谷东起;赵晓涛;夏东兴;丰爱平
2.基于RS和GIS的日照万平口潟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董晶;谢小平
3.威海朝阳港潟湖湿地古生物化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谷东起;付军;丰爱平
4.七里海潟湖湿地近期演变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 [J], 邢容容; 刘修锦; 邱若峰
5.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朝阳港潟湖湿地人类干扰强度定量评估 [J], 谷东起;付军;丰爱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新世海侵以来山东荣成朝阳港泻湖沉积层与古环境记录_周江
![全新世海侵以来山东荣成朝阳港泻湖沉积层与古环境记录_周江](https://img.taocdn.com/s3/m/0dad2e260b4c2e3f572763c6.png)
风是朝阳港泻湖沉积的主要动力 , 本区风速大 , 吹 时长 , 据 成山 头观 测站 的观测 资 料 1 月 平均 风速 达
第四层 , -2 .7 ~ -0 .40 m , 青灰色砂质粉砂 , 平均 粒径 1 .5 ~ 4 .0φ, 分选差 , 含贝壳碎屑和完整软体动物 贝壳 。该层为泻湖-沼泽相沉积 。
SO4 孔柱状地层层序揭示了朝阳港地区沉积环境 的演变过程和泻湖形成演变历史 , 大约在距今 7 ~ 8 ka B .P .时 , 全新世海侵 , 海水达到近滨地带 , 淹没了侏罗 白垩纪火山岩组成的平缓剥蚀面 , 形成朝阳港所在的 海湾 , 以及青矶岛岬角 。 当时海湾比较开敞 , 近岸水较 深 , 波浪在朝阳港泻湖的西和南侧侵蚀成 3 ~ 5 m 高的 海蚀崖和崖 50 ~ 80 m 宽的海蚀平台 , 由于海平面相对 稳定 , 被淹没的原始水下岸坡在波浪作用下向平衡剖 面发展 , 在今朝阳港泻湖北侧发育了水下沙嘴和沙坝 , 大约在 6 ~ 7 ka B .P .时 , 沙坝出露水面 , 坝内开始避浪 形成半封泻 湖 。 由于 泻湖口门 潮流运道 不断东 西摆 动 , 使沙坝避浪程度不断变化 , 造成泻湖发育过程中时 有粗粒砂质的加入 。 沙坝上的沙丘砂受北风影响不断 南侵 , 砂粒顺风 参入泻 湖泥中 , 故使泻湖 面积逐 渐缩 小 , 泥层中的砂质物随之增复 。如今在人为作用下(人 工坝分割泻湖 、围塘修盐田和养虾池)使泻湖纳潮量不 断减少 , 口门断面变窄和变浅 , 泻湖正不断衰亡 , 并向 封闭泻湖演化 。
潟湖是怎么形成的
![潟湖是怎么形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9a3b67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8.png)
潟湖是怎么形成的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那潟湖的形成你想了解吗?一起和店铺来看看潟湖是怎么形成的吧!潟湖的形成所谓潟湖,是指在河流冲积与海洋堆积作用下,使伸进陆地所形成的海湾,逐渐脱离海洋母体,并最终形成的近于封闭的洼地。
潟湖系靠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
即潟湖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海风海浪对原有地貌侵蚀的结果。
有的潟湖保留有高潮时与海相连的狭长通道,有的则完全不通。
中国台湾省的高雄港即为典型的海成潟湖。
还有一些形成年代较久的古潟湖,因长期与海隔离,陆上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浙江杭州的西湖。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那潟湖的形成你想了解吗?一起和店铺来看看潟湖是怎么形成的吧!潟湖的分类海岸与滨岸坝之间,有水道与外海相通的浅水区。
滨岸坝是由波浪堆积而成的砂坝或砾石坝,或是珊瑚礁坝,相应地分为两种类型:海岸潟湖和珊瑚潟(xì)湖。
潟湖形成后由于与水体连通性的差异,导致其水体盐度出现差异,据此可分为淡化潟湖和咸化潟湖。
海岸类海岸潟湖位于滨岸坝与海岸之间,水域狭长而不规则;海岸潟湖按盐度可分为半咸水、咸水和极咸水三种。
半咸水潟湖接受较多的径流。
极咸水潟湖形成在蒸发量超过海水流入量之处。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马德雷湖(Laguna Madre)、黑海的西瓦什湖(Sivash Lagoon)盐度分别达到65~132%。
在此条件下可以有盐沉淀。
在湖底地形剖面上,位于滨岸坝後方的海岸潟湖通常是细粒沉积带,湖底剖面随时间而逐渐淤高,只在接近潮流入口处有较深的沟。
珊瑚潟湖的湖底,可因钙质沉积而变平坦,或存在死、活珊瑚的礁墩。
珊瑚类珊瑚潟湖由环状珊瑚礁环绕或由坝状珊瑚礁相隔而成,水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海岸潟湖分布广,估计约占全世界海岸线的13%,多形成于潮差较小或中等、波浪能量较低或中等、有丰富沉积物足以形成起保护作用的滨岸坝之处。
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朝阳港潟湖湿地人类干扰强度定量评估_谷东起
![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朝阳港潟湖湿地人类干扰强度定量评估_谷东起](https://img.taocdn.com/s3/m/d8bc59c376eeaeaad1f33054.png)
1期
谷东起等: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朝阳港潟湖湿地人类干扰强度定量评估
39
表 2 5 个时期朝阳港潟湖湿地景观类型面积 Table 2 The areas of each landscape type of the
Chaoyanggang lagoon for 5 periods
景观面积( hm2 ) 景观类型
表 4 湿地的人类干扰强度分级标准 Table 4 Grades of the impact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wetland
干扰等级 严重干扰
强干扰 中度干扰 轻微干扰
干扰强度 Hu( t) ≥4. 5 4. 5 > Hu( t) ≥3. 5 3. 5 > Hu( t) ≥2. 5 Hu(t) < 2. 5
在 hi( t) 量化过程中,还参考了荣成市土壤类 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荣成盐业志和相关海岸带 调查资料①②③④⑤⑥ ,以确保研究区人类干扰强度量 化的可靠性。5 个时期朝阳港潟湖湿地的人类干 扰强度计算结果见表 5 和表 6。
从表 6 可以看出,朝阳港潟湖湿地受到的人 类干扰强度随时间是逐渐增大的。根据人类干 扰强度分级标准( 见表 4 ) ,1954 ~ 1971 年 期 间, 朝阳港潟湖湿地的人类干扰强度为轻微干扰;此 后,人类活 动 对 潟 湖 湿 地 的 干 扰 强 度 为 强 干 扰。 对比不同时期潟湖湿地受到的人类干扰强度可 知,1971 年比 1954 年高 0. 41;1983 年比 1971 年 高 1. 49;2002 年比 1983 年高 0. 33;2007 年比 2002 年高 0. 09。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对潟湖湿地的开 发高峰期是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初期,这个 时 期 研 究 区 大 规 模 围 海 造 田 ,盐 田 和 海 水 养 殖 面 积 迅 速 扩 大 。 此 后 ,随 着 人 们 的 海 洋 生 态 意 识 不 断 增 强 ,人 类 对 朝 阳 港 潟 湖 湿 地 的 开 发 强 度 已 有 所减缓。 2. 4 结果检验
全新世海侵以来山东荣成朝阳港泻湖沉积层与古环境记录
![全新世海侵以来山东荣成朝阳港泻湖沉积层与古环境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5dd4a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e.png)
全新世海侵以来山东荣成朝阳港泻湖沉积层与古环境记录周江;刘冬雁;庄振业;王祖正;刘利东【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8)005【摘要】泻湖是全新世海侵以来发育的以淤积为主的海岸地貌,其沉积地层蕴含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变信息.对朝阳港泻湖SO4钻孔岩芯样品作粒度、软体动物、孢粉和14C等项目的测试分析,将该孔地层自下而上划分成陆相、滨浅海相、泻湖相、泻湖-沼泽相等四层和Ⅰ,Ⅱ,Ⅲ,Ⅳ个孢粉组合带.基于对地层和孢粉组合特点的深入剖析,结果表明朝阳港泻湖自全新世海侵以来经历了海湾、沙坝-泻湖和泻湖-沼泽等3个环境演化阶段,同时存在明显的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事件,包括8~7 ka B.P.海陆相之间的不整合沉积间断事件、7~6 ka B.P.的气候暖湿事件和5~4 ka B.P.的明显降温事件.【总页数】6页(P803-808)【作者】周江;刘冬雁;庄振业;王祖正;刘利东【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系,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系,山东,青岛,266100;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2【相关文献】1.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 [J], 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2.特拉华海侵障壁—泻湖海岸,地貌地层,沉积层序和海平面... [J], Kraft,JC;赵永波3.晚上新世以来莱州湾南岸HLL02钻孔的孢粉记录及其古环境演变 [J], 姜兴钰;商志文;王琳;郝秀东;王福;田立柱;施佩歆;陈永胜;王宏;李建芬4.珠江三角洲中部全新世以来的微体动物群记录与古环境重建 [J], 吴月琴;刘春莲;杨小强;黄毅;殷鉴;张恺5.内蒙古西乌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 [J], 张晓飞;王永立;黄猛;樊航宇;李明辰;李继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湖泊、潟湖
![古湖泊、潟湖](https://img.taocdn.com/s3/m/129e370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0.png)
古湖泊、潟湖古湖泊、潟湖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
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河⼝海湾在河⼝三⾓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的条件下演变成澙湖,此后随着⽓候的变化及⼤规模的海退,使得澙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注河流⽔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湖。
图3⽰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A.向北推进 B.向南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规模的海退,使得A.湖泊⾯积增⼈ B.湖泊距海变近 C.河流流程加长 D.河流流速减缓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A.⼈为垦殖 B.河流改道 C.泥沙淤积 D.⽓候变化【答案】A\C\D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的升降状况。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成的⼀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的堆积体,沙坝将海⽔分割,内侧便形成⼀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海相连。
图3为全新世(11700年前⾄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洲。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a、b三⾓洲形成的主要外⼒作⽤分别是A.风⼒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 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 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5.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相对于陆地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6.如此后海平⾯显著下降,则图中A.沙坝向陆地⽅向推移B. 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C.沙坝向海洋⽅向推移D. 潟湖受侵蚀⽔深增⼤【答案】DAB4.根据资料“潟湖由沙坝与海⽔隔离,有潮汐通道与⼤海相连”,可以看出b处有潮汐形成。
因其位于沙坝的潟湖⼀侧,向潟湖内侧副散开,应主要是涨潮时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排除AB;a处是河流⼊海⼝,流⽔沉积⽽成。
【地理】高中地理知识汇总中国湖泊的成因与变迁
![【地理】高中地理知识汇总中国湖泊的成因与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0742a31c10661ed9ad51f392.png)
高中地理知识汇编:中国湖泊的成因与变迁湖泊从形成到消亡这一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其变迁的历史也很不一样。
初生期的湖泊,周围自然界对其影响较小,湖盆基本上保留了它的原始形态,岸线欠发育,湖水清澈;湖水的有机质含量低属贫营养型,湖里的生物种类不多,几乎没有大型水生植物分布。
处于初生期的内陆湖或外流湖,多属淡水湖。
当湖泊发展到壮年期,周围的环境因素参与了湖泊形态的改造,发育了入湖三角洲,湖盆淤浅,湖岸受到侵蚀等等;加上入湖径流携入的盐量不断增加,湖泊由贫营养型演变成中营养型,内陆湖往往发育成咸水湖。
老年期的湖泊,基本上已濒临衰亡阶段,此时湖水极浅,湖面缩小,湖水多属富营养型,大型水生植物满湖丛生,湖泊日渐消亡。
外流湖常演变为沼泽地,内陆湖演变为盐湖或干盐湖。
(一)成因类型中国湖泊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断陷、拗陷、沉陷所形成的构造盆地,经潴水而成为湖泊,通常称为构造湖。
构造湖在中国的分布很广,一些大中型湖泊多属于这一类型。
由于火山喷发,喷火口积水成湖,称为火山口湖,或因火山喷发的熔岩壅塞河床,抬高水位而成的湖泊,称为火山堰塞湖,此类湖泊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较多。
由于冰川的挖蚀作用和冰砾泥的堆积堵塞作用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冰川湖,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冰川比较发育的高海拔地区。
由易溶性碳酸盐类岩层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的湖,叫喀斯特湖,在中国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西南地区比较常见。
沙漠地区的沙丘受定向风吹蚀成的丘间洼地,被潜水汇聚成的风成湖,多以小型时令湖的形式出现,集中分布在中国沙漠或沙地地区。
沿海平原洼地由于沿岸流所挟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海湾被沙嘴封闭而形成的潟湖,多分布在中国沿海平原低地。
此外亦有因河道的横向摆动而残留的河迹湖,或随河流天然堤而伴生的堤间湖等,这类湖泊大多分布在中国大江大河沿岸排水不良的低地。
然而中国不少湖泊的成因具有混成的特点。
例如长江中下游的五大淡水湖,其湖盆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关,但又与江河、海洋的作用有联系。
潟湖沉积特征
![潟湖沉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d3372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3.png)
潟湖沉积特征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具有防洪、保护海岸、天然养殖场等多种功能。
其沉积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沉积物组成:潟湖沉积物以暗色粉砂和粘土为主,其中可见铁、锰结核,硫化物,二氧化硅等自生矿物。
淡化潟湖具有特有的苔藓虫灰岩,缺乏底栖生物化石。
潟湖沉积物中,珊瑚骨屑的含量丰富,变化于31.7%\~81.0%之间,组成潟湖沉积的主要组分。
此外,海南岛海岸潟湖和礁后潟湖中介屑的丰度也很高,介于26.9%\~50.0%之间。
在大陆坡环礁潟湖中居第二位的则是珊瑚藻的藻屑,其含量变化于7.2%\~43.8%之间。
2. 沉积环境:潟湖沉积环境可分为淡化潟湖和咸化潟湖两种。
淡化潟湖主要与河流输入有关,其沉积物以化学类和细粒碎屑为主,并有盐度演化和石膏化的砂质粘土沉积物,尤以膏岩蒸发岩为特征。
咸化潟湖则由于障壁砂坝影响,致使潟湖水体与外海的水体的连通性受阻,潟湖无有淡水注入或淡水注入量小于蒸发量,导致潟湖的盐度升高。
其沉积物以化学类和细粒碎屑为主,并有盐度演化和石膏化的砂质粘土沉积物,尤以膏岩蒸发岩为特征。
3. 沉积构造:淡化潟湖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和水平波状层理为主。
咸化潟湖沉积构造则多为水平层理,或塑性变形层理。
当盐度超过5%时,大型生物灭绝。
4. 沉积地貌:从潟湖沉积情况来看,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沉积物平均粒径在0\~8.0Φ间。
潟湖潮坪发育较好,约占潟湖总面积一半,底面较为平坦,中部或前缘微凸,前缘水深为1.0\~1.2m。
礁格架相或珊瑚礁相多在潟湖的北部、东部、南部的斜坡以及涨潮三角洲的内侧,平面上呈环状断续分布,水深为1\~6m。
总的来说,潟湖沉积特征包括其沉积物的组成、沉积环境、沉积构造以及沉积地貌等多个方面。
这些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潟湖的形成过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物活动等。
因此,对于潟湖沉积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潟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潟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向核心卷地理试题 附答案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向核心卷地理试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10d2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5.png)
2023届高考地理考向核心卷山东地区专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潟湖指原本与外海相连,后来被沙嘴、沙坝等分隔开的(半)封闭水域。
朝阳港潟湖位于山东半岛东北岸,由一条狭窄的水道与外海(黄海)相通,朝阳港潟湖附近多山溪性河流汇入。
下图示意朝阳港潟湖发育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朝阳港潟湖水下沙坝的沉积物主要来自()A.风力堆积B.河流堆积C.海浪堆积D.冰川堆积2.连岛坝发育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水下沙坝出露海面②沙坝向外海方向延伸③水下沙坝侵蚀消失④连岛坝规模增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与外海相比,朝阳港潟湖水体()A.水温高B.盐度高C.深度大D.水质差西北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
随着气候变暖,西北航道逐步得到开发,海上风电项目也成为焦点。
加拿大拟在阿蒙森湾兴建海上风电场,选址离岸20千米以上。
海上风电场为航运配套活动提供能源。
下图示意阿蒙森湾海上风电场的选址区域。
据此完成4~6题。
4.该海上风电场选址离岸较远,主要是为了获得稳定的( )A.风向B.风速C.水深D.浪高5.推测该海上风电场风车朝向(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6.从需求的角度分析,该海上风电场效益最佳的时间可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958年A 钢铁公司在甘肃省嘉峪关开始建设,1965年设嘉峪关市。
2016年嘉峪关仅有31.3万人口,但城镇化率高达93.65%。
近年来依托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新的增长极。
下图示意2008—2018年甘肃省城镇化增幅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酒 泉 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兰州市庆 阳 市平凉市天山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国界省级界地级界城镇化年均增长率%0.3627-0.71140.7115-4.07314.0732-7.32747.3275-11.2353 7.嘉峪关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B.沙漠广布C.产业结构D.水源丰富8.据图可知,甘肃省城镇化的特点是( )A.东西部城镇均衡发展B.中部地区辐射作用强C.城镇化格局趋于集中D.东南地区城镇化率低9.2008-2018年嘉峪关城镇化率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剩余增长空间小B.旅游业迅速发展C.政策优势不明显D.常住人口数量少2022年7月21日“祝融号”火星车所在的火星北半球迎来“冬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 阳港 位 于 山 东 半 岛 东 北 岸 , 山 头 以 西 l m 成 Ok
处, 是一个 由对生沙嘴环抱 的半 封 闭型浅海湾渴 湖 。海 湾湾 口朝北 , 由一条 狭窄 的水道 与外 海 ( 黄海 ) 通 , 相 渴 湖面积约 130h 0 m 。朝 阳港 渴湖水 体较 浅 , 深一 般 水 在 1m 以内 , 溻湖 中部 是宽 阔平缓 的潮 滩 , 周边 多 发育 有沼泽 , 是一个典 型的海 岸溺湖 湿地系统_ ( 1 。 1 图 ) ]
1 2 古 地 形 与 地 貌 特 征 .
朝 阳港 附近 陆域 多为剥蚀 准平原 或低丘 , 丘间谷地 发育狭长 的 冲积平 原或阶地 , 附近河 流均 为源近流 急 的山溪性河 流 , 这些 河 流携带泥 沙注入 朝 阳港 , 山前洼地 形成 了规模 不大 的冲积 平原 。全新世 以前朝 阳港 在 为 冲积 、 风蚀 一风 积洼地 , 青矶 岛是残存 于洼地 上 的残丘 。青矶 岛长 3 5k 宽 10 k 高 3 . 距陆 地 . m, . m, 6 8m,
距 离 约 2 0k 。庄 振 业 认 为 连 岛 坝 的 发 育 与 波 浪 来 向 、 源 多 寡 、 屿 大 小 、 陆 间 距 和 岛 陆 问 水 深 等 环 境 . m 物 岛 岛
因素有关 。青矶 岛岛陆 间距离 近 , 水体 较浅 , 利于连 岛坝 的发育 和渴湖 的形成 。
收 稿 日期 :0 70 7 2 0 60
资助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项 目—— 溻湖 湿 地 演 变 过 程 对人 类活 动 的 响 应 及 量 化 评 估 ( 00 0 3 ; 4 6 6 1 ) 山东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山 东半 岛溺 湖 湿 地演 变 及 其 对 人类 活 动 的 响 应 ( 0 6 0 ) 我 国近 海 海 洋 综 合 调 查 与 评 价 专 项 课 题 … Y2 0 E 1 ;
图 1 朝 阳港 渴 湖 湿地 位 置 图
Fi. Lo ain o heCh o a g n a o na ta d g1 c t ft a y ng a g lg o lweln o
E
和新 生界全 新统 。在 青矶 岛大西 庄北边海 蚀崖 零星 出
露 第 三 系 上 新 统 和 第 四 系更 新 统 的 沉 积 物 。
( 0 — 10 — 50 9 8 0 - 3 0 — 5)
滨起 ( 9 1)男 , 东 成 武 人 , 士 , 研究 员 , 要 从 事 海 岸带 环 境 演 化 与海 岸 湿 地 研 究. 谷 1 7- , 山 博 副 主
( 段 焱 编 辑 )
渐 演 变 为 漏 湖 型次 生湾 。
关键 词 : 阳港 渴 湖 湿 地 ; 矶 岛连 岛 坝 ; 变 朝 青 演
中 图 分类 号 : 7 7 P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卜6 4 ( 0 8 0 — 3 40 1 7 6 7 2 0 ) 30 3 — 6
维普资讯
3 期
谷 东 起 , : 阳 港 渴湖 湿地 的形 成 与 演 变 等 朝
35 3
3 。 7( 7 2 N
3 。 o4y 7 2 ,( 1 2 2 l 2 6f y 1 2 3 f' E 2 3O
图 2 朝 阳 港周 边 地 质构 造 图 ( 中 国海 湾 志 第 三 分 册 ) 据
Fi M a e l c ls r t r n t r a s r nd n heCha ya g.2 p ofg oogia lue u ei he a e urou i g t o ngg ng ( ou c d fo y n Chi a s r e r m Ba s i na,v . o13)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3期
20 0 8年 7月
海
洋
科
学
进
展
V o126 NO. . 3
A DV AN CES I N M A RI E S EN CE N CI
J l ,2 0 uy 0 8
朝 阳 港 溻 湖 湿 地 的 形 成 与 演 变
朝 阳港 渴湖 附近主要 发育有 NW 向断裂 ( 岛一海西 头断裂 ) WNW 向 断层 ( 口 一岳家 庄正 断层 ) 俚 、 旭 以 及 NNw—WNW 向弧形 断裂 ( 鸣岛 一东流 口弧形断 裂) 这 几条 断裂 是朝 阳港 渴湖 的边 界断 裂 , 控制 了 鸡 , 并
朝 阳 港 沿 岸 的 基 本 轮 廓 和 岛 礁 分 布 ( 2 。 图 )
1 影 响朝 阳港溻湖 湿地 发育 的主要 因素
1 1 地 质 构 造 基 础 . 朝 阳港 周 边 地 区 位 于鲁 东 隆起 带 胶 北 凸 起 的 东 北
部, 在荣城城 厢断 陷 盆地 的中部 。区 内出露 的地 层 主
要 为 元 古 界 胶 东 群 富 阳 组 、 生 界 白垩 系 下 统 青 山 组 中
谷 东起 , 付 军 , 夏东 兴
( 家海 洋 局 第 一 海 洋 研 究 所 , 国 山东 青 岛 2 6 6 ) 6 0 1
摘 要 : 全 面 分 析 朝 阳港 渴湖 湿 地 发 育 的 主 要 因 素 的基 础 上 , 讨 了 中全 新 世 以来 朝 阳港 渴 湖 湿 地 的 演 变 过 程 。 在 探 朝 阳港 溺 湖 湿地 演 变可 以划 分 为 : 海 岸 线 形 成 、 下 沙 坝 发 育 、 矶 岛连 岛 坝 发 育 和 现 代 溺 湖 湿 地 发 育 四 个 阶 古 水 青 段 。 青 矶 岛连 岛坝 是 泥 沙 横 向移 动和 纵 向 移动 共 同作 用 的 结果 , 矶 岛连 岛坝 的形 成促 使 朝 阳 港 由原 生构 造 湾 逐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