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简介
一、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谷城县城以东的后湖地区。

汉江在这里与其两大支流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湿地。

湿地范围南至南河南岸,北至北河北岸,东至汉江县界,西至二道沟堤防,公园总面积2133.6公顷。

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6省78县市区第一家以汉江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6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检查验收,正式成立。

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

有湿地面积1102公顷,湿地率51.64%,其中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湿地面积达湿地总面积的92.82%。

现有维管束植物120科、345属、476种;野生动物185种,其中鸟类111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

二、科普宣教区简介
各位代表所在的位置是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面积197.9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不足10%,主要向社会公众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目前
仍在继续建设。

为秉承文化传承与湿地科普宣教展示相结合的理念,以湿地风貌为依托,充分展示汉水和五谷文化特征,我们于2012年启动了科普宣教区建设,总投资2.36亿元,布局二轴、十景。

即:汉水文化轴线和五谷文化轴线,汉江神韵、生命摇篮、江河之祖,神谷天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景点分别位于两条轴线之上;曲水荷香、粉水澄清、后湖夜月、仙人古渡等景点沿公园水系形成一线串珠格局。

神谷天授:据《拾遗记》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植五谷、兴百业,开创了华夏文明;西周封谷伯、立谷国,“九洲独此谷为名”。

风调雨顺:谷城四季分明,历来都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好习惯。

这组景观内设有春、夏、秋、冬四季平安门、日晷、二十四节气等,(这里最好能将二十四节气歌指出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以祈求风调雨顺。

生命摇篮:汉江流域,人类活动痕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汉江的“汉”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汉族、汉语、汉字、汉王朝、汉文化,这些词汇都源于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

汉江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
蛋共生的恐龙蛋化石群,还是距今200万年到5万年古人类演变完整化石群所在地,被誉为人类的“生命摇篮”。

江河之祖:汉江又称汉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华夏大地的主要血脉之一。

汉江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全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5.1平方千米。

据史料记载,汉江早于长江、黄河7亿年以上,被誉为“母亲河之母亲”。

三、湿地保护工作情况
2016年以来,湿地公园管理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建设“生态、环保、幸福”湿地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坚持做到“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我们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先后争取并启动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城市雨水净化示范项目、湿地植物园建设项目、2018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汉江中下游谷城县环境保护等5个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亿元。

通过项目建设,扩大了湿地面积,增强了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的功能,修复了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生态谷城”、“美丽汉江”建设发挥示范性作用。

北河故道是科普宣教区的灵魂。

1975年为了造出一片田地,将北河由原来先汇入南河再入汉江的河道取直,直接入汉江。

北河故道由于40多年的淤积,没有入水也没有出水口,水位高于“一江两河”,不能流动。

我们目前开工的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就是以恢复北河故道水系为主,在现有北河入江口建一座橡胶坝,把水位抬高,在北河故道原入口设一个10个流量的闸门,把北河的水引入故道,还一湾清水。

二是加强宣传,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据统计,湿地公园内有9个村3000多户,7000多人,为减轻村民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的破坏,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我们建成湿地宣传长廊1.8公里,在巡护过程中逐户讲解湿地保护知识,在人口密集区悬挂宣传标语,安排宣传车巡回宣传。

因宣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襄阳市林业局将“2018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和2018年全市候鸟护飞启动仪式安排在湿地公园举办。

三是加强保护管理,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

我们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和候鸟护飞行动,联合职能部门对公园范围内破坏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市野保协会、县林业局、水利局和城关镇的支持下,建立了共建共管体系;与老河口市林业局联系,建立了问题线索移送渠道,为汉江生态环境跨区域保护进行了有益尝试。

四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湿地保护水平。

积极参加国家、省林业局组织的业务培训,组织2个考察组赴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建设理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2年多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地位在全省明显提高,是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今年又代表襄阳参加全球环境保护基金会湖北项目区年度培训会。

鸟类位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顶端,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鸟类种类和数量越多,说明区域生态环境越好。

截止目前,湿地公园鸟类由99种增加到111种。

在湿地公园一块不到600亩的区域内,同时栖息了10种,最多1400只水鸟,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中华秋沙鸭、黑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物种,距今有一千多万年,有“鸟中大熊猫”之称,与华南虎、滇金丝猴、大熊猫齐名,数量极为稀少,全球只有2000只,在湿地公园已连续2年观测到其踪迹,并且最多有40只。

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只在生态优良的地方栖息,因此又被称为“生态试纸”。

中华秋沙鸭的出现是谷城生态环境改善的直观反映。

近期又发现了白天鹅、鸿雁、凤头䴙䴘等以前从未见到的水鸟。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它特殊的水文状况、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交错作用而产生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功能,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是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2020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并纳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谷城的目标,生态保护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19年,湿地公园管理处将主动肩负起汉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责任,突出“五个围绕”,即:围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管理体制和机制更趋合理;围绕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生态项目建设和争取力度。

围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适度人工干预。

围绕推动生态保护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旅游战略提升。

围绕构建生态谷城战略支点,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科普宣教工作。

近期,《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获国务院批准。

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襄阳建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这又为我们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多途径、多层面呼吁:给予生态补偿。

因为湿地号称为“地球之肾”。

地球之肾是人人之肾,不仅仅是谷城60万人民的肾。

我们拿出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来建湿地公园,是贡献者,贡献者理应得到适当的补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爱护、保护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这张国牌亮起来,让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在推动谷城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中勇立潮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