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之智慧海事监管服务畅想(交通强国征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强国之智慧海事监管服务畅想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

当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于海事,会怎么样?作为海事青年,该如何准备和应对呢?我不禁陷入了遐想……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航船将再无水手,只需要在某个地方开发一个“虚拟甲板”的控制中心给船长和船员,便能通过强大的VR、AR技术遥控分散在全世界的船舶。

船长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遥控指挥船舶,而且同一个船长可以操控多艘船只。

无人船可以运送更多货物,并能削减成本、提高安全性,还能减少污染物。

未来的海事PSC检查,也可以采用VR、AR技术远程开展,通过船舶的数据传输系统可获取三维立体的实况信息,PSC检察官足不出户就可以检查位于全球各地的船舶,船舶的航行计划不受任何影响。

未来的VTS智能控制中心,能与智能船舶及其岸基控制系统实时互联互通,能够与智能船舶岸基控制中心同步分享
智能船舶的各种技术参数和营运状态,在智能船舶出现异常情况、其岸基控制中心提出请求时,能够及时提供远程实时海事协助甚至海上搜救,为智能船舶的航行安全保驾护航。

在那个时候,每一艘船的信息都详尽地记录在案。

对于船舶的管理,更多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客观判断”,“事实”成为真正的“决策人”。

对于船舶,历史数据给予其高风险、低风险、中风险的某个等级。

这些风险等级的评出是基于“大数据”(如船舶过去的违章情况、安全检查情况、船舶种类、装载的货物类别等)得出的量化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艘船,只需要一个简易终端,它过往的记录(如船龄、航运公司、各类证书、违规信息等等)就能快速地显示出来。

在那个时候,基于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船舶的所有信息能够得到有效整合,各个港口的海事部门都能及时、全面地对每一艘过往船只的信息进行互通,各地海事部门的信息共享将更全面,沟通交流将更紧密,海事部门可以实现对船舶航行全过程的“链条式”跟踪管理,船舶的违章行为都将无处遁形。

在先进信息化手段支撑下,船舶所有数据都能集中,船
舶动态信息、物流动态信息、货物预计装船和抵达信息、货物品名和数量信息等都可以随时被海事监管人员所调用。

通过这些“预知信息”,海事部门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船舶当前动态,预知各种类型的船舶到港的情况,并优化管理方案,作出科学的预控预防工作。

船舶的交通流组织将更加高效便捷。

越来越多的船舶配备了高清360度无死角摄像机,在任何时候都能穿过雾、雪查看现场海况,海事部门通过现场传回的实时海况信息,可及时调整交通管制方案,提升预警预控的科学性,提高航道通行效率,保障港口生产和经济发展。

在那个时候,海事不仅是海上安全的监督员,也是海事信息的供应商。

开放的海事将为船公司与其他相关主体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海事可以有序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数据库,让航运企业相关方可以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船舶公司可以根据海事提供的全球航运企业运力分布和运价情况制定高效的配货及航线计划,预算航运收益;货主可根据海事公布的航运企业实时运力情况和运价指数,制定发货计划,控制物流成本和预估收益等。

在那个时候,船舶的营运是基于高度的自动化、自主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少人化”或“无人化”,其设备和系统的
安全状态主要由岸基设备来感知和交互,传统的监管模式对于智能船舶几乎派不上用场,现行海事监管将失去原有的支点。

可以预见,随着智能船舶的快速发展,我们现行的海事监管模式与航运实际的冲突将会越来越尖锐。

如何从顶层设计、规则制定、推动实施等协调海事监管与智能船舶的发展,促使智能船舶乃至智能航运的发展,满足船舶运输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当代海事青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海事监管作为智能航运中重要的一环,必须站在智能航运全局的管理最高点,在智慧海事建设过程中,以更加严谨和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制定智能船舶、船员、公司(岸基操控管理人员)、货物等要素的静态和动态数据标准以及监管标准,实现数据的统一、安全和共享,使得智能船舶的发展与智慧海事建设相得益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