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篮球比赛中身体接触的判罚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掌握篮球比赛中身体接触的判罚尺度摘要:理论上篮球运动是不允许身体接触的比赛项目,而随着规则的演变,参赛双方队员身体技能、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激烈的对抗性已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裁判员如何正确区分一般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界线,合理掌握判罚尺度,有利于比赛的顺利进行,更有益于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篮球运动身体接触侵人犯规裁判员判罚尺度
篮球运动是最受人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它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开展,成为一项经久不衰魅力迷人的体育项目,其根源在于它具有多变的、全面的、激烈的对抗性。
参加比赛的双方运动员,必须在篮球规则的约束下进行比赛,而篮球规则是抽象的条文规定,只有通过裁判员的创造性实践,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场精彩的比赛离不开出色的裁判工作,而有些比赛,由于裁判员的失误,往往直接影响某队的成绩、名次及出线权。
同时也影响了运动员和观众的情绪,严重者可导致场上秩序混乱……因此,没有篮球裁判员的参与,就没有正式的比赛,没有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也会影响篮球运动的高速发展。
前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主席萨波尔先生曾说过:“对身体接触的判罚,是区别优秀裁判员与差一点裁判员的标准”,他认为一个百分之百了解规则的裁判员并不一定是一个好裁判员,如各种违例,都是规则中明确规定了的。
而身体接触判不判侵人犯规,则需要临场
裁判员根据规则的实质与精神,迅速做出判断。
据相关资料统计,一场篮球比赛所有发生的身体接触中,只有20%才能被判罚或侵人犯规,这就需要临场裁判掌握好身体接触的判罚尺度,正确区分一般
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界线,本文仅对对抗中的身体接触的判罚尺度谈几点亲身体会,以求与同行共同商讨。
1.现代篮球运动是激烈对抗的运动
从理论上讲,篮球运动是一项“没有身体接触的比赛活动”,但在一场比赛中,10个队员快速移动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身体接触
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比赛的双方为了取胜夺标,在身体、技战术、作风等方面的对抗日趋激烈,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现代篮球
运动进入创新飞跃和攀高发展的新时期,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身体、体能条件与要求(特别是世界女子篮球运动将发展得更为显著)将进一步向篮球运动专项特征靠拢,规则将围绕“高、快、准、全、狠”进一步完善与补充,将激励攻、守、技战术不断创新发展,推动攻守对抗的速度、力量、准确性、技巧性的全面提高和拼争强度更加凶悍激烈,竞赛更具魅力。
2.判断身体接触是否犯规的依据
2.1规则第43条明确指出,在判断身体接触是否犯规时,裁判员在每一个实例中,应注重和考虑下列基本原则。
2.1.1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2.1.2运用“有利、无利”概念的一致性,裁判员不必要以打断
比赛的流畅来处罚附带的身体接触,如果这种接触没有给有责任的队员带来利益,也未置对方队员于不利。
2.1.3运用常识的一致性,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2.1.4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要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规则特别强调了保持比赛的一致性,以及运用有利/无利原则的一致性,很多裁判往往把一些非法动作,但不影响比赛的进行,又并未使对方处于不利地位的身体接触都吹成了犯规。
甚至一些非法接触发生在被侵犯队员能直接快攻得分时,也被过早地鸣哨中断了比赛,这明显违背了“有利/无利”的原则。
2.2关于犯规,规则第42条明确指出,犯规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第44条进一步提出:侵人犯规包含与对方队员的非法接触。
规则的定义,已经明确无误的指明身体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客观
存在,非法接触是构成侵人犯规的因素。
显而易见,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换言之,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侵人犯规必有身体接触,而身体
接触不都是侵人犯规,这样就自然出现了合法的身体接触与非法身体接触的区分,裁判员的责任和水平就在于正确地认识和正确处理这种区分。
新规定的基本原则,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只
直观地反映比赛和宣判比赛是不够的,还要运用思维、运用常识和技巧,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见了接触就吹犯规的错误做法。
3.临场几种常见身体接触动作剖析
在比赛中,双方均有权做出最大努力来获得胜利,但取得胜利必须符合体育道德精神和规则要求,这就要求临场裁判对规则的精神与实质吃透,同时,也要掌握篮球比赛过程中常见的身体接触的动
作结构。
3.1篮下挤位、挤靠:篮下限制区是攻守双方必争之地,由于范围小、人员密集,彼此靠贴接触是家常便饭。
当双方的接触都相对处于静止状态时,这种接触可不吹。
而随着球的转移,双方的接触影响了对方的占位、摆脱、接球、阻碍对方空切、穿插行动自由时,可以判罚。
3.2抢篮板球时的接触:抢篮板球是一个整体战术,它分为抢进
攻篮板球和防守篮板球两部分,是攻守双方发生身体接触最多,对
抗性最集中的。
为了抢占有利位置,起跳前攻守双方在冲、挡中会发生激烈接触;在最末一次罚球站位时,双方肩对肩,互使劲对抗;
以及面对面垂直举手紧贴对手;起跳后双方身体互有碰撞,都处于
可能获球的位置,且不违反“垂直原则”;一般都不吹。
下落时,掏、打球动作中虽有接触但没有打、砍等附加动作;有时接触虽比较厉害,但并不影响对方控制球,不影响紧接的二次进攻或快攻一传时,也可以放掉。
3.3背后防守与封盖:规则对“背后防守”的要求是严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背后掏打球、盖帽、背后抢篮板球都是犯规。
其实背后与前面、侧面仅仅是所处位置角度不同而已,而宣判犯规的原则都是一样的。
从后防守由于位置不利其犯规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在处理上也应同样遵守轻微接触影响不大可以放掉的原则。
在抢断球与封盖时,队员是针对球而附带地、偶然地触及对方持球的手,根据“球手一体”的原则,可以不吹。
3.4在防守持球队员的身体接触:攻守双方在高速运动中互相对抗,依照“防守控制球的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不适用”的原则,防守者只要没有推、拉、挤、顶等非正常动作影响持球者的动作完成,一般的身体接触可以不吹。
同样控制球队员正常的手臂护球和侧身压肩抢过等动作,只要不是非正常的推拉、撞等造成的身体接触也不予以判罚。
3.5防守中锋的身体接触:根据规则第44条12款规定,垂直原则也适用于居中策应,位于居中策应位置的进攻队员和防守他的对方队员必须尊重彼此的垂直权利。
位于居中策应位置的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用肩或髋将他的对方队员挤出位置,或用伸展的肘、臂、膝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去干扰对方队员的活动自由,是犯规。
在防守中锋时,为了抢占有利位置,只要不发生推、拉、顶等附加动作,利用身体贴、靠近,发生较强的接触都是合法的。
如防守者采用不合理位置,但结果使对方并无损害,根据接触的程度,也是可
以容忍的。
4.结论和建议
4.1我们应当提倡符合规则要求的对抗,而不是隐蔽恶劣的小动作。
小动作投机取巧,违背体育道德、损人利己,破坏正确技术动作,阻碍运动水平提高,必须坚决判罚,甚至对对方影响不大时,也可判罚。
4.2不要被表面假象所述惑,在相互对抗的身体接触中,体重大的、速度快的、使上狠劲的总要占些便宜,被撞开的、摔倒的不一定是有理者。
现在防守者常在进攻队员接触的刹那故意后倒,借此迷惑裁判,裁判员必须目光敏锐,切勿上当。
4.3根据有利、无利原则,不是说可以无原则的宽容。
吹与放、严与松,都要以规则精神为依据,限制在正确的技术规格范围内,严得合理,放得有理有利有节,切忌离开规则无原则乱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总之,为了使比赛在文明洁净、公平竞争的气氛中进行,为了推动篮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倡合理的身体接触,鼓励正常的对抗,决不意味着对侵人犯规的宽容与放纵,不给犯规者有利可图,不给“犯规战术”以立足之地,是裁判执法的准则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体育局科技处.篮球竞赛规则〔z〕.2001
[2]孙民治.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3]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裁判员手册〔r〕.199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