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19卷第8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罗雯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保持了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在强化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知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从客观角
度来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制约其建设与发展的一些挑战与问题,对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的引领作用,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对解决其问题和推动其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主
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予以探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罗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是基于我国长期社会实践下逐步形成的,其不仅向人们呈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的内容,而且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体现。

而反观高校来讲,其是实施文化传播的主阵地,聚集了多样化的文化类型,也正是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碰撞和交织,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存在机遇,又存在挑战。

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得以保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重关注和探讨的具有时代性的问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多元化文化并存、多种社会思潮激荡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全球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无论是经济交流还是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起来,高校在此环境中与外界的联系也逐步强化,多元化也成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突出特点,虽然这在促进高校文化发展方面具有突出意义,然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呈现削弱的态势这一客观事实也要引起重视。

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高校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尤为迫切。

二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较以往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多元化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

然而,受价值观念多元化影响,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是什么、学生应着重树立何种价值观、如何在纷繁复杂环境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合理抉择等都是当前高校需要加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同时,“读书无用论”的流传以及北大经济学教授“当前社会不缺大学生,缺的是农民工”的说法都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价值的质疑,这其中传达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价值成分缺失等客观事实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其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是在网络技术持续发展背景下,网络文化在高校校园中逐渐普及,其对于校园文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据了解,当前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网络已成为重要工具。

但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大众需求,满足其在审美和娱乐方面的消遣,与主流意识文化相对的通俗文化和消费文化也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也正是受到这些复杂文化的影响,会使校园文化发生质的改变,与正确轨道相脱离。

同时,网络中信息繁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极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对其正确价值观形成也不利,冲击着大学生本有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对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对此,高校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知,在明确高校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注重与其特色的结合,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探索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导地位的建立,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推动其内化和外化。

就内化来讲,转变为高校文化建设价值理念而存在;就外化而言,使大学生能够自觉行动,从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健康与发展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体制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现代化大学的建设,要求校方机制体制建设过程中要着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引领作用,以生为本,立足体制内的各项制度,不断提升其完善性,并对管理权限和职责予以明确。

在新形势背景下,一是借助法治方式使高校工作科学化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加快各级师资队伍建设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的构建,并以制度执行力为面向强化其力度,推动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两者间的和谐统一。

同时,要确保高校章程权威性,将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理念予以强化,使高校学生在接受国家法律和
2020年第19卷第8期
党内法规等约束下能够保持高度自觉,构建起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提升科学决策机制的完善性。

就领导方式而言,要保证其与大学治理普遍规律的契合性,并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行科学决策。

同时,针对专家咨询和智囊系统两个方面来讲要加快其构建速度,从而建立起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为一体的运行机制;三是针对政治、行政和学术间的关系要合理处理。

对于高校内涵发展而言,增强学术权力、以学术发展规律为遵循、促进学术组织各作用的发挥以及创设利于教师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是其必然要求;四是促进学校信息公开、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的实现,持续提升监督体系的健全性和完善性,赋予高校师生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监督权。

对于现有的学生培养制度而言,要充分了解其具有的滞后性,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创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应有保障,着重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制度支撑。

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服务理念,推动多样化公益类活动常态化的实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实现对大学生良好价值观、人生观树立的有效引领,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者作用;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角度来讲,要注重其服务基层等意识的强化,使其在深入到基层工作岗位中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总的来讲,高校体制文化的完善仅仅依靠一己之力是不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高校、社会和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在校师生的通力合作,实现对校内外各类资源的整合,从本质来讲,是一项具有复杂性且长期性的工作内容。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物质文化的持续融合。

物质文化建设是构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需要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同样不可忽视。

一是要提升校园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建构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着重打造既具人文底蕴又功能丰富的现代化校园,此外,建构起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需要重点打造的内容;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宣传标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众所周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是基于校园中开展的,对此,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校园文化过程中,推动主流价值观文化标识和传播载体的高度融合,一方面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展现,另一方面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也会受到来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深刻感知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

1.注重优良校风的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以校风为载体呈现出来的,整合了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等内容,同时,也是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方针,并将其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体现了高校在优良校风和学风建设方面给予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理论功底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学生党务工作来讲,要充分认识到优秀师生党员具有的表率作用,并对其作用进行充分运用,从而在优异师生楷模辅助下为主流价值体系构建和传播提供重要助力。

2.在先锋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在进行校园文化实践时,要充分发挥红色高校文化具有的指导作用,并以特定时间为周期,开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样化的活动,赋予活动更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此提升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参与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又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此外,日常理论课和红色活动的深入结合,在高校文化氛围构建和学生精神文化素养提升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保障。

3.对新媒体平台进行充分运用。

新形势背景下,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较以往也有了显著不同,实现了向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平台的信息接收主流方式的转变。

对此,高校校园要对这一平台进行充分运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兴平台中予以展示,为大学生更好地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兴平台的展示,有助于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平台的构建,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先进文化的影响与熏陶。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历经时间考验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检验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向完善化所迈进,并成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内涵较以往相比更加丰富,而且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的引领作用也更加突出。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高校师生思想意识统一性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宏观引导作用,而且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方针作为了重点实践路径,保证了思想和实践方面的高度统一,既帮助了大学生在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了合理化的理想目标,又能够使大学生免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建构起正确的三观,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这不仅是高质量大学得以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更是和谐校园得以构建的关键与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展望,2015,25(1):276
[2]山述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06 109
[3]李大健,彭柏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42 144[4]周祯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路径分析[J].大众文艺,2015,22:266 267[5]丁子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6
[6]李川.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J].智富时代,2019,2[7]刘畅.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