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春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美国 ②热带雨林 ③三江平原 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 .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 .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 .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4.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5.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读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6~8题。

学区: 班级: 姓名: 考号:
6.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7.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黑土 B .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 .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 .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8.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最为稀疏的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生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下图“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9~10题。

9.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 .地质条件稳定
B .年降水量增多
C .灌溉条件改善
D .黄河水量减少
10.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湿地破坏
B .土壤盐渍化
C .水土流失
D .森林锐减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11~12题。

图例

库布齐沙漠
阴 山 山 脉 河



黄 城市
水渠 河流 沙漠 1500 2000
1000
呼和浩特
11.决定图中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热量C.降水量D.地形
1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图中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
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④⑦⑧
读下列“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关于我国2008年前8个月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持平
B.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石油需要大量进口
C.我国进口的能源只有石油
D.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
14.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是消费的能源类型太少
B.我国能源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产生硝酸型酸雨
C.我国能源消费中除煤炭、水电、核电、风电外,都依赖于进口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
15、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16、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下图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

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
C、增加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
18、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A、发热量低
B、应用广泛
C、有害成分多
D、分布不平衡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9—20题: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2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21~22题。

21.图示的外力是( )
A.流水B.海浪 C.冰川D.风力
22.图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内蒙古B.甘肃 C.青海D.新疆
某网2011年2月7日电巴西亚马孙地区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导致数百万棵树枯死。

科学家担心3月和4月的暴风雨,这种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对该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读图,回答23-24题:
23.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24.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25.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二、问答题(共50分)
26.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9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2: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主体位于________(省区),从自然区来
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以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分)
(2)C地区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
试分析荒漠化的特点及成因。

(8分)
(3)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8分)
(1)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分布特点: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成因: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

(4)a.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b.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
c.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

27.根据下图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乙(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1)山西建设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8)
(2)A图显示投资比重大,体现的地位;B图显示在煤和电之间突出电力,其意义在于、、。

(10)
(3)C图显示的有色金属冶金投资比重很大;D图显示在化学工业中,延长煤的,以的投资比重相对较大。

(6)
(4)山西能源基地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4)
(1)有色金属冶炼消耗大量电能,山西能源丰富,电力充足。

(2)能源工业主导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提高煤炭附加值
(3)高能耗生产链以煤化工
(4)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春考)答题纸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问答题(共50分)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8分)
(3)(8分)
27、(1)(8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