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的能力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管理实践
CHINESE C0MMUNITYD0CT0RS
中国社区医师年第3卷第3期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

正确认识全科医生的地位、作用、能力要求,提高全科医生素质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全科医生和全科科学
全科医生和全科医学:1969年建立的全科医学是一个初级卫生保健领域里的新学科,是一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的新型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其学科功能定位是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2]。

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提供者,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生的产生是医学模式的转变的必然:医学模式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即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健康问题的不同而不同。

人类面对传染病防治,推行的是生物医学模式。

人类有
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危害以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突出了。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威胁着人类的健康[3]。

这些疾病与心理紧张、环境污染、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密切相关。

同时,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老年病成了
突出问题。

在诸多影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因素中,社会的、心理的因素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突破局限,把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确定与其相适应的医学服务模式——全科医疗,从整体上认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制定社会的医疗保健措施,成为医学科学自身发展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全科医生作为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运而生,弥补了专科医生很难提供满意的可及性、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不足。

全科医生的地位和作用
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全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不仅能够从事内、外科等各科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要涉猎相关的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履行自己的职责。

全科医生能以其独特的态度和技能向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来自于躯体、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问题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还可以适度利用社会资源及专科咨询,提供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4]。

全科医生是居民身边的“医学服务者”:全科医疗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为中心,无论其服务对象有无疾病或病患,全科医疗都要为其提供满意的照顾。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过去专科医疗服务以疾病为中心,把人作为疾病的载体。

全科医疗服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医疗干预或健康教育等方式来降低民众患病率,守护健康。

国外80%的常见病、多发病都是由社区全科医生诊疗的[5]。

据世界各地的调查结果统计,所有患者中只有5%左右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诊治,而人群中9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

全科医生的能力要求
全科的双重含意:遵照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1984年对全科医疗的定义:“全科医疗是一种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医学专科,其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源自于传统的开业医师和以家庭为范畴的独特领域,而不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器官系统的疾病进行分科。

全科医生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综合性保健,扮演着为患者提供和协调一切卫生保健需求的独特专业性角色”[6]。

全科的含义之一是全科医生是不分科的专业医生。

全科医生是通科医生的升华,具有深厚、扎实、全面的医学理论基础,较强的医疗实践能力,掌握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32.106摘

目的:文章介绍了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的关系。

分析了全科医生产生的背景、地位、作用、能力要求和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对提高全科医生素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地位作用;队伍建设
C apa city r equire m ents of ge nera l pr actitioner
Deng Yu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Guangyi Street,Chong'an District of Wuxi City,Jiangsu Province 214011
Abstr a c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tro duced the relatio nship be tw een general medical and general practitio ner,analyz 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background,status,f unction,require ments and team of ge neral practitioners,and explore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ener al practitioner and strengthen building of the grassroots health team.Key wor ds
General medicine;General practitioner;Role;Team construction
全科医生的能力要求
邓郁
214011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广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20140219
论著管理实践
C HINES E C0MMUNITYD0CT0RS
中国社区医师年第3卷第3期
的专业知识更综合,临床的技能更全面,管理的知识更丰富,利用少量的资源治好病,不是水平有限的“万金油医生”和通科医生。

全科的另一层含义是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还应包括社会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行为科学等,全科医生以较强的人际沟通技巧,为社区居民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全科医生是专科医生: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与内、外、妇、儿等专科一样是临床专科分工里面一个重要的专科。

全科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支,它不主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主张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层次干预,最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全科医生是一种独特的专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主要区别:全科医生秉持整体医学观,具有系统整体性的思维,主要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术重在广度,兼顾深度,解决的问题重常见、综合。

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负责健康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工合作,共同构成完整、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7]。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比有其特定的专业技能。

一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地解决疾病的确诊、转诊问题。

全科医生所在的部门,没有高档、齐全的医疗设备,这就要求他们有特定的业务能力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另一个特定的专业技能叫做“可亲性的医疗照顾”。

简易的方法自然比复杂的可行,但更重要的是医生与患者之间感情上的可亲。

医生理解他所服务的对象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有其特定社会背景的人。

而患者或其家庭则是将医生看成是他们的朋友。

全科医生是多面手:全科医疗服务是一种立体多维的服务模式。

其服务,范围有个人、家庭和社区群体,内容有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层面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对象有患者、亚健康人和健康人。

全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实施者,其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全科医生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规范化治疗,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

做合格的守门人,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对各个专科都要懂,能够回答居民的各种问题,还得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往哪里的专科转诊,并能够监督别人的服务;专科医生确诊给出治疗方案之后,详细地告诉患者如何执行治疗方案并督促执行,对患者进行家访,评估生活环境并给出建议,帮助改善环境;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为急病、重病患者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

全科医生是医疗保健团队的主心骨。

全科医生不是万能医生,作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维护者,需要与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等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合作,建立医疗保健团队,分工合作,发挥集体优势,实施“六位一体”综合性服务。

作为团队的主体和骨干,全科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和策划能力。

全科医生是疾病和健康的管理人。

全科医生对社区居民的医疗、预防和保健需求负有整体责任。

全科医生在社区不仅要治疗患者,还要管理患者。

只有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注重病患沟通,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为患病居民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健康教育、传播卫生知识,是全科医生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入情、入理,启发、诱导才能引导居民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全科医生的培养
全科医生的现状: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资格准入制度,全科医生队伍不断发展。

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全国目前的全科医生和助理医生只有7.8万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2000人拥有1名全科医生才能够满足新世纪的健康需求。

我国目前的全科医生仅能为1.56亿人提供服务,差距甚大[8]
;另一方面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完善,多以在职人员转岗培训为主,人员质量得不到保证。

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存在一定缺陷。

其中一部分医务人员在医疗方面涉足不多,只能开展预防保健工作;一部分医务人员从事专科医疗,缺乏预防、保健、家庭照顾、
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反映出当前的全科医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未达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达不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根据国情确立了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为全面落实《指导意见》,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议如下:①加强高等院校的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

开设全科医学专业,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全科医生的师资力量,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从根本上改善全科医生匮乏的状况。

②医学院校的教育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引入全科理念。

全科医学不仅仅是理科,也是人文学科,医学院校应设置全科医学概论及人文方面的必修课。

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要注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与渗透,使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知识相融合。

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设立全科医疗科室,让学员在全科医生培养的基地不仅能学到专科医生的技能,还能学到全科医生的技能。

大医院派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对社区医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社区医生在专家们的帮带下,成为全科的“专家”,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③改善教育方法:以引导、讨论、实践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全科医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素质。

组织全科课题研究,开展评比、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全科医生的调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区卫生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疾病预防干预等能力。

④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坚持全科医学教育长远发展与当前实际需求相结合原则,在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同时,抓好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鼓励已经取得了全科医学资格的社区医生参加岗位培训、学历教育,更新专业知识,转变服务理念,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全科医师队伍。

支持全科医生不断深造,在拓展相关各科知识的同时,有所专长,以“全”兼“专”,相得益彰。

⑤加强养成教育,提升品德修养:全科医疗服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全科医生只有秉承“大医精诚”之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真诚相待,不离
201402170
论著管理实践
CHINESE C0MMUNITYD0CT0RS
中国社区医师年第3卷第3期者测得的血压值要高于体重正常者,体重指数偏高者测得的血压也偏高。

情绪变化影响血压
当人处于焦虑、兴奋、恐惧时,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加,小动脉收缩,血压特别是收缩压明显增高。

而长期、反复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可使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中枢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失调,从而影响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压的显著上升。

神经免疫学研究认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抵抗病毒、细菌和肿瘤都至关重要。

精神因素影响血压
精神因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诱因,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造成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再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导致高血压发病率升高。

研究表明,保持心理平衡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一项保健措施。

白大衣血压
1940年Ayman 等首先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和家庭测量的血压值之间有差异[3]
,即诊室血压(CBP)大于家庭自测血压(HBP),这种CBP 升高的现象称为白大衣效应或白大衣高血压(W HC),其机制可能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警觉反应有关。

有20%左右患者在诊室里被确诊为高血压,但动态血压完全正常。

进食影响血压
进食时血压通常要轻度增高,而且持续约1h 左右,舒张压一般不受影响或稍下降,这是由于消化时分布于腹腔的
血管扩张所致。

生活方式影响血压
烟、酒、咖啡、食盐都是高血压发病原因。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一项研究表明,吸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为43.3%,吸烟对心肌梗死的危害与吸烟指数(吸烟支数/日×吸烟年数)的平方成正比,吸烟量增加1倍,危害为4倍,吸烟量增加2倍,危害达9倍。

大量的高血压临床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食盐量摄入较多。

钠盐摄入过多,钾盐和钙盐摄入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多吃水果、蔬菜、适度饮酒有利于防止高血压。

药物影响血压
许多药物会引起血压升高,包括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中药甘草;小苏打(碳酸氢钠);麻黄素,如百喘朋、止咳喘定膏、麻黄素呋喃西林滴鼻液等,可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小动脉收缩,长期大剂量应用会引起血压升高;解热止痛药,如保泰松、消炎痛也可引发可逆性高血压。

环境因素影响血压
在噪音和人群吵闹的城市的居民,高血压患者高于安静的乡村,原因是人体在噪音环境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加快,使血压升高。

衣袖厚度影响血压
如果衣袖厚度大于0.5cm 时,进行血压测量时,会影响听觉的敏感度以及血压计袖带压力的改变,可造成血压值明显差异。

与测量者相关的因素
袖带捆绑的部位要准确、固定,一般根据情况固定一侧上臂,松紧度应适宜,袖带以能插入1指为宜,位置在肘窝上2~3cm 处肱动脉搏动最强处为宜;对脑血管意外偏瘫者、一侧肢体外伤或手术者、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测血压要选健侧;输气球放气速度以水银柱下降4mmHg/s 为宜,如果放气太慢,使静脉充血,舒张压偏高,放的太快听不清声音变化;读数时眼睛视线保持与水银柱弯月面同一水平。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对人的危害极大,通常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现象,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治疗率低、达标率低、知晓率低。

高血压早期病情进展缓慢,无明显症状,患者常常突发心、脑、肾并发症,甚至猝死。

所以对血压的监测至关重要,同时也要了解影响血压的常见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避免影响血压的不利因素,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方法,以实现血压的合理控制。

参考文献
[1]于振江,王虹.体位对无创伤血压监测影响[J].临床荟萃,2002,19(7):1169.
[2]Cheung Ak,Yan G,Green T ,et al.Seaso nal variatio ns inclinical and labo rato ry v ariables am ong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J].J So cNephrol,2002,13(3):2345-2352.
[3]O'BrienE,Asmar R,Beilin L,et al.Euro pean society of hy pertension recom mendations fo r co nv entional,ambulatory and
ho me bloo d
pressure measurement[J].J Hyp ertens,2003,21(4):821-848.
不弃,才能不负健康“守门人”的神圣使命。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建设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关于印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的通知,卫科教发〔2012〕48号.[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
见》.2009年3月17日.[3]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导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
Dupuit
S ,Collins
E ,ShergiU
S,et
a1.
Co mputer-based
assistance
in family
medicine[J].Co mputer M etho ds and Pm aIns
in Bio medicine,1998,55(1):201-203.[5]
祝墡珠.关于全科医生制度建立的问题及建议[J].中华全科杂志,2011,10(5):77-78.[6]《提高全科医生素质是发展社区卫生的当
务之急》,新华网,2006年8月10日.[7]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101-102.
[8]
南芳.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临床专科教学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7-68.
(上接第168页)
201402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