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动物聚会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师:谁来帮刚才提问的同学解一下?
生1:3+3=6(只)
师: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生2:3×2=6(只)
师:还可以写成哪个乘法算式?
生3:2×3=6(只)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பைடு நூலகம்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师:刚才的几个同学回答的都非常棒.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三题:为了教给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看第一个问题,明确要我们求的是什么。然后追问:要计算小雨伞一共用了多少根牙签,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然后引导学生看图,看从图中能否找到这两个条件。学生很容易发现,摆一个小雨伞需要4根牙签,一共摆了3个小雨伞。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同学们看看谁来了?(电脑演示课件“动物聚会”:小机灵狗出现了,后面还领着6只小兔子,分成两排站,每排3只兔子.)你们知道机灵狗领着多少只小兔子吗?
2、谁能用乘法列式求一求?(指名学生回答.)你们知道他们去干什么?听说森林里有一个动物聚会可热闹了,它们也想去看看.我们也跟上去吧.(出示课题:动物聚会)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刚才同学们提了那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想出道题看你们会做吗?
(电脑演示课件“动物聚会”:出示“连一连”)
2、师:中间卡片写的和哪边的图有联系?
(要求同桌合作一起连一连,看看哪桌连的都对)
3、师:我发现同学们连得很快,哪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连的?
分别找几个同学说.
师:在同学们回答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课题
动物聚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第四题: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意思。如,3×2可以表示2个3,也可以表示3个2。
3×2是教科书提供的范例,剩下的几个乘法算式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左图可以连的卡片有4张,分别是“7+7+7”“3个7”“7×3”和“3×7”;右图可以连的卡片有4张,分别是“3+3+3+3+3+3+3”“7个3”
“7×3”和“3×7”。
第二题:本题呈现了小蚂蚁回家的场景,小房子上标出的是乘法算式的意义,每只小蚂蚁都有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的写有连加算式,有的写有乘法算式,其中一只小蚂蚁的卡片上写的是“3个5”。
生4:还有每个树枝上站着3只鸟,共有3个树枝上有.……
师: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几只猴子?
生2: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生3:一共有多少只松鼠?
生4: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生5:一共有几只小鸟?……
3、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请大家看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问题:一共的几只小鸟?)
第2课时
课题
动物聚会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练习
第一题: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题意,特别是说清楚每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再动手连一连。
6个3和3个6,是怎么一回事,你们谁明白呀,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1:6个3和3个6表示的意思不同.
生2:6个3是说每份有3个,有6份;3个6是每份6个,有3份.
师总结:但都可以写成6×3或3×6.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谈感想)
教学反思
二、自主尝试,组织探究.
1、创设情境.(电脑演示课件“动物聚会”,出示主题图)哇!这里真热闹,各种小动物都拿来了自己爱吃的水果、蔬菜…….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2、提出问题.
师:下面谁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三只猴子,每只猴子都拿着6个桃子.
生2:有三只兔子,每只兔子都抱着4个胡萝卜.
生3:有六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都有拿着6个松果.
师:谁来帮刚才提问的同学解一下?
生1:3+3=6(只)
师: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生2:3×2=6(只)
师:还可以写成哪个乘法算式?
生3:2×3=6(只)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பைடு நூலகம்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师:刚才的几个同学回答的都非常棒.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三题:为了教给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看第一个问题,明确要我们求的是什么。然后追问:要计算小雨伞一共用了多少根牙签,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然后引导学生看图,看从图中能否找到这两个条件。学生很容易发现,摆一个小雨伞需要4根牙签,一共摆了3个小雨伞。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同学们看看谁来了?(电脑演示课件“动物聚会”:小机灵狗出现了,后面还领着6只小兔子,分成两排站,每排3只兔子.)你们知道机灵狗领着多少只小兔子吗?
2、谁能用乘法列式求一求?(指名学生回答.)你们知道他们去干什么?听说森林里有一个动物聚会可热闹了,它们也想去看看.我们也跟上去吧.(出示课题:动物聚会)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刚才同学们提了那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想出道题看你们会做吗?
(电脑演示课件“动物聚会”:出示“连一连”)
2、师:中间卡片写的和哪边的图有联系?
(要求同桌合作一起连一连,看看哪桌连的都对)
3、师:我发现同学们连得很快,哪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连的?
分别找几个同学说.
师:在同学们回答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课题
动物聚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第四题: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意思。如,3×2可以表示2个3,也可以表示3个2。
3×2是教科书提供的范例,剩下的几个乘法算式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左图可以连的卡片有4张,分别是“7+7+7”“3个7”“7×3”和“3×7”;右图可以连的卡片有4张,分别是“3+3+3+3+3+3+3”“7个3”
“7×3”和“3×7”。
第二题:本题呈现了小蚂蚁回家的场景,小房子上标出的是乘法算式的意义,每只小蚂蚁都有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的写有连加算式,有的写有乘法算式,其中一只小蚂蚁的卡片上写的是“3个5”。
生4:还有每个树枝上站着3只鸟,共有3个树枝上有.……
师: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几只猴子?
生2: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生3:一共有多少只松鼠?
生4: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生5:一共有几只小鸟?……
3、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请大家看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问题:一共的几只小鸟?)
第2课时
课题
动物聚会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练习
第一题: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题意,特别是说清楚每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再动手连一连。
6个3和3个6,是怎么一回事,你们谁明白呀,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1:6个3和3个6表示的意思不同.
生2:6个3是说每份有3个,有6份;3个6是每份6个,有3份.
师总结:但都可以写成6×3或3×6.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谈感想)
教学反思
二、自主尝试,组织探究.
1、创设情境.(电脑演示课件“动物聚会”,出示主题图)哇!这里真热闹,各种小动物都拿来了自己爱吃的水果、蔬菜…….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2、提出问题.
师:下面谁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三只猴子,每只猴子都拿着6个桃子.
生2:有三只兔子,每只兔子都抱着4个胡萝卜.
生3:有六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都有拿着6个松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