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 硬水与软水(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硬水与软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并学会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初步了解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2〕了解蒸馏的根本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硬水危害的了解与认识,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2〕通过对蒸馏实验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明白蒸馏是四种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的软化处理,懂得卫生健康饮水和节约用水,体会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探究活动〔蒸馏〕,培养学生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蒸馏的净水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样〔河水、自来水、蒸馏水〕、肥皂水、火柴、制取蒸馏水装置一套等。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方法,那么经过上述处理的水,澄清透明,比拟洁净,是不是纯洁物?为什么?
二、推进新课
1.硬水和软水
[讲解]经过除颜色和异味的水,里面还会含有其它的一些可溶物,比方说钙镁化合物,而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我们称为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我们称为软水。
[小结]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提问]我们要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呢?
[演示]在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参加等量的肥皂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答复]
[小结]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和硬水的试管中,搅拌,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产生丰富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很少或不起泡沫,易起浮渣的是硬水。
[提问]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哪些危害?
[指导阅读]教材P76内容
[讲解]其实硬水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比方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人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它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另外,很多工业部门像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部门,都要求用软水。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
[讲解]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实验室中通常用蒸馏的方法以降低它的硬度。
2.蒸馏
[视频播放]“蒸馏水的制作〞的教学短片。
[介绍]蒸馏的原理就是将液态的水加热变为气态水,再冷却为液态的水,
这样水中溶解的物质就被除去了,使硬水能变为软水。
蒸馏也是一种混合物别离的方法,它是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液态混合物中别离出来,是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
[实验步骤]在蒸馏烧瓶中参加约3
1体积的硬水,再参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按如以以下图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
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支管直接流出。
弃去开始蒸馏出的局部液体,收集10mL 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用肥皂水比拟蒸馏前后水的硬度变化。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实验结论]蒸馏前的水参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而蒸馏后的水参加肥皂水后泡沫多而浮渣少,为软水。
蒸馏操作的本卷须知:〔1〕加热时,烧瓶中应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2〕参加的液体〔硬水〕不要超过烧瓶体积的2/3,加热时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防止烧瓶中的液体通过导管进入蒸馏水中。
〔3〕温度计不要插入液体中,应使温度计的液泡对准支管处,用于测量蒸气的温度。
〔4〕蒸馏瓶加热时应垫石棉,使其均匀受热。
〔5〕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冷水从下口进入,出水口在上方,以使水蒸气被充分冷凝变成液态水。
三、典例剖析
例1 以下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
A.过滤
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解析】蒸馏得到的是纯洁水,可直接饮用,而过滤和静置沉淀只能除去海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只吸附局部杂质及气味,不能除去海水中溶解的盐,故经活性炭吸附后不能直接饮用。
【答案】D
例2 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以以下图: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方法。
【解析】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都是用来除去水中不溶的固体,即过滤作用,活性炭既可滤去液体中不溶性物质,又可吸附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
检验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看是否起泡沫。
降低水的硬度就是设法除去或降低硬水的钙、镁化合物,通常是蒸馏法、煮沸法等。
【答案】〔1〕过滤;吸附〔2〕肥皂水〔或洗衣粉、洗洁精〕〔3〕蒸馏〔加热煮沸〕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局部
五、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净化水的方法?怎样区分硬水与软水?
[答复]我们学习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这几种净化水的方法,其中蒸馏是净化程度较高的净水方法。
取等量的软水和硬水,向其中参加等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不产生泡沫或产生泡沫很少且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课题2 水的净化
第2课时硬水与软水
1.硬水和软水
〔1〕定义
〔2〕区别
〔3〕硬水的危害
〔4〕硬水的软化
2.蒸馏
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要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
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开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到达师生互动的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学会化学式的读法与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的喜爱。
〔2〕通过化学式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和化合物的组成写化学式,建立学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学精神。
【教学重点】
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以及化学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化学式的含义及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提问]读读、写写、比比:请同学们读出以下元素的名称:H、O、Cl,并试着组合成熟悉的一些物质的符号,比一比,谁写得最多、最快。
[点拨]物质符号有:H
2、O
2
、CO
2
、C、H
2
O
2
、H
2
O、CO等,这些符号就是物
质的化学式。
化学式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是世界通用的根本化学语言。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式。
二、推进新课
化学式
[思考]元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式来表示。
通过对以上几种物质的化学式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是化学式呢?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提问]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以水的化学式“H
2
O〞为例进行学习。
〔2〕意义〔以H
2
O为例〕
[提问]水中是否含氢气、氧气?理解右下角小数字的正确含义。
2H2O表示什么?
[答复]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复]两者的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思考]我们知道物质有混合物和纯洁物之分,是否它们都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呢?
纯洁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例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所以没法写化学式。
[练习]请以水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为参考,说说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
2
〕表示的意义。
[讨论]符号H、2H、H
2、2H
2
、2H+各具有几个意义?分别是什么?
[结论]H表示氢元素〔宏观〕和1个氢原子〔微观〕
2H表示2个氢原子〔只具有微观意义〕
[小结]化学符号前面有系数时,只有微观意义,即表示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化学式前面没有系数时,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过渡]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给你一个化学式你会读吗?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a.金属〔铁Fe、铜Cu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等〕
c.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
d.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
2、氧气O
2
等。
[小结]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单质除了气态非金属(如H
2、O
2
、N
2
、Cl
2
、F
2
、
O
3
等)外,其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化合物〔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写法:a.氧化物:如CuO、P2O5,“氧在后〞。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金前,非金后〞。
[注意]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不标出,化学式中右下方的小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小结]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需明确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要知道该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首先写出组成这种化合物的各元素符号,而后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小数字标明各元素原子个数。
可归纳为: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
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例如:ZnS读作硫化锌。
有时还要读
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Fe
3O
4
读作四氧化三铁。
[思考]物质的化学式是否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
[答复]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与该物质的状态无关。
例如:水和冰的化学式都为H
2
O。
三、典例剖析
例以下物质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
A.氧化镁 MgO
2 B.氧化铝 AL
2
O
3
C.水银 Ag
D.二氧化硫 SO
2
【解析】氧化镁中镁显+2价,氧显-2价,化学式为MgO;氧化铝中铝的符号为Al,第二个字母l为小写形式,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水银是液态的汞,元素符号为Hg,故A、B、C错,应选D。
【答案】D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局部。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表示物质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化学式既可以表示该物质中有哪几种元素,又可表示出该物质中的一个分子中每种原子各有几个。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化学式
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水为例〕
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水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微观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化学式的学习是初中化学的一个根底,但内容比拟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对于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教师讲解的同时,可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式意义、写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