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信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网优服务事业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
)
27
24
54
39
38
27
42
40
49
41
45
44
255 215
接力切换 成功率
(%)
88.89% 72.22% 71.05% 95.24% 83.67% 97.78% 84.31%
M3方案设计
问题分析
时间
12:00:00 13:00:00 14:00:00 15:00:00 16:00:00 17:00:00 6小时合计
楼宇低层:墙体隔断多,门口走廊信号好 ,房间信号差
楼宇高层:室外基站信号强,乒乓效应难 以控制、导频污染问题
现网覆盖的难点
传统室分建设方案的局限性
系统效率低: 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功率利用效率低下;传统分布系统很
难做到功率的均匀分布 物业协调,施工困难: 天线和射频电缆布放困难,物业接受度低 ;接入大量接头及
与分布式基站(BBU+RRU)对比
现网中以BBU+RRU的方式进行覆盖,虽然载频数增加了,但在很 多情形下,载频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资 源的浪费
M3产品进行室分建设,不仅能很好的控制上行底噪,而且能最大 限度的利用信源的承载能力,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M3解决方案分析
产品特点
无源器件,质量难以保证 ;布同轴线缆施工难度大,工期 长 干扰与噪声: 对于高层导频污染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以直放站为信源的 室分系统会抬升施主基站底噪 管理与维护难: 馈线、电源线易被盗;无源节点难监控,维护排查困难
现网覆盖的难点 深度覆盖的必要性
家庭信息化对室分提出新的要求:多业务、宽带化、光纤入户/入楼 国家“三网融合”的宏观政策引导运营商为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过有线宽带捆绑家庭类用户,占据竞争优势
为什么选用M3
M3-----Multi-service, Multi-medium, Micro-power
综合业务
综合接入方式有效绑定多种业务,融合性终端利于新业务开展,实现 各种业务优势互补;综合解决多制式手机信号、宽带等各种业务精确 覆盖,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综合介质
充分利用驻地网资源,可以有效的利用宽带投资;一次布线,安装快 捷,减少物业协调难度;全设备监控,保证全网运行质量;
对象
RNC1 金可达
接力切换成功率 (%)
98.89% 79.49%
3G到2G语音业务切换 成功率 (%)
98.29% 98.79%
3G到2G数据业务切换 成功率 (%)
95.26% 97.73%
M3方案设计
问题分析
时间
12:00:00 13:00:00 14:00:00 15:00:00 16:00:00 17:00:00 6小时合计
同RNC异频 切出尝试次
数 (次)
18 1 0 5 1 3 28
同RNC异 频切出成 功次数 (次)
14 0 0 4 1 3 22
同RNC异 频切出成 功率 (%)
77.77% 0.00%
80.00% 100.00% 100.00% 78.57%
同RNC 异频切 入尝试 次数 (次
) 28 31 20 19 8 4 110
86
接力切换 成功率
(%)
71.74% 37.50% 50.00% 66.67% 88.89% 100.00% 62.32%
M3方案设计
问题分析
chip=1/8chip/8=1.28*us
M3方案设计
整体思路
确定覆盖思路,是否适合M3覆盖 路测确定覆盖区域 选用M3覆盖方式:内置天线or接天馈 根据现场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RU
M3设备原理
MU主单元:射频 信号分通道输入, 监控单元接入
EU扩展单元:中频信 号转发,WLAN引入
RU终端单元: 射频信号重现 ,
M3设备原理
主单元MU
扩展单元EU
2G、3G多种制式信源引入 1U子框结构 4光口可星型连接4个EU 支持机架和挂墙安装方式
1U子框结构 支持EU间8级菊花链型级联 8网口接收宽带数据合路 光口+网口综合设计,支持
器,可同时实现和多台单口E1转换器进行通信传输; 如果信源采用BBU+RRU,近端机安装在RRU侧,可通过加一对光猫,利用
光纤传输到BBU机房,再通过E1上传; 整个组网可看作是一个2M传输组成的局域网; 近端机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和OMC网管的配置在同一网段。
M3解决方案分析 M3解决方案与传统解决方案对比
,用户既投诉又维权,网络建设碰到极大挑战

现网覆盖的难点 街道、商铺场景
室外信号较好,商铺内信号差 传统室外站建设方式,难以统一协调业主 手机用户多,话务量大,数据业务需求高
现网覆盖的难点
酒店、写字楼场景
天线难以按需布放,传统室分只能覆盖到 公共区域;即使天线点位安装于房间, 信 号泄漏也难以控制
可以按照应用场景进行外观定制和防敏设计(天线内置,天线美 化,伪装机箱等)
入户系统组网方式灵活,主单元支持星型组网,扩展单元支持8级 菊花链组网;
主单元和扩展单元采用交流220V或-48V直接供电,远端单元可采 用POE供电或通过电源适配器本地供电;
M3系列组网最大支持320台远端,即组网方式为1(主单元)+32( 扩展单元)+320(远端单元);
传统系统组网方式
M3系统组网方式
方案设计复杂,周期长,天线口 功率误差大
系统调整,调试,后期优化困难
覆盖区功率不平均,容易出现覆 盖死角
端到端设计,方案设计简单,终 端功率便于调整
系统调整,调试,后期优化方便
覆盖区功率均衡,可根据现场情 况调整终端输出
M3解决方案分析 传统解决方案工程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M3系统监控方案
以太网监控网管: 系统提供完善的监控解决方案,主单元可以集中监控实时监测整个系统的工
作状态。可以通过MODEM无线传输或以太网有线传输与OMC网管中心远程 监控。主单元和扩展单元具有远程软件升级功能方便使用维护;
以太网IP化方式可以依赖运营商的PTN/MSTP/DCN等传输网络; 运营商通过机房的传输设备划分一个以太网络给直放站监控传输用,同时在BTS机
同RNC异频 切出尝试次
数 (次)
3 5 8 13 4 7 40
同RNC异 频切出成 功次数 (次)
3 5 8 13 4 7 40
同RNC异 频切出成 功率 (%)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同RNC 异频切 入尝试 次数 (次
) 24 49 30 29 45 38 215
同RNC 异频切 入成功 次数 (次
) 21 34 19 27 37 37 175
同RNC异 频切入成 功率 (%)
87.50% 69.38% 63.33% 93.10% 82.22% 97.36% 81.40%
接力切 接力切
换请求 换成功
次数( 次数(次
同RNC 异频切 入成功 次数 (次
) 19 12 10 12 7 4 64
同RNC异 频切入成 功率 (%)
接力切 换请求 次数(
次)
接力切 换成功 次数(次
)
67.85% 46
33
38.70% 32
12
50.00% 20
10
63.15% 24
16
87.50% 9
8
100.00% 7
7
58.18% 138
有线输出
324×284×73(mm) 支持2G+3G ,提供WLAN
透传,外接瘦AP 1光口/网口数据引入 IP65等级,抗震、防水防雷 天线内/外置可选,最大输出
功率23dBm 室内和室外均可应用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4
M3设备监控 M3系统监控方案
M3设备监控
多业务引入:在一根光纤或网线上同时支持多种移动通信信号、 互联网宽带、IPTV、WIFI等业务覆盖
微功率输出:高集成模块化、放装式造型设计,有效改善系统信 噪比,适用于家庭、办公场所覆盖和无线覆盖投诉处理等
供电方式可选:支持POE远程供电及远端设备识别功能,降低取 电难度并防止电力盗用
低成本快速稳定部署:网络部署迅速,工程维护量较之传统室分 设备大幅降低;可加载网管监控平台,协助运营商实时监控资产 运行状况
房和网管机房直接提供以太网接口; 运营商为近端机设备分配IP地址资源,配置传输路由使近端机能够与OMC进行以太
网数据交互; 近端机的以太网口直接与传输设备的以太网口连接,即可以与OMC组成一个网络; 如果基站里有多台近端机,用小交换机汇接起来即可
M3设备监控
M3系统监控方案
E1/2M传输监控网管: 从近端机所在机房提供E1/2M链路传输到网管中心机房; 近端机侧用单口E1转换器传输设备,监控中心采用多口的汇聚型E1转换
虹信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网优服务事业部.ppt
目录
M3产品介绍 M3方案设计分析 M3应用场景分析 M3应用案例介绍
现网覆盖的难点
低层小区、城中村、校园场景
楼宇密集、道路狭窄、多为弱覆盖区域 宏站覆盖有限,业主对传统设备敏感,维权意识
强,传统射频电缆+天线方式难于实施 随着3G用户的不断增加,网络质量压力越来越大
星型级联RU 支持机架和挂墙安装方式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M3设备原理
入户型用户终端RU
室分型用户终端RU
伪装
222×163×40(mm) 支持2G+3G,集成胖AP 1光口/网口数据引入 移动信号与WIFI信号分天线
输出,最大输出功率17dBm 提供4LAN口支持宽带信号
由工艺问题,人为因素等 导致的驻波比问题
由设备,驻波等导致的上 行干扰问题
由无源器件多导致的交调 ,故障隐患问题以及老化 后性能下降的问题
M3解决方案分析 五类线以及光纤替换传统馈线
网线 光纤
M3以“五类线”布放,可借助宽带名义进行分布 系统建设或利用已有驻地网,隐蔽性强 网线较同轴电缆易弯曲、易布放,施工更加方便
完善的监控功能,可以纳入运营商的网管监控平台
M3解决方案分析
室外应用特点
低成本快速部署:利用光纤、五类线传输无线信号,降低铜缆等 高成本资源投入,部署简单快捷,降低物业协调难度
系统效率高:单平台实现多制式、多业务协同部署;放大单元前 置,节省传输路径损耗,显著提升系统综合效率
覆盖效果优:微功率浸入式精度覆盖,有效改善系统信噪比,特 别适用于城中村/棚户区等密集复杂环境
微功率
实现精确覆盖,大大降低室内信号的辐射和泄漏,提高整个移动网络 大网的质量;低辐射,绿色环保
M3产品定位
M3产品形态
M3系统由主单元MU,扩展单元 EU与覆盖单元 RU 三部分组成。
利用光纤和五类线取代同轴电缆,并用数字域传输取代射频传输
M3产品形态
利用光纤来解决2G、3G、LTE、WLAN传输与覆盖问题; 使用直流远供或本地取电解决RU的终端供电问题;

15天
维护成本

中等

中等
覆盖范围 可达到覆盖率80%
覆盖率达到70% 覆盖率达到85% 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综合宽带入户系统在小区、宾馆、VIP客户投诉环境下,具有 其它覆盖方案所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
目录
M3产品介绍 M3方案设计分析 M3应用场景分析 M3应用案例介绍
M3方案设计
问题出现
传输损耗小,易于施工布放
网线,光纤的应用降低了物业协调以及施工难度
M3解决方案分析 无源器件减少降低系统隐患
M3系统
仅在引入信号时使用少量无源器件
传统方案
无源器件作为覆盖的主体,减少无源器件意味 着覆盖范围的缩小
M3解决方案分析 组网监控性能对比
新型室分
传统室分
M3解决方案分析
设备适应性强:支持POE/光电复合缆远程供电;终端设备采用高 防护等级、伪装化设计,与目标场景融为一体
全程监控:可接入运营商网管监控平台,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 ,并实时调节覆盖端工作参数
M3解决方案分析
室内应用特点
驻地网接入:借助驻地网资源(五类线/光纤),轻松完成目标 区域深度覆盖
M3解决方案分析 技术方案对比
M3多制式分布系统
RRU+无源天馈分 布
小区覆盖系统
M3多制式分布+天馈分 布
建设成本



较高
建设难度
利用驻地网资源,降 低难度,建设难度低
建设周期
0.5-1天
建设难度适中 15天
小区协调难度大 15-30天
利用驻地网覆盖家庭 ,用分布系统覆盖公 共区域,建设难度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