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最大熵原理的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合集下载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筛选及评价研究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筛选及评价研究

方差贡献率来确定各主成分的权重 , 从而得 出整个系统的评 价, 而当出现 多个 子系统时 , 每个子系统 的权重确定则 成为 问题 的焦点 。所 以,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 素 从
2技术创新产 出能 力主要反映了区域 的技术创新最终表 . 现 为对 当地经济增长 的贡献和创新 活动所取得 的主要研究
科 技 活 动 中 科 学 家 和 工 程 师 比重 、 事 R D活 动 人 员 占总 从 &
体科技人员 比例 、 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 中全时人员 比重等 4 个
指 标 ;财 力 投 入 包 含科 学 技 术 支 出 占地 方 财 政 的 比重 、 & R D
支出占全部科技项 目经 费比重 、 规模以上丁业企业科学活动 经 费支 出占 G P比重 、 D 规模 以上 工业企业 技术改造 经费支
系 中 只含 有 一 个 系 统 时 , 以选 取 其 中 的几 个 主 成 分 , 其 可 以
从 技 术 创 新 投 入能 力 、 出 能力 、 散 能 力 、 撑 能 力 四个 系 产 扩 支
统出发构造了一个初始的覆盖面较广的评价体 系I 4 1 。初始的 指标体 系共包括 4 个评价指标。 1 1 . 技术创新 投入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人力 、 财力 以及创新 载体投 入等 , 力投入选取 了从事科技 活动人员总数 、 人 从事

要 : 区域 技 术 创 新 的 内 涵及 构 成要 素 为基 础 , 造 覆 盖 面 较 广 的指 标 体 系 , 过 相 关性 分 析 , 留各 子 系统 以 构 通 保
内比较相 关的指标 ,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运用主成分分析 法计算各子 系统的评价指数 。 同时利 用熵值 法确定各子 系统的权 重, 从而得 出区域技术创新 的综合指数。对泰 安市 20 - 2 0 年 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情 04 0 8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熵权TOPSIS法是一种常用的多指标决策方法,可以用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该方法结合了信息熵权重方法和TOPSIS方法,能够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时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性,有效地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熵权TOPSIS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财务绩效评价的目标和需求,选择一组与财务绩效相关的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回报率等。

2. 数据标准化:对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值,以便于不同指标之间的比较和综合评价。

3. 确定权重:利用信息熵权重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可以考虑指标的信息熵和信息增益,反映指标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4. 构建决策矩阵:将标准化后的数据按指标分别放入决策矩阵中,矩阵的行表示不同的评价对象,列表示不同的评价指标。

5. 计算TOPSIS综合评价指标:根据决策矩阵,计算每个评价对象相对于最优和最劣解的综合接近程度,得到TOPSIS综合评价指标。

熵权TOPSIS法能够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时综合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性,更加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在不同指标下的优势和劣势。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考虑指标相关性:该方法在计算权重时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能够更好地反映指标之间的影响和差异,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指标权重的简单平均或主观赋权。

2. 基于相对评价:熵权TOPSIS法是一种相对评价方法,能够将评价对象相对于最优和最劣解的综合接近程度作为评价结果,避免了绝对评价方法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3. 结果可解释性强:该方法可以输出每个评价对象相对于最优和最劣解的综合接近程度,能够直观地显示评价对象在不同指标下的优势和劣势,便于决策者进行分析和决策。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和比较不同公司的财务绩效,辅助决策者进行合理的投资和资源配置决策。

基于熵权系数法的产业集群演化能力评价

基于熵权系数法的产业集群演化能力评价

【 摘 要 】 文章应用系统热力学熵权 系数法基本原理 , 把产业 集群看作 一个平衡 系统 。 虑资源、 考 劳动力 、 资本 、 空 间、 知识 、 社会 资本 、 府干预七个 关键要素对产 业集群演 化的影响 , 系统熵值度 量系统 的集 中趋势 , 以评价产 业集 政 用 用
群 演化 的综合能力 , 有效解决要 素评价指标量 纲不一的问题 和分布不均衡 问题。


产 业 集群 形 成及 演化 的 影 响因 素分 析
影响产业集群形 成及发展 的要素 , 学界没 有统一标准 。如 萨伊 认 为 生 产要 素 只 包 括三 种 : 地 、 本 和 劳 动 ; asa 土 资 Mr l hl ( 80 『 劳动市场 共享 、 19 )】 5 从 中间产 品投 入和技 术外溢 三个要 素 做 出解释 ; a (9 1【 R t 19 )] i f 6 认为经 济空间 、 社会空 间和地理空 间支
维普资讯
基 于 熵 权 系数 法 的产 业 集 群 演 化 能 力评 价
彭 志 群 杨 承 新 ,
(. 1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北京 10 4 ;. 0 0 42深圳职 业技 术学院 经济管理 学院 , 东 深圳 5 8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广 10 5
归结为 三点 : 劳动 力市 场共享 、 中间产品投 入和技 术外 溢 ; o D— ei e 和 T rl(9 5 跚 r gr n eka 1 9 ) 强调集群具 有正 的“ 部性 ” 由于“ 外 , 历 史 偶然 因素 ”或不可 移动要 素 的存 在促使 企业选 择特定 的区 识 、 营管理 、 经 科学技术 等 ; 张志武 (0 2  ̄指 出 , 20) 所谓生产要素 位 , 固 了集 群 的 发展 。 加 就是 指人类进 行物 质资料生 产所需 要和使 用 的各 种具有相 对 然而 , 业集群 的演化 是一个 复杂 的系统 过程 , 产 产业 集群 特殊功 能的基本 因素 , 具体 来说 , 产要 素主要是 指生产 经营 生 初 具雏形 后 ,由于各 种资源 要素 和行为 主体 的相 互非线 性作 活 动 中发 挥作用 的劳动者 、 劳动工具 、 原材 料 、 能源 、 资金 、 技 用, 在路径依 赖和正 反馈作 用下 自行演进 , 终形 成完整 的集 术 、 最 专利 、 信息 、 管理 、 教育等 等。徐斌 、 寿波( 0 6 m提 出了 徐 20 ) 1 群 网络 , 向更 高级演 进。很多集 群维持 了长期 的繁荣 , 并 竞争优 狭义和广义 两种 生产要素概念 。基于广义生产要 素新 概念 , 提 势 不断强化 , 而有 的却 很快走 向衰 亡 , 主要 是 由于产业 集群 出了生 产要素层次理论 。即由基 本生产要素 ( 这 生产元 素) 单元 、 处 于 内在的竞 争与合作 的发 展动力 驱动 和外在影 响要素 凝聚 生产要 素 、 行业生 产要素和部 门生产要素 四个层次构成广义 生 与崩解 的力量 系统 之 中, 在开放 、 非均衡条件下 , 这些 力量互相 产要素体系 。彭澎 (0 7 【认为影 响产业 集群生成的主要因素 2 0 )2 } 关 联 、 相影 响 , 互 不断变 革 旧经 济结构 , 生新产 业 , 同导致 共有五个 : 催 共 区位禀赋 、 特性 、 产业 市场需求 、 企业家和机遇。 虽然 产业 的集聚或扩散 。由于各种要素对产业集 群产 生演化的影响 波特的理论 在全球传播很广 , 但该理 论的分析主要集 中于宏 观 存 在多层 次 、 复杂 的相互作用 , 最终 导致产业 集群 发展方 向并 非用 简单的加减就 能获得驱动合力 , 本文 应用系统热力学 熵权 系数法 基本原 理 , 把产 业集群 看作 一个平衡 系统 , 断地 与外 不 界 发生能量 与信息 的交换 , 当输入 能量发生 变化 ( 产要 素的 生 流 动) 系统就会打破原有平衡 , , 发生演变 , 到达新的平衡点 。 通 过测量 指标值和 系统 均值之 间的差额 , 系统熵值度量 区域交 用 易成本 与社会交易成 本平均水平之 间的差异 , 系统 的输 出值可 层面 ,研究 的对 象大都是发达 国家相对 比较成熟 的产业集群 。 本文立足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 企业的角度研究集群 现 从 象, 充分考 虑制度 、 文化与经济条 件的差异 , 已有研究 的基础 在 上, 主要从要 素流 动 的角度 , 将资源 、 劳动 力( 力资源 )资本 、 人 、 空间 、 知识 ( 主要 包括管理知识 、 技术 知识 及信息等 )社会 资本 、 ( 括关系 、 包 信用 、 规范等 ) 政府 干预等七 要素作 为研究对 象 , 、 构 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框架 , 究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化 。 研 以度量 系统 的集 中趋 势 , 输入 指标 采用相对 交易 成本 , 效解 有 正如 K uma (9 7 ㈣指 出:经 济地理学的任何有趣 模型 rg n 19 ) “ 决要 素评 价指标 量纲不一 的问题 和分布不均 衡问题。 必须反 映两种力量 之 间的较量 : 经济 活动聚集在 一起 的 ‘ 使 向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作者:白雪梅朱晓峰张琳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4期一、引言当前,创新型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而技术创新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量评价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较早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是Steele(1988),以核对表形式对企业的R&D活动进行了综合评价;Robert J. Watts和Alan L. Peter(1997)从技术生命周期、创新环境和产品价值链三方面对预测创新前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学者们较常采用的方法有德尔菲法、密切值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BP神经网络法等。

现有的研究和方法虽然能够从多方面综合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但容易忽略多个指标之间较强的相关性,且在权数的确定上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从而影响了综合评价的效果,而采用因子分析法能够克服这些缺点,使得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因此,本文拟采用因子分析法作为具体评价方法,先建立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然后选择江苏13个省辖市创新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论,提出创新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

二、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

由于前者起步更早,研究成果相对较多。

学者Burgelman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是由可利用的资源、对行业竞争对手的理解、对环境的了解能力、公司的组织文化和结构、开拓性战略等组成。

我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傅家骥(1996)按照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技术创新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等几方面,然后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概述•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目录contents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分析•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力量,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政府和企业决策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量化评估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效果,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然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

研究目的和方法VS0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概述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征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市场价值,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

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风险性、收益性等特征。

技术创新的创造性体现在它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技术创新的风险性是指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成果的产出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创新收益性是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应当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应当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评价。

熵权法

熵权法

e pi ln pi
• 显然,当 p i =1/m(i=1,2,……,m)时,即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相同时, 熵取最大值,为:
பைடு நூலகம்i 1
m
• 现有m个待评项目,n个评价指标,形成原始评价矩阵 R rij mn 对于某 个指标 r j 有信息熵:
e j pij ln pij ,其中 pij rij / rij
j 1
一般取q=1(海明距离)或q=2(欧氏距离)
Page 13
4计算各对象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正理想解S 的相对接近程度:

Ci
d (q) j d
j
d (q )
j
100, (i 1, 2...m)
5总和排序 根据综合评价值 Ci 的大小对各对象实力情况进行排序, 越大,表明 Ci 对其综合评价越好,反之Ci 越小,表明对其综合评价越差。
1 0.4
0.28 0.55 0.55 0.1 0.7 1
0.46 0.1 0.25 0.25 1 1 0.7 1
0.64 0.1 0.82 0.775 0.28 0.82 0.1 0.82 0.28 0.325 0.1 0.1 0.82 0.1 0.64 0.1
1 0.64 0.28 0.1 0.46 0.28 0.28
i
Page 12
di (q) 3分别计算个对象的指标评价值向量到正理想解S 的距离 和到负理想解 S 的距离di (q) :

di (q ) [ rij r
j 1
n
n
q 1 q j
q
] , q 0, (i 1, 2...m)
1 q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熵权TOPSIS法是一种多指标决策方法,通过对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综合考虑各指标对决策结果的贡献度,从而评估出最优方案。

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熵权TOPSIS法可以用于评估公司在财务方面的表现,并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将从熵权TOPSIS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熵权TOPSIS法的基本原理熵权TOPSIS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多指标决策方法。

信息熵是用来度量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度量,表示了信息的不确定性。

在熵权TOPSIS法中,采用信息熵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即熵权。

熵权TOPSIS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 构建指标层:首先确定评估对象(即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指标,比如ROE、利润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构建指标集合;2. 数据标准化:对指标集合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指标的数据统一到同一尺度上,以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3. 计算权重:根据指标的熵值和信息熵的定义,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再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4. 构建决策矩阵:将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行代表指标、列代表评估对象的方式构建决策矩阵;5. 计算距离:根据决策矩阵,计算每个评估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距离,即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6. 计算综合评价值:根据距离的计算结果,计算每个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即TOPSIS值;7. 排序和选优:根据综合评价值,对每个评估对象进行排序,并选取TOPSIS值最高的评估对象作为最优选择。

1. 指标选择:根据财务绩效评价的目标和需求,挑选与财务绩效相关的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表现。

2. 数据收集和标准化: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并将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不同指标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 计算信息熵和权重: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利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出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

熵值表示指标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熵越大代表不确定性越高,反之熵越小代表不确定性越低。

管理熵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管理熵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s pp r h he r . u o tt e t o y
K e r s:RI y wo d S;ma a e n n r p ;p r r n e e au t n n g me te t y e oma c v ai o f l o
熵 的概 念起 源 于 经 典 热力 学 理 论 ,是 由德 国物 理学 家 Cas s 16 l i 在 85年伴 随 着热 力 学第 二定 律 提 uu 出的 ,它 的表述为 “ 在孤 立 系统 中实 际发生 的过 程 , 总是使整个 系统 的熵 的数值增大 ,它是不可逆的, 这就是 熵增加 原理 ” 。任佩 瑜将 熵理论 引入 管理科 学 中 ,得 到管理 熵 。应 用 管 理 熵 理论 来 测 度 和评 价 区 域创新 系统绩 效 是 目前 国 内外关 于 系统 效 能评 价 的 较前沿 研究 ,通 过分 析 区域 创新 系统 总 熵值 的变 化 及正熵 和负 熵 ,可 以动 态 、科 学地 测 度 区域 创 新 系 统绩效 水平及 未 来 发 展趋 势 ,对 于整 合 区域 内创 新 资源 ,提高 区域 内可持续 创新 能力是 十分重要 的 。
a d T ce c n
。 nlRe 。 h me s
文章编号 :10 7 9 (0 1 7— 0 4— 4 0 0— 65 2 1 )0 05 0
管 理 熵视 角下 区域 创新 系统 绩 效评 价 实 证研 究
单 莹 洁 ,尹 凡
1 区域 创新 系统绩 效研 究现状
关 于 区域 创 新 绩 效 评 价 国外 文 献 记 载 的 不 多 , 美 国是 最早开 展 创新 体 系指 标 研 究 的 国家 ;经 济 合 作 与发 展 组 织 ( E D) 提 出 了关 于 收 集 和 解 释 创 O C 新 数据 的指导 原 则 ;欧 盟从 科 技 投 入 和 科技 绩 效 两 方 面对成 员 国的 创新 能力 进 行 评 价 ,该 指标 体 系 中 突出 了人力 资 源 在创 新 能 力 中 的重要 作 用 。 国 内学 者大 多采用 因子 分 析 法 、生 产 函数 法 、数 据 包 络法 (E D A)法 创建指 标体 系进 行定量 评价 。孟玉 明采用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各国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举行了广泛的探讨。

柏格曼(Burg elm an)和曼迪奇(Maid ig ue)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

巴顿(Barton,19 9 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

拉里(Larry W estp h al,19 8 1)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许庆瑞、傅家骥、魏江、刘铁兵、项保华、李廉水和关士续等。

魏江(1998)等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和组织能力5个方面。

许庆瑞(2000)、温瑞珺(2005)等持有相近的观点。

吴贵生(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同时对技术创新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并将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傅家骥(19 9 8 )、高建(19 9 7)、孙一民(19 9 8 )等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柳卸林(2000)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包括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管理和决策能力、创新产出能力。

张清辉(200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对市场需求分析入手,依次经过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最终实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综合,其目的是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个学者都倾向于从企业内部,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能力结构特征来加以描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都以能力要素结构分析为主。

二.评价原则魏江等(1995)认为,“在度量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采用全面指标来评价,还是采用核心评判指标来评价;二是解决参照系的选择问题,对参照系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国内的行业先进企业,也可以选择国际上行业先进企业。

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测度

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测度
质量 。因此 ,深 入 研究 我 国 区域 大 中型 工 业 企业
研究发现 ,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 比中部地 区大 中型 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 ,科技人员和创新产出 总量的增长速度也不高【 。这与闫笑非、杜秀芳 4 ] 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仵凤清、李建侠运用突变 5 ] 级数法对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 实证结果表明,全国 2 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 9 的 自主创新能力分布不均 ,主要集 中在 3 个不 同
第 l 2期( 总第 2 8 ) 1期 21 年 l 01 2月
工业 技 术经 济
0 n mt a e h oo ia c n mis fI d r l c n lgc l o o e i T E
N . Car ,N .1) 01 , ea 2( e l o2 8
De . Ol e2 1
发 展水平进行 了综合评价和差异测度。研究结果表 明,当前我 国区域大 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发展水
平存在显著差异 ,两极分化现 象严重 ;对于 区域 内部 差异 而言 ,西部最大 ,东部 次之 ,中部最 小;三 大区 域之 间差异 最为突 出,对 区域 总体 差异贡献最大。
[ 关键词 ] 熵权 T tI 锡 尔指数 技 术创新 OxS 3
供的信息量越大,其 所 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也就越 大;反之 , 则越小。运用熵权 T PI方法 的具体步骤如下 : OS S
收稿 日期 :2 l—0一 l 01 8 7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 目 ( 目编号 :0A Y 2 ) 项 8 J04 ;教育部人文社 科基金项 目 ( 目编号:o Y A3 o7 o 项 9 J 606 J
作者简介 :蒋玉洁 , 南京 航空航 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技术创新与科研管理。营利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软计算技术 、知识发现、电子商务 。 博

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

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
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
技术创新项目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生产经营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项目。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具体的技术创新项目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构筑好这一微观基础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在创新项目的投资前期做好创新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与决策工作,而要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科学而实用的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的技术和方法。
技术创新项目的成功,迫切地需要一整套科学实用的评价与决策方法和技术。本论文的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与决策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传统技术创新理论方法基础上,针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决策方法。(2)针对传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DEA和熵值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在熵值法给出的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DEA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传统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得修正后的结果具有考察不同投入规模单元之间产出绩效的比较分析功能,计算结果表明新的排名结果既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水平,又反映了投入产合理的。(3)在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方案的类型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准则随机DEA模型以及基于三叉树期权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4)根据技术创新项目的规模、类型、性质以及可供信息的多少和可靠性,采用风险评价模型方法,将模糊综合评判与BP神经网络进行结合,探讨构建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将平衡记分卡的原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相合来改善现有指标体系设计的不足,设计了产品的费用降低率、组织学习能力、新产品的竞争力等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使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现了战略性改进。

基于熵模型的企业财务系统稳健性评价

基于熵模型的企业财务系统稳健性评价

二、 熵模型 的构 建及算 法
1 熵的基 本原 理 .
熵 的概念 是德 国物 理学 家 K ・Cas s L ・B l ma l i 和 uu ot n首次 提 出来 的 , g 以后美 国数 学家 控制 论创始 人
Wi e 及信息论创始人 S ann 出了更广义的信息熵 , e r n hn o 提 作为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其基本原理如下 : n 设 个指标 , m个年份 , 形成原始数据矩lX ( ) 对于某项指标x 若指标值 距越大 ,  ̄ =x , o j , 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 所起作用也就越大 ; 反之就越小。若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 , 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 。在信息
基 于熵模 型的企业财务 系统稳健性评价
赵树 宽 , 汤石 10 1 ) 3 0 2
[ 要 】 文 基 于 企 业 财务 稳 健 性 分 析 , 摘 本 引入 信 息 论 中熵值 方 法 , 结 合 具 体 企 业 财务 数 据 对 熵 模 型 在 企 业 财 务稳 健 性 并
评 价 中的 应 用 进 行 实证 检 验 。
[ 键 词 】 务 稳 健 性 : 模 型 : 观 关 财 熵 系统
[ 中图分类号】 2 5 [ F 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0 86 3 ( 0 8)104 —4 10 —9 5 2 0 0 —0 20 [ 稿 日期 】 0 7 1—0 收 2 0 —21
[ 作者简介】 赵树宽(9 3) 男, 16 . , 吉林公主岭人, 吉林大学管理 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研 究方 向: 术经济及 管理 。 博 技


引言
防范与控制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 而其关键性环节在于保持财务系统稳健性 , 提高企业财 务抗 风险 能力 。 目前 国内外学 者 对于财 务 系统稳 健性 的研 究 主要着 跟 于会 计确认 、计 量 和报 告 中的谨 慎性 原则 , 即企业会计稳健性原则 , 而这种稳健性主要存在于对经济业务 、 汁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选择不同方 会 法 和程 序 的过 程 , 因此 , 逻辑 上看 会计 稳健 性实 际上 是企 业财 务 系统 的稳健 性 的微 观基 础 。从 可 查 阅的文 从 献看 , 对于 财务 系统稳 健性 研究 方法 的成 果 主要 集 中在 对会 计稳 健 I 生的计 量方 面 。Wa s 2 0 ) 结 了稳 健 t (0 3 总 t 性 计 量 的三 种方 法 , 括反 向 回归 、 资产 基础 计量 和应 计 基础 计量 ; au 19 )Dir h Mul 和 Ri l 包 净 B s ( 7 、 c i , lr 9 tc e e d ( 03 从 计量 经济 学 角度对 反 向 回归 法作 了深人 研究 。然而 , 20 ) 对财务 系统稳健 I 生进行 评价 分析 的 方法论研 究并 没有取得 明显进 展 。从 目前 研究 进展 看 , 模 型是 一种 用 于研究 系统 动态 稳定 性 的可靠 方法 , 已广 泛 熵 并 应 用 于各种 经济 系统 稳定 性与抗 风 险性 的评价 中。经 济学 家 N ・ 治斯 库 ・ 乔 柔根 在 “ 熵定 律与 经 济过程” ( 9 1 中也探讨 了熵 与生 产 的问题 ; 显光 (9 8 运用 改进 熵模 型对 经济 效益 评价 过程 中的客观 赋 值 问题 17 ) 郭 19 ) 进 行 了深入研 究 ; 王平 心 、 杨冬 花 ( 05 基 于熵值 法对 我 国上 市公 司财 务预警 机 制进 行 了实证 分析 ; 炎 20 ) 瞿 ( 06 构 建熵优 化 模 型, 20 ) 解决 投 资决 策 中固有信 息与 决 策者经 验 之间关 系 , 形成 在 多方案 中选 择投 资决 策 的 方 法 , 以实 际投资 项 目为例 进行分 析 , 型项 目投 资决 策提 供参 考 。仰 炬 、 朋柱 、 并 为大 张 周水 文 ( 05) 2 0 基于粗 糙集及信息熵理论 , 导出基于多指标评价的熵权投资模型 , 并通过具体算例验证 了该模型在实际风险投资中 的可操 作性 。本 文基 于对财 务稳 健性 的系统 观点 和 动态 观点 , 财务 系统稳 健性 评 价 中引入 熵模 型 , 图为 在 试 财务系统稳健性评价提供方法论支撑 , 并结合具体算例 , 对熵模型在财务系统稳健性评价 的操作性进行实证 研究。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财务绩效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还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及时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熵权TOPSIS法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熵权TOPSIS法的基本原理熵权TOPSIS法是一种多属性决策方法,它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TOPSIS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指标进行加权和综合评分,最终找出最佳方案。

而熵权TOPSIS法相对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能够更全面地评价目标的绩效。

在使用熵权TOPSIS法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指标,这些指标通常包括利润增长率、资产回报率、偿债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加权,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

接着需要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分值,最后基于这些相对分值进行计算,得出不同公司的得分,最终找出最佳的绩效方案。

在实际中,熵权TOPSIS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熵权TOPSIS法能够更好地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在财务绩效评价中,各项指标往往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利润增长率与资产回报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而传统方法往往难以考虑到这一点。

而熵权TOPSIS法能够通过对指标的加权和综合评分,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公司的绩效表现。

2.能够综合考虑公司整体绩效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各项指标的表现,还需要综合考虑公司整体的绩效表现。

而熵权TOPSIS法在进行绩效评价时,是基于各项指标的加权综合评分,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公司整体的绩效表现,而不是单纯地对各项指标进行排名,这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探究基于熵值法的财务综合评价策略

探究基于熵值法的财务综合评价策略

探究基于熵值法的财务综合评价策略作者:苗蕾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09期摘要:原理探究表明,建构在熵值法根基之上的财务评价,带有综合评价的特性,它凸显了客观优势。

熵值法常常用于多重企业特有的财务评价、彼此之间排序;与此同时,对于拟定好的某一企业,在各时段表征出来的财务状态也可予以评断。

这种熵值法辨识了宏观情形下的财务进展走向,供应决策支撑。

熵值法规避了惯用方式之中的若干弊病,提升评价的精准性。

为此,本文探析了这一策略。

关键词:熵值法财务综合评价策略财务综合评价,常常依托着主观赋权这样的途径,它潜藏着偏多的局限。

有必要探究这一领域关联的其他评价,例如熵值法。

熵值法衡量了多层级的熵值大小,辨识了多样指标特有的差异,客观辨析了评价指标凸显的侧重价值。

熵值法范畴内的评价案例,对比主观赋权这一方法,显示了独有的优势。

一、综合评价的根本机理熵值法特有的运用范畴,包含了信息论。

在这种构架内,信息熵可以折射出系统特有的无序状态。

这类信息熵变得更小时,系统表征的无序化就渐渐明显;与之相反,若信息熵渐渐变大,那么系统缩减了原有的无序化。

企业范畴内的财务评价,若某一设定好的财务指标特有的差异层级偏小,那么指标体系之中的详细区分、对于财务状态的真正评价价值,也会是偏小的,信息熵却是偏大的。

反之,若对应着的这种信息熵变小,那么拟定出来的财务指标,就能折射出多重企业之中的真实差异,对于评判优劣的真正价值也会凸显。

由此可见,财务指标架构内的差异情形,凸显了指标在设定体系之内的真正位置。

指标差别程度,应被设定成信息熵特有的反向度量。

二、建构指标体系拟定好的财务指标体系,应能客观折射出整体态势下的企业财务。

根据有关规则、财会范畴的关联规则,调研并归结得来真实情形下的财务工作,筛选了如下层级的综合考量指标:第一层级指标,是营运框架内的企业能力。

这类营运能力,代表着综合架构下的资产管理、资产运用成效。

例如:应收账款平日之中的常规周转、企业存留下来的货品周转概率,都被划归这类指标。

基于熵值法的海尔公司财务绩效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海尔公司财务绩效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海尔公司财务绩效研究基于熵值法的海尔公司财务绩效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估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以海尔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对其财务绩效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旨在揭示该公司财务运营的具体状况,为其未来战略规划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关键词:基于熵值法;海尔公司;财务绩效;评估;分析 1. 引言财务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状况、总结经验教训、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

熵值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绩效评估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性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过程中。

本文选取了海尔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熵值法对其财务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探讨该公司的财务运营情况,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2.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熵值法是一种衡量事物不确定度和信息熵的方法,可用于评估多指标下的综合性表现。

其基本思想是将各指标的熵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判断企业财务绩效。

3. 海尔公司财务绩效评估3.1 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文以海尔公司过去5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包括财务报表、年度报告等文献资料。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

3.2 评价指标选择根据海尔公司的特点和业务模式,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作为评价指标,以客观评估该公司的财务绩效。

3.3 熵值法评估模型建立在该评估模型中,我们设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将评价指标的数值转化为相应的熵值。

通过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贡献度,最终得到海尔公司的财务绩效得分。

4. 海尔公司财务绩效分析4.1 综合评估结果通过熵值法评估模型的计算,本文得出了海尔公司过去5年的财务绩效得分。

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海尔公司的财务绩效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4.2 各评价指标分析根据评估结果,本文对海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分别进行深入分析。

大熵数科介绍 -回复

大熵数科介绍 -回复

大熵数科介绍-回复大熵数科(DAS)是一家领先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公司,专注于利用先进的技术解决各种行业和业务挑战。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纽约,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

大熵数科融合了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并提供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和优化业务流程。

大熵数科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数据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增长和创新。

该公司有一支由数据科学家、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高效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大熵数科能够帮助企业从庞大的数据集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揭示隐藏的模式和趋势,并根据这些洞察为客户提供战略建议和解决方案。

大熵数科提供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

在金融领域,他们的数据科学家和风险分析专家可以帮助银行和金融机构改进预测模型,降低风险,并提高交易效率。

在制造业,大熵数科的专业团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和降低成本。

在零售业,他们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客户行为和购买模式来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除了传统行业,大熵数科还致力于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他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构建智能系统和算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大熵数科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交通运输领域,他们可以利用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来优化交通流量,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大熵数科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方法论和技术架构。

他们倡导数据驱动和实时决策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具有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平台。

该平台不仅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还可以应对复杂的数据分析和算法训练任务。

此外,大熵数科还注重保护客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客户敏感信息的泄露。

总的来说,大熵数科是一家推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创新的领先公司。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内容提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研发创新能力是种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种业公司加快新品种研发创新、扩大种子市场份额、提升经营绩效水平、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种业上市公司特点,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五个维度,构建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对其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发现: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距较大,大北农、隆平高科、农发种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好,发展较为稳定,敦煌种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差。

据此提出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种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种业公司经营绩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营绩效评价;熵权TOPSIS法;种业上市公司一、引言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粮食生产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公顷,世界排名居126位。

我国气候资源复杂,水资源匮乏,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育种创新打破环境桎梏。

我国种业的市场化探索开始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1997年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1978年文本,2000年颁布并经2015年修订的《种子法》为促进植物新品种研发与保护,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用种安全提供了法律基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33803件,授予品种权13959件,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植物新品种位居UPOV成员第一位。

我国每年申请授权与通过审定的品种很多,但低端、重复育种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原始育种创新不足。

而种业作为粮食生产的起点与重要基础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解决“菜篮子”“米袋子”可能受制于人与“卡脖子”问题的关键。

基于基点和熵的系统评价指标赋权法

基于基点和熵的系统评价指标赋权法

文章编号:1009-3443(2002)03-0092-04基于基点和熵的系统评价指标赋权法汪泽焱1, 益晓新2(1.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1;2.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摘 要:多指标权系数赋值是多指标决策的重要环节,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决策过程的精确性。

简要分析了当前指标赋权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一种利用基点和熵计算指标权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以优化理论和Jaynes 的最大熵原理为依据,以待评方案距基点的加权距离和权系数信息熵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精确解,应用实例表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指标评价;基点;熵;指标权系数中图分类号:O223文献标识码:AMethod of Determin ing the Index Weight Based onBase Points and EntropyW AN G Ze -y an 1, YI X iao -x in 2(1.I nstitute of Sciences,PL A U niv.o f Sci.&T ech.,Na njing 211101,China ;2.Instit ut e of Communications Eng ineer ing,PL A U niv.of Sci.&T ech.,N anjing 210007,China)Abstract :M ultiple index w ig ht,an important part in multiple index decision making ,deter mines the preci-sion of multiple index decision.After analyzing the sho rtcom ing o f ex isting methods on determining the in-dex w eight ,a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base points and entro py .By using o ptimization theory and Jaynes ’max imum entropy principle,a new m athematics model w hich optimizes the distance of pro ject be-ing ev aluated and base points and w eights ’entro py is established.The ex act solution has been obtained and an ex am ple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Key words :m ultiple index evaluating ;base points ;entropy ;index w eight 收稿日期:2001-11-07.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预研跨行业基金资助项目(00J6.4.2.JB3804);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00JS04.4.1.JB3801).作者简介:汪泽焱(1972-),男,硕士,讲师. 多指标评价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和军事活动中,是评价人员对多个目标方案进行综合衡量后做出合理的、正确的评价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1 上市 公司技术创新 能力评价指标 ,
目标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系是必要 的。一方 面 ,为 上市公 司年报信 息披 露 内容 的调
整提供借鉴 的资料 ,协助 监管 部 门 了解 上市 公司在经 营 实
务方面的深层 次信 息 ,利 于加 强管 理。另一 方面 ,有 利 于
投资者尤其是实行长期投资策略的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
(j P) k

合考虑指标变量 系 统 ,引 入基 于广 义最大 熵原 理和 系统 优
化理论 ,将多种 评 价方 法综 合考 虑 的组合 评价 方法 ,以实 现对上市公 司技术创新能 力的综 合评价 。
3 1 原 始数 据 的 规 格 化 .
=・

为求取 上述单 目标数学评价模 型 的最优解 , 以构 造如 可

文章编号 :10 7 9 ( 0 6 0—09 0 0 0— 6 5 2 0 )1 15— 3
基于广 义最大熵 原理的上市 公司技术创新能 力评价
王 影 ,梁 祺
( 景德镇 陶瓷学院 工商管理 系, 西景德镇 3 30 ) 江 34 3
摘要 :从上 市公 司技 术创新的 内涵出发 ,围绕企业创新过程 ,建立技术创新能 力评 价指标体 系。为 了避 开单一
l 引言
在知识 经济条件 下 ,技 术创 新是 转变经 济增 长方 式 的 关键 ,是公 司的核心 能力 ,在很 大程 度上 决定 了公 司长期 发展潜力 ,也在一定 程度 上 影响 上市公 司价 值 的高低。 因 此 ,建立一 个科 学 、系统 的上 市公 司技术 创新 能力评 价体

可以采用加权 法使 之转变成单 目标规划 的数学评价模型 :
1 1 n m l 1 m ‘
种方法进行 评价 则 无可 避免 存在 局 限性 。为此 ,本文 综
mD 言 忍 l磊 (- ) 'l i 一 音 I 1Y 7 n 卵 = r 日 i女 == J q 磊 =I =
下 的拉各 朗 日函数 :
假设选取 项指标 的 个上市公司进行评价 。如此 ,原始
数据就构成矩阵 = ( ) 。但 是 ,在指标体系 中 ,既包 含有定性指标也存 在 定量 指标 ,并且 各 个评 价指标 的经济
意义彼此不 同 ,对评 价对 象 系统 的作用 趋 向也不一 致 ,各 个指标之 间不具有 可 比性 。因此 ,如果不进 行规格化 处理 ,
要对上市公 司技术 创新 能力 进行 评价 ,必须首 先建 立

套行之有效 的评 价指 标 体 系。所谓行 之有 效 的评 价指 标
体 系,是决定上市公 司技术 创新 能力本 质 特征 的关键 因素 所组成 的集 合。要求 既要 反 映静 态 的 、 于操作 的 、便 于 易 描述 的关键 因素,又 必须考虑各 因素互动 而生成的动态 的 、
不易操作 的 、难 以量 化 的指 标。另外 ,上市公 司创 新能 力 评价指标体 系既要尽 可 能 比较全 面客 观地 反映被评 价 的对 象 ,又要尽 可能 减少评 价 指标 的数 量 ,强调 从宏 观到微 观 的层层深入 ,力 求完 备性 和 主导性 。因此 ,笔 者认 为要 全 面评价上市公 司技术创 新 能 力 ,不仅 应该 考虑企 业 内部 影
评 价 方 法 的 片 面性 , 引入 基 于 广 义 最 大熵 原 理 和 目标 规 划 的赋 指 标 权 重 方 法 , 以此 实现 对 上 市公 司技 术 创 新 能
力的综合评价 ,并 以钢铁 行业的十 家上 市公 司的 20 04年报数据 为依据 ,综合评 价其技 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 力评 价 ; 义最大熵原理 ; 广 权重 中图分类号 :F 0 ;T 6 4 6 H16 文献标 识码 :A
维普资讯
16 9

影等: 基于广义最大 熵原理 的上市公 司技术创新 能力评价
很 明 显 , 以 上 两方 面考 虑 , 是 一 个 双 目标 规划 l 越 , 从 这 廿 _ J
准确直观描述评 价样 本点 状 态 的有 效方 法 。指 标权数 的确 定有 多种方 法 ,如 熵值 法 、因子分 析法 、层 次分 析 法和 主 成分分析法 等。无 法说 明这 些方 法孰 优孰 劣 ,但是 仅采 用
示 ) 。
3 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如果说评价指标体 系的建立 ,构造 了评价 的空 间维 度 , 那 么构建模 型确定 指标权 重 ,则 是分 析 和认识 高 维复 杂数
据集 合中 的内在 规律性 和本质 特 征 ,清 晰展 示 系统 结 构 ,
收稿 日期 :2 0 0 5—1 0 0— 6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1 O期
科 技管理研究 S c e c n e h oo y Ma a e n e e r h in e a d T c n lg n g me tR s u 1 uu l u
响创新活动 的因素 ,而 且必 须包 含 能够反 映上市 公司创 新
能力大小 的外 部有 限信 息 。为此 ,本文 从企 业技术 创新 的
内涵出发 ,围绕 企业 创 新过 程 ,从创 新投 入 能力 、创新 管 理能力 、创新实 施 能力 、创 新 实现 能力 、创 新产 出能力 五 个方 面建立 上市公 司技 术创 新 能力评 价指 标 ( 如表 2 1所 .
者 ,根据对上市公 司技 术创 新 能力 的评价 结果 ,从技 术 创
新能力中深 度挖掘 上市 公 司 的潜 在价 值 ,进 而帮助投 资 者
理性投资 ,转而 又促进 上 市公 司创 新能 力发展 ,实 现投 资 者利益 、公 司利益和社会 整体利益 的一致性协调增长 。
2 上市公 司 技术 创新 能 力评 价指 标体 系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