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四读:读准停顿、读好重音、读清韵脚、读出感情。
(2)、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声速不宜快。
(3)、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由的思想感情。
3、请几位学生朗读(每人一节)
教学活动3
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品味诗文
㈠由诗入画,读诗现画——析美(图画美)
1、导语:“诗歌如画”,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彩画。《天上的街市》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请同学边轻读边想像诗句所表现的画面。这首诗体现了哪几幅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不符合作者心中的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向往: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人间能够像天上一样美满,自由。]
3、进一步设疑:作者在诗中所写的牛郎织女的情节为什么与传说的故事不一样?作者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描写的那么美好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上不可能有街市,也没有牛郎织女。这首诗使用联想和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街的美好图景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天河——牛郎织女(人)自由幸福
(想象)
流星——灯笼
[一写的是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天河的痛苦的心情。织布机札札地响着,织女的泪水如雨,她只能永远寂寞地织布,隔着一条天河,有情人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说话,这是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一个写的是牛郎织女不再被天河隔开,而且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天天在街市上逛街呢!]
2、设疑:若把第三节改为“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我觉得改了,更加符合传说,好不好呢?
(5)、学习2、3、4小节中丰富的想像。
总结:(知识卡片)
联想:由实际存有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 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㈡探究文本,感悟主旨(以下三个问题幻灯片出示)
1、导语:民间四大民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原本故事内容是什么?诗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2 .在从小到大长期的诗歌朗诵熏陶下,八年级学生已开始表现出对朗诵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本诗教学和顺利实行。
3.八年级学生已习惯了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诗的情感把握应该能够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 木头 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①雪花茶
②钢笔月亮
③夏夜鲜花
2 、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一个、两个、三个……想像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庭院、月光、繁星、花海、云霞、嫦娥、吴刚、玉兔
附: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街灯——明星(人间天上:联想)
街市——物品——珍奇(物)
(想象)由物及人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天上的街市》
科目
年级
八年级(北师大版)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1 .进入八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有很大增强。绝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从书籍、报刊、电视等媒体查找和收集资料。一部分学生能通过电脑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查找郭沫若的相关资料(图片、书籍、简介均可)。查阅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了解相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天上的街市》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问大家有过数星星的经历吗?在静谧的夜晚,看着天上的点点繁星,你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2、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1921年10月24日,那时作者留学日本、满怀憧憬,于春末、秋初两度回国, 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象使他失望了。诗人凝视“缥缈”的星空,幻想出神异的世界,诗中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抨击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唤醒人民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而斗争。(幻灯片出示)
㈡朗读感知,以读悟美——读美(音韵美)(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下面先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仔细体会音乐的美。
1、师指导听读——三听:听准节奏、听出重音、听清韵脚
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停顿之处。
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应重读之处。
生生听读,查找自己所标与同伴之异同,并就不同之处相互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2、请大家轻声跟着配乐朗读,注意要点:
㈢小结:《天上的街市》通过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活动4
四、拓展延伸,求异创新
请发挥你的,完成下列练习
1、根据示例,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语联系起来。(任选一题)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伟大诗人郭沫若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他仰望苍穹,产生了无限遐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他所描绘的“天上的街市”上去逛一逛吧!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理解诗文
㈠简介作者,交代背景
1.问:关于作者郭沫若,大家都知道哪些信息呢?(学生先答,教师补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诗人,学者。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寻找文章美点。
2.朗读感知,以读悟美。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
2.学习朗读,初步培养诗歌朗读欣赏水平.。
3.培养联想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水平。
2.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幅 街灯明星辉映图
第二幅 天上繁华街市图
第三幅 牛郎织女相会图
第四幅 牛郎织女闲游图
2、请大家自由配乐朗读,体会画面的美。
(1)、设疑: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2)、点拨联想与想像的区别。
(3)、思考:本课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像?
(4)、学习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
(2)、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声速不宜快。
(3)、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由的思想感情。
3、请几位学生朗读(每人一节)
教学活动3
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品味诗文
㈠由诗入画,读诗现画——析美(图画美)
1、导语:“诗歌如画”,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彩画。《天上的街市》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请同学边轻读边想像诗句所表现的画面。这首诗体现了哪几幅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不符合作者心中的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向往: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人间能够像天上一样美满,自由。]
3、进一步设疑:作者在诗中所写的牛郎织女的情节为什么与传说的故事不一样?作者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描写的那么美好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上不可能有街市,也没有牛郎织女。这首诗使用联想和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街的美好图景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天河——牛郎织女(人)自由幸福
(想象)
流星——灯笼
[一写的是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天河的痛苦的心情。织布机札札地响着,织女的泪水如雨,她只能永远寂寞地织布,隔着一条天河,有情人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说话,这是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一个写的是牛郎织女不再被天河隔开,而且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天天在街市上逛街呢!]
2、设疑:若把第三节改为“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我觉得改了,更加符合传说,好不好呢?
(5)、学习2、3、4小节中丰富的想像。
总结:(知识卡片)
联想:由实际存有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 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㈡探究文本,感悟主旨(以下三个问题幻灯片出示)
1、导语:民间四大民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原本故事内容是什么?诗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2 .在从小到大长期的诗歌朗诵熏陶下,八年级学生已开始表现出对朗诵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本诗教学和顺利实行。
3.八年级学生已习惯了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诗的情感把握应该能够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 木头 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①雪花茶
②钢笔月亮
③夏夜鲜花
2 、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一个、两个、三个……想像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庭院、月光、繁星、花海、云霞、嫦娥、吴刚、玉兔
附: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街灯——明星(人间天上:联想)
街市——物品——珍奇(物)
(想象)由物及人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天上的街市》
科目
年级
八年级(北师大版)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1 .进入八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有很大增强。绝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从书籍、报刊、电视等媒体查找和收集资料。一部分学生能通过电脑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查找郭沫若的相关资料(图片、书籍、简介均可)。查阅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了解相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天上的街市》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问大家有过数星星的经历吗?在静谧的夜晚,看着天上的点点繁星,你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2、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1921年10月24日,那时作者留学日本、满怀憧憬,于春末、秋初两度回国, 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象使他失望了。诗人凝视“缥缈”的星空,幻想出神异的世界,诗中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抨击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唤醒人民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而斗争。(幻灯片出示)
㈡朗读感知,以读悟美——读美(音韵美)(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下面先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仔细体会音乐的美。
1、师指导听读——三听:听准节奏、听出重音、听清韵脚
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停顿之处。
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应重读之处。
生生听读,查找自己所标与同伴之异同,并就不同之处相互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2、请大家轻声跟着配乐朗读,注意要点:
㈢小结:《天上的街市》通过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活动4
四、拓展延伸,求异创新
请发挥你的,完成下列练习
1、根据示例,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语联系起来。(任选一题)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伟大诗人郭沫若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他仰望苍穹,产生了无限遐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他所描绘的“天上的街市”上去逛一逛吧!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理解诗文
㈠简介作者,交代背景
1.问:关于作者郭沫若,大家都知道哪些信息呢?(学生先答,教师补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诗人,学者。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寻找文章美点。
2.朗读感知,以读悟美。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
2.学习朗读,初步培养诗歌朗读欣赏水平.。
3.培养联想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水平。
2.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幅 街灯明星辉映图
第二幅 天上繁华街市图
第三幅 牛郎织女相会图
第四幅 牛郎织女闲游图
2、请大家自由配乐朗读,体会画面的美。
(1)、设疑: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2)、点拨联想与想像的区别。
(3)、思考:本课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像?
(4)、学习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