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大白蚁菌圃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翅大白蚁菌圃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导言
肝脏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能够合成、分解和储存许多有机物质,同时也是体内毒素代谢的主要场所。
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其正常功能受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急性肝损伤是指肝损伤在短时间内以急性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药物、毒物和病毒感染是常见的诱因。
本研究旨在探究黄翅大白蚁菌圃(Hericium erinaceus)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
本实验选用清洁级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区间20-25g。
实验药物
本实验药品主要包括黄翅大白蚁菌圃提取物和四氯化碳。
实验方案
实验分为四组,每组10只。
四个实验组别分别为:
1.对照组
2.四氯化碳组:每日灌胃四氯化碳100mg/kg;
3.大白蚁组:每日灌胃黄翅大白蚁菌圃提取物200mg/kg;
4.治疗组:每日灌胃黄翅大白蚁菌圃提取物200mg/kg和四氯化碳
(100mg/kg)
实验时间为14天。
检测指标
采用血清学和组织学方法分别检测以下指标:
1.肝酶检测(ALT, AST)
2.急性期反应指标(CRP, TNF-α)
3.肝组织学
4.TUNEL染色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
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一组两样本t检验(t-test)分析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ALT和AST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在四氯化碳组中,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
而在黄翅大白蚁菌圃组和治疗组中,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四氯化碳组(P<0.05)。
治疗组ALT和AST水平最低。
CRP和TNF-α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CRP和TNF-α在四氯化碳组中显著升高(P<0.05),而在黄翅大白蚁菌圃组和治疗组中水平均明显低于四氯化碳组(P<0.05)。
治疗组CRP和TNF-α水平最低。
肝组织学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四氯化碳组中,肝细胞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严重,大量炎细胞浸润。
而在黄翅大白蚁菌圃组和治疗组中,肝脏组织相对完整,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TUNEL染色
实验显示,在四氯化碳组中,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在治疗组中凋亡水平最低。
讨论
本研究发现,黄翅大白蚁菌圃具有一定的抗肝损伤作用。
研究显示,在急性肝损伤模型中,黄翅大白蚁菌圃可以有效降低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减少了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并抑制了细胞凋亡。
这些结果表明,黄翅大白蚁菌圃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结论
本研究表明,黄翅大白蚁菌圃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肝损伤的程度,减少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胞凋亡。
这些发现为探索新的肝保护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并为黄翅大白蚁菌圃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