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体系投入产出部分培训用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前言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回顾
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投入产出核算是以投入产出表的形式反映其核算内容的
投入产出表包括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
回顾: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编制物质产品投入产出表;
第二阶段:可称为过渡阶段,其标志是编制1987年投入产出表;
第三阶段:编制货物和服务投入产出表。

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部门分类
投入产出表
国民经济中的任何一个部门,只要从事生产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投入从其他部门购进的原材料、燃料、中间产品以及由居民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并将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或作为中间产品供其他生产活动使用,或用于消费、投资、出口等最终使用。

投入产出表就是对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这种生产、收入、分配和使用全过程进行记录的一览表。

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和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的产出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从定义可以看出,通过投入产出表,不仅可以掌握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某一时期内的生产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还可以了解每个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销售给中间需求与销售给最终需求的比例,以及对劳动的需求量。

投入产出表采用的部门分类
产品部门分类
产品部门分类是指供给表和使用表主栏以及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主宾栏所采用的部门分类。

产品部门分类划分的依据是产品同质性原则,即消耗结构相同、生产工艺技术相同和经济用途相同的原则。

一个产品部门就是满足上述同质性原则的同类产品组成的产品群。

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分类是指供给表和使用表宾栏所采用的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分类划分的依据是产业活动单位的性质,产业部门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产业活动单位是一种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可观察到且能够采集数据的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的增加值远远大于其他非主要活动的增加值。

要按产业部门进行分类,应以产业活动为统计单位,然而,在我国现行统计主要是以企业为统计单位的,所以我国还不具备按产业部门进行分类的条件。

第二节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一、供给表和使用表的基本表式
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基本结构
三、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主要系数
一、供给表和使用表的基本表式(一)供给表的基本表式和主要作用1、供给表表式
供给表(V表)
2、供给表的主要作用
供给表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为编制使用表、产品⨯产品部门表提供控制数,如各产品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和各产品部门的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

其中的各产品部门总产出既是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各行的控制数,也是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各列的控制数。

各产业部门总产出是使用表各列的控制数,各产品部门的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是使用表各行的控制数;二是为使用表与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之间相互转换提供比例系数。

(二)使用表的基本表式和主要作用1、使用表表式
使用表(U表)
2、使用表的主要作用
使用表具有核算框架功能,这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可靠性。

使用表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统一在一张表上,在总使用和总供给平衡框架下整合了不同统计渠道统计数据的一致性,这就是其核算框架作用的一种体现。

有许多国家就是在编制使用表之后,对按常规方法计算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进行调整。

二、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的基本结构
(一)各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
1、第一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
2、第二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
3、第三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
4、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行方向的经济意义
5、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列方向的经济意义
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
(二)主要平衡关系
从列方向看,第j产品部门中间投入合计+第j产品部门增加值合计=
第j产品部门总投入
从行方向看,第i产品部门中间使用合计+第i产品部门最终使用合计-第i产品部门进口=第i产品部门总产出。

从总量,总投入=总产出;
第i产品部门总投入=第i产品部门总产出;
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
增加值合计=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

(三)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的主要作用
生产分析;
需求结构分析;
就业分析;
价格和成本分析;
贸易分析;
能源分析;
环境分析等。

三、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的主要系数
1、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1)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
概括地说,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各部门
货物和服务的数量。

具体地说,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 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 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矩阵的形式表示,就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 表示。

(2)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 直接消耗系数一般用符号a ij
表示,计
算公式为:
X
x a j
ij
ij
/
(i,j=1,2,…,n)
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零和1之间
2、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1)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
概括地说,指某一部门单位最终使用需要完全消耗各部门货物和服务的数量;
具体地说,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

其意义在于,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还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2)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 完全消耗系数一般用符号b ij
表示,计算
公式(无穷级数形式)为:

⋅⋅++++=∑∑∑∑∑∑======a
a a a a a a a a a
b kj
sk
ts
n
t n
s n
k it
kj
sk
n
s n
k is
kj
n
k ik
ij
ij
111
11
1
(i,j=1,2,…,n )
I
A I
B --=-1)(
3、影响力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1)影响力系数的定义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波及程度。

(2)影响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影响力系数一般用符号F j
表示,计算
公式为:
∑∑∑====
n i n
j ij
n
i ij
j
b b
F
n 1111
(j=1,2...,n )
式中的
∑=n i ij
b
1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 列
之和;
∑∑==n i n j ij
b n 111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
的平均值。

4、感应度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1)感应度系数的定义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2)感应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感应度系数一般用符号E i
表示,计算
公式为:
∑∑∑====
n i n
j ij
n
j ij
i
b b
E
n 111
1
(i=1,2...,n )
式中的∑=n
i ij
b
1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 列之和;
∑∑==n i n
j ij
b n 111为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和的
平均值。

第三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一、投入产出表的两种编表模式
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两种基
本编制方法
三、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流程
一、投入产出表的两种编表模式
(一)先编供给表和使用表,再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编表模式
采用该种编表模式至少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统计单位不能是机构单位,而是
将机构单位分解成若干个在单一地
点从事单一生产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
2、建立在产业活动单位上的产业统计资料,就产出数据来说,要能提供统一产品分类划分的产品产量、产品销售量以及与之对应的产品销售额;就投入数据来说,应有主要成本和费用构成以及主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价值量。

(二)先编供给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再推导使用表的编表模式这种编表模式是建立在综合部门掌握了企业按产品部门分类的典型投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推算放大先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并可
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假定推导使用表。

这种编表模式的优点在于,在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时,使用的推算依据,即各投入产出部门的投入结构,是通过各被调查单位直接分解成本和费用的有关原始记录获得的,与第一种模式中推导的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投入结构相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宏观经济分析的需要。

从国民经济核算总体要求来看,我国应尽快采用第一种编表模式,但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产业统计基础上。

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两种基
本编制方法
(一)间接推导法
间接推导法是建立在供给表和使用表基础上采用数学假定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推导方法,依据所采用的数学假定不同,又分为产品部门工艺假定推导法和产业部门工艺假定推导法。

产品部门工艺假定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产品工艺假定是指,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同一种产品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

由此可建立如下关系:
C
B=,当C的逆矩阵存在,则有A
C
A1-
B
=
2、运用产业部门工艺假定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产业部门工艺假定是指,同一产业部门生产不同的产品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

由此可建立如下关系:A=
D
B
(二)直接分解法
是我国采用的编表模式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时所使用的编表方法。

产品部门分类是一种“纯部门”的划分,而我国的普查制度和年报制度基本上是以企业(法人单位)为统计
单位的,所以现有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满足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需要,必须在企业层次上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和加工,得到按产品部门划分的基层投入产出数据,这种以企业为统计单位通过直接分解获得投入产出数据的方法称为直接分解法。

以工业企业投入产出重点调查为例进行说明。

我国工业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同一企业往往同时生产几种,甚至几十中不同质的产品,而投入产出重点调查也是以企业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企业生产
各产品部门产品的投入结构,而这种投入结构是企业通常的核算资料无法直接提供的,这就需要对现有核算资料进行详细的分解,具体步骤如下:
1、按产品部门分解工业总产值
2、按产品部门分解企业产品制造成本
3、按产品部门分解企业期间费用
三、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流程
1.取得分产品部门总控制数
2.取得分产品部门增加值和最终使用控制数
3.编制按产品部门划分的中间投入构
成(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4.计算各产品部门增加值构成
5.编制各最终使用构成
6.根据流通费用典型调查资料计算分产品部门购买者价格总产出
7.在购买者价格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进行平衡
8.编制流通费用矩阵
9.编制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投入产出表
10.在产品部门 产品部门表的基础上,采用产业部门工艺假定推导使用表
谢谢大家!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