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608005acb0717fd5360cdc8e.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个基本因素
1. 不断增加现代化因素,最大限度扩大生产、创造财富、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知识、科技、教育和信息要素。
2. 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
3. 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因素,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理想社会有重大创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九个社会,一条道路
第一共同发展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
第二全民学习型社会。
第三全面健康社会和全民健身型社会。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安居乐业型安康社会。
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群众住有所居,人人享有社会保险。
第五生态文明型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灾害风险型和气候适应型社会
第六开放创新型社会和知识型社会
第七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
第八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
第九中华文化文明道德社会
第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
坚持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
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共赢发展。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4fd5d4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a.png)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胜之年。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任务。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要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要注重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幸福感。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和全球合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结构调整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新发展,增加民众收入,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其次,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这些都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状。
在医疗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养老方面,我们需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在住房方面,我们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解决住房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困扰。
此外,环境保护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坚决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只有通过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
最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还需要全球合作。
当前世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几步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几步走](https://img.taocdn.com/s3/m/86a15b1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9.png)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几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几步走,是指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分解、实现各项指标的落实和达成。
这种思路和方式是我国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成果,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一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指各个方面要达到小康水平,包括经济水平、政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等。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解决人民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
第二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指到2035年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这里的现代化是指人民群众普遍衣食无忧,文化水平和素质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先进化,科技学术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透明协调,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
第三步: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强国的概念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达到较高水平,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要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确保人民的福祉不受损失。
实现这三个目标,必须在各方面上下功夫。
经济上,要推进创新发展,提升品质和效益,提高能力和速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治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执政基础,推进法治建设和民主改革。
文化上,要继承中华文化精髓,加强文化创造和传承,培养国家和民族栋梁之才。
生态环境上,要坚持生态文明与发展相统一,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打造美丽中国。
总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分阶段、分步走,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点归纳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1e3f6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e.png)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点归纳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3.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与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稳定、加强党的建设。
5.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涉及的六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六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
•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
•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目标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路径和政策措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路径是推进改革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法治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e236dab0717fd5360cdc9d.png)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一、要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3)全面教刨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7)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奔向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2)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3)实现全面小康的措施和条件。
二、思考题:1.(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800---1000美元,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在当时国家现有条件下,20世纪末目标不可能定得太高,所以称之为“小康社会”。
其内涵是: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3)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之路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7bcb12bfd1f34693daef3e3f.png)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之路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但是要在2020年之内达成这一目标无疑是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中国一定会面临的几个比较重大的问题:总的经济实力、分配问题、环境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以及高端人才的培养等等。
问题方方面面还有很多,我就这些列出来的几点来重点讨论讨论。
首先谈谈经济增长问题。
这是一个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工作——发展。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不断的开放,也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塑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判断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首先需要在开放经济的视角下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和考察。
所以,中国为了能在国际立足必须要成为一个出口大国,也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必须加快,虽然人民币难成自由货币,但是最近循序渐进的增长也是有条不紊地在进行。
不仅要成为一个出口大国,中国本身“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也要尽快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产业结构的转变也一直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我认为是中国早期形式逼迫所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低廉的劳动力促使中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然而现在国际上的低廉劳动力都在印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稍微落后一点的国家中,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已经丧失了优势地位,“中国制造”已不再是全球通用的劳动力了。
既然失去了劳动力的市场,中国就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所以中国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产业结构的转型。
而我们知道,产业技术的转型需要的是资本和科技的支撑,也因此带动出了分配问题和教育问题。
分配问题也困扰了中国很久,中国贫富差距极其严重想必基本是每个受教育者都了解的一个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光看人均GDP的低下,因为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分配问题虽然十分严重,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中国是想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话,发展还是第一要义,我们不能忘了根本,而且现在把资本过多的交给穷人也不见得是一桩好事,因为富商们之所以能一起富裕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经商的头脑,而我们如果现在要把这些风险都交给那些穷人想必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
![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4992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e.png)
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全面小康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文明、国家更加法治、环境更加优美的目标。
全面小康标准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指导,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
首先,经济方面,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要求国民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同时,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更加提升的目标。
其次,社会方面,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要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全体人民享有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权利。
同时,要加强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生活安宁、社会秩序井然。
再次,生态环境方面,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政治方面,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要求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总之,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指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目标和里程碑。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范文3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2a796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8.png)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范文3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立国立党的根本。
小编整理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范一所谓小康社会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社会,那里没有烟雾没有战争没有坏人。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那里的设备都是用太阳能来发电,所以没有硝烟。
那里的商店都是由机器人来管理的,每间屋子都是东暖夏凉;每个房子都有一个控制的机关,想把屋子里变成什么颜色就能变成什么颜色,还可以变成透明的看见屋外的景色,想听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到。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每家的房子都是自己设计的,只要一个机器人用一个月就可以盖好,就连家具都可以自己设计。
在每家都有一个以上的宠物,每人都有一个遥控器,和一个翻译机。
可以让你的宠物听你的话,可以听懂动物说的话。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每个国家都有一样的地位,也就不会有战争,每个国家和平相处交流。
在这个小康社会里没有残疾人,因为没有病毒没有坏蛋,没有人不开心。
就连知识也是机器人教的。
没有人会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那该多好啊!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心中的小康社会会出现,或者想象的更好那该多好。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的小康社会吧!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天,暗了,我的思绪随着朦胧的月色飘向了远处,梦里,一片喧嚣打破了我原本寂静的意境,身体飘起来了。
我支配着自己梦游般的身体飘到了这城市的上空,这里是灯火辉煌,高楼林立,五彩的霓虹灯向漆黑的夜空尽情展示自己的妖媚,熙熙攮攮的人群仿佛不知疲倦,流水般涌动着,用他们的嘈杂与欢乐谱写了小康社会的美丽诗篇。
咦?为什么看不见超市门口的乞丐呢?原来小康社会是容不得他们的,他们都改行升官发财去了。
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感悟5篇大全
![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感悟5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dd5817e518964bcf847c9c.png)
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感悟5篇大全——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感悟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
经过不懈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党的十六大作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判断,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在党的十六大以后10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作出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居于引领位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迈进。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020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2020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061fc493a58da0116c17497c.png)
2020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建国70周年都有哪些信息呢?新时代的来临会成就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新时代资讯,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两会议国是,春风化雨暖人心。
据《人民日报》2020年3月12日的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文章认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
”对此,“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难而上、扎实工作,锚定目标、铆足干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继而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当前,农村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正处于攻坚期,像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贫困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扶贫脱贫着实不易。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好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和安危冷暖问题,那就更不容易。
仅是调查统计和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因此,要想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就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就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引领目标,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同时它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进一步实现两个“奋斗十五年”宏伟目标的必经准备阶段,可谓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的诸多历史性的改革开放成果和建设成就世人有目共睹。
如今,全国各族人民生活已由温饱不足跨越到总体小康,时下的中国正全力铸就实现全面小康。
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的这些年,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建设和治理的进程中经历了很不平凡的体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如今正引领着当代中国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和全面繁荣。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a985d4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b.png)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第07期“小康”一词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意思是说,民众劳累了,期待休息,养养精神。
“小康”与休息、安定等义相近。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而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多维解读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
这个梦想,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是全面小康的群众表达。
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
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
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这个“全面”,也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
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國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是当今中国主题。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df8b48ff04a1b0717fd5dd6d.png)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讲人:胡鞍钢前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我想主要是如何来认识战略机遇期。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战略机遇期。
他讲到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什么会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如何从历史视角,国际视角对此做出分析,我从那个时候不断的做一些研究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认为中国确实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黄金时期。
因此就需要抓住天时,利用地利实现人和开创未来,从而能够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需要讨论那些问题?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认识为什么我国处于发展的机遇期或黄金期。
另外简单回顾从1949年到今天59年的时间,从1978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图,是如何发展又如何演进的,围绕2020年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界定中国社会,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另外2020年,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十六大包括十七大报告都提出了总体的目标,具体有哪些更重要的发展指标。
另外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中国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也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中国的崛起或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重要影响,会对世界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做出哪些重要的贡献,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一、国家发展生命周期通过长期的对当代中国的研究,我逐渐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看法或者说提出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会迅速崛起?它崛起的背后本质是什么?借鉴像产品生命周期等类似的思路也包括汤英比(音)所谈到的文明周期,我提出一个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思路。
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四个阶段,如果有A国和B国相互竞争,可以根据该曲线图看出:横坐标是指时间坐标,纵坐标是指一个国家国力的指标在世界总量的指标。
我国2020全面小康标准
![我国2020全面小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510b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6.png)
我国2020全面小康标准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
全面小康标准作为评估全国形势的重要指标,对于我国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小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指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指标,对全国各地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的quantified 表述和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在全面小康标准下,我国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首先,经济方面的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要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全面小康的基础。
按照标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要求人均GDP要达到一定数值,可以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国整体实力的增强。
其次,社会方面的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脱贫攻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面小康标准下,要求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实现社会安全保障的全覆盖。
此外,还要通过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再次,环境方面的目标是建立起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确保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全面小康标准要求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全面小康标准下还包括了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目标。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是全面小康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在全面小康标准下,我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
这不仅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也是各个领域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全面小康标准也是一个动态的进程,需要各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当前,在我国全面小康标准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3d781a3856a561253d36f3f.png)
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只要经济年均 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GDP翻一番目标,考虑到人口 增长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对经济发展要求会 更高一些,粗略测算GDP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就可保障 ,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
经济建设:“两个加快”
v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 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 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 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 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 能有丝毫动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三、更加自觉坚定地创新制度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 丰富,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鼓舞人心。
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 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 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 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 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
v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 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 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高 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 新发展上来。
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
![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9d9a3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d.png)
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目标。
具体来说,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目标:1.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2.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3.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体化发展。
4.切实保障就业和收入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二、社会目标:1.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低碳、资源节约型社会。
2.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率,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水平。
4.加强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政治目标:1.加强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
2.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3.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政治体制现代化的综合目标。
通过不断努力,中国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9108dc10661ed9ac51f3af.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重大历史成果,对于人类进步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
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
1964年底,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之后,部署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当代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果断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现代化建设,并提出了分“三步走”,用70年左右的时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到20世纪末,我们完成了第二步发展目标,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宣布,我国已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但是,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提出再奋斗20年,即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https://img.taocdn.com/s3/m/331582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7.png)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按照党的中央关于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是关键的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都将迎来最关键的实施阶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细化了工作任务,统一了思想认识。
在决胜期,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全局发展的基础。
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增长。
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投资力度,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创新发展等措施,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决胜期,人民的福祉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中国政府积极履行承诺,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同时,中国政府也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小康社会的成果。
在决胜期,环境的改善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
通过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绿色发展的力度,中国正在迈向更加美丽的未来。
在决胜期,国家的安全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加强防务建设,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大国,国家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决胜期,党的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坚持正确的领导核心,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中国成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中国成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6efaad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b.png)
中国成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于2020年底成功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进行探讨。
经济方面,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通过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放了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实现了较高质量的脱贫,大幅度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教育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
中国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了基础教育水平。
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中国确保了全国范围内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医疗保障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通过建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康扶贫工程和医疗援助体系,提高了全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通过扩大医保覆盖面和降低医疗费用,中国解决了大部分人民的医疗需求,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健康的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中国建立了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政策,中国保障了老年人、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环境保护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致力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中国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加快了清洁能源的发展,改善了环境质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总结起来,中国成功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经济发展、教育提升、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为全国人民创造了更加富裕、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
然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贫困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e893f2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5.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
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标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跨越。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程,不断规划和推进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标志着中国已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标志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标志着我们跨越了一个重大的历史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普通百姓都能品尝到的民生福利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让中国人民实现更高水平、更全面、更公平的发展的重大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国家经济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扶贫攻坚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中国取得的重要的成就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更加久远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起来的,是中国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既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也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
![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https://img.taocdn.com/s3/m/55184a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f.png)
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构建和谐社会。
(P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P5)3、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法定义务。
(P12)4、责任有主有次,有重有轻,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P13)5、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6、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这是两者的关系)。
(P29)7、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P30);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P31)。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P30)9、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必由之路。
(P42)10、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是两者的关系)。
(P44)11、国际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P51为⑦)12、指挥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
(P53)13、合作者之间出现矛盾和分歧,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P54)14、分工是合作的前提(P47);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P55)15、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P57下);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P58下)。
16、诚实是思想基础;守信是外在表现。
(P63知识连接)17、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P65)18、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诚实守信品质的基本要求。
(P69)1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P76)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核心是依宪治国;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P76-77)21、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2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增长最快的是哪个省?
A.江苏
B.广东
C.浙江
D.福建
2. 高人类发展组人类发展指标平均下来的数据大约是多少?
A.1
B.0.9
C.0.8
D.0.7
3. 中国在文化上的定位是什么?
A.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B.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C.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D.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4. 中国对第几次全球经济增长黄金期作出了贡献?
A.1
B.2
C.3
D.4
5. 从科技实力指标来看,2005年中国位居第三,2020年中国期望超过哪个国家?
A.美国
B.日本
C.韩国
D.印度
6.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全体人民的什么利益?
A.最主要利益
B.重要利益
C.根本利益
D.核心利益
7. 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到了世界总量的多少?
A.5.50%
B.15.10%
C.18.10%
D.20.30%
8. 从世界范围来看,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是最快的,紧跟于中国之后的是哪个国家?
A.韩国
B.不丹
C.英国
D.泰国
9. 我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始于何时?
A.1949年
B.1956年
C.1964年
D.1978年
10. 中国经济腾飞期出现在哪一年?
A.1999年
B.1982年
C.1978年
D.1976年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通过综合国力的比较,世界主要大国主要呈现哪些趋势?
A.倒U字型
B.V字型
C.L字型
D.K字型
2. 2020年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有哪些?
A.增长
B.富民
C.科技教育
D.可持续发展
3.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含义的组成部分?
A.民主社会和法制社会
B.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
C.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开放创新型社会和知识社会
4. 中国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现代化?
A.科技
B.教育
C.人才
D.能源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因素有哪些?
A.现代化的因素
B.社会主义因素
C.中国因素
D.国际因素
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国已同非洲国家等41个最穷的国家签署了债务减免协定,对全球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正确
错误
2. 江泽民同志提出: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对中国而言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正确
错误
3. 中国对每一次的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时代都做出了贡献。
正确
错误
4. 高人类发展组XPI指标平均下来是0.9,一般来讲高于0.8就叫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正确
错误
5. 按照国家发展周期的理论,2020年之后,中国将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正确
错误
6.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2020年的目标。
正确
错误
7.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生在校人数。
正确
错误
8.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不可逾越。
正确
错误
9. 中国提出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正确
错误
10. 出口总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世界进程中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对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