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新闻访谈2访谈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件
1.下列有关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由清华、北大、复旦三校联合而成,培养出了大批“人杰”。 B.张曼菱认为西南联大是一部大学史、教育史、人文 史,蕴藏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迄今为止我们对西南联大的 历史发现得还很不够。
优质课件
C.称联大人是“集体的苏武”,因为他们演绎和升华 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节”传统,他们的行动显示了国家 道德和精神价值。
优质课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访谈内容的能力。做此类题 目 先 要 根 据 题 干 要 求 “ 概 述 ”“ 研 究 汉 长 城 的 过 程 和 结 论”确定答题区间,罗哲文先生共回答了记者的十个问题, 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 论,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
优质课件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 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 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 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 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 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记: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
优质课件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 大。社会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 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我不希望谁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 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 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人是集体的苏武,联大是一 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财富。
优质课件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学案二 访谈
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①了解访谈的特点及相关知识;②熟知访 谈类文本的考查方向及解题思路、答题步骤。
优质课件
访谈是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 的文章,也属于实用类文本,有人把它 归为广义上的新闻。在掌握了访谈的文 体特点和阅读技巧后,本学案针对新闻 自主学习 的 3 个特殊题型“把握访谈内容”“评 价访谈观点”和“赏析访谈技巧(问答 技巧)”进行讲解。其余题型同实用类文 本其他题型,不再赘述。
D.张曼菱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最大的 收获是作为从落后的云南走出来的游子,寻找到了灵魂回 归故土的方式。
E.中科院那位只想看杨振宁等科学家的经历的博士生 思想狭隘,张曼菱认为他没有人文基础,所以成不了大师, 他最终接收了她的批评。
优质课件
解析 A 项,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而成;B 项, 西南联大本身具有历史价值,我们对它本身的价值发现不 够,不是对联大的历史发现不够;E 项,“没有人文基础, 就成不了大师”是张曼菱批评年轻人狭隘时给他讲的道理, 并非对他的判断。
优质课件
技法探究 JIFATANJIU 把握访谈内容“四步走”
第一步,迅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 程、关键内容。如[例 1]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 和情况,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
第二步,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访问 者(提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问题;再读访谈对象的文字, 大致把握有哪些主要内容。
优质课件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 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 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 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 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 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 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 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 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优质课件
主持人:2003 年,您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 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 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 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 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 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 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优质课件
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 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 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 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 我感觉与故土非常地近、非常地亲。
优质课件
次之,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 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 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 能让他们失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 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优质课件
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 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证 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 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 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 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 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
优质课件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当年为了“绝徼移栽桢干质”, 清华、北大、南开等校南迁,西南联大应运而生。它是一 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 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 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 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优质课件
第三步,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 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按照散文的“概括文意”的 方法,整合答案。
优质课件
边学边练 BIANXUEBIANLIA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承联大精神,找寻回归之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西南联大启示录》从采访摄制到 播出历时 3 年,这又是您持续 8 年对西南联大关注的提炼, 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 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 您的?
优质课件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 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 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 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 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 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优质课件
记:你在《访谈录》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 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你所理解的“西南 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 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 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 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 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 地。
优质课件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 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 60 年了。像八达岭、山海 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 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 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2012 年广东高考 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 其他命题方式: (1)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做了倡导?
优质课件
且做且思 QIEZUOQIESI 例 1 [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题目。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 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 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 年,有删改)
优质课件
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程:从书本研究到实地考察、寻访、再 纠正错误说法,得出自己的结论。罗哲文先生看了关于长 城的相关书籍记载;穿越罗布泊实地寻访、考察汉长城; 多次到八达岭、山海关等地考察,通过画图记录、文字介 绍、勘察文献等方式不断研究,得出结论。 (2)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 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优质课件
考向
优质课件
考向一 把握访谈内容 访谈主要指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 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 以访谈内容包括提问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 的内容。
优质课件
[命题方式] 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
2014 年广东高考 程和结论。 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
优质课件
主持人: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 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 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 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 是什么?
优质课件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 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 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 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 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 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 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优质课件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是一直变化的、有生 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 新的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 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 师们,让 5000 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他们在此演绎和 升华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节”传统,显示出一种“中国 文化人”的价值标准,即: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 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中华民族 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优质课件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 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 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 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优质课件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 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 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 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 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 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优质课件
2.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提问是什 么。综合记者的提问,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课件
再者,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 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 个博士生说他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 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 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 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 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 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