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一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高一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58分)
1. (4分) (2014高一下·临沂月考) 图a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5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
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B . 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丙
C .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D .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2)
图b为“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示意图”,下列关于图a、图b对应情况判断合理的是()
A . 甲国处于B年份
B . 乙国处于A年份
C . 丙国处于C年份
D . 丁国处于D年份
2. (2分)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
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②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
③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④ 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 (4分)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问题。
(1)
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丁
B . 甲、丙、乙、丁
C . 丁、丙、乙、甲
D . 丁、乙、丙、甲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B . 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C .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4. (2分)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 气候条件优越
B . 重大政治改革
C . 经济发展变化
D . 矿产资源的开发
5. (6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末)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
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
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
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A . 水质较好
B . 土壤肥沃
C . 人口迁移
D . 地缘优势
(2)
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光照
B . 气温
C . 市场
D . 技术
(3)
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A . 甲、戊
B . 乙、甲
C . 丁、乙
D . 戊、丙
6. (6分) (2017高一下·新化期中)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 . 人口密度
B . 人口容量
C . 人口构成
D . 人口素质
(3)
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一绿洲文化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7. (2分) (2019高一下·遵义月考)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中再次重申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 .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 . 庞大的人口数量
C . 严重的环境问题
D . 不利的外部环境
8. (2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 科技发展水平
B . 对外开放程度
C . 生活消费水平
D . 资源
9. (2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对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 .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0. (4分) (2018高一下·厦门期中) 读下面“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 . 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B . 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C . 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D . 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2)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B . 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C . 交通便捷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D . 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11. (4分) (2019高一下·天津月考)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
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 . 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B . 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 . 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D . 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2)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人口数量
B . 天气状况
C . 建筑物密度
D . 交通通
12. (2分)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 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
B . 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
C . 与住宅和工业相比,商业的付租水平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
D . 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越小
13. (2分)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 . 2级
B . 3级
C . 4级
D . 5级
14. (2分) (2016高一下·鞍山期末)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箭头代表河流流向,数字代表等髙线的数值,单位:米)。
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 .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 .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15. (4分) (2019高二上·杭州期中)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下图是根据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地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而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东北部“偏好指数”呈带状集中分布的理由是:()
A . 沿海平原地形,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
B . 工业发达,人口密集
C . 气候优越,呈带状分布
D . 沿河分布,水源丰富
(2)美国某城市虽然阳光明媚,旅游休憩设施完善,是退休老年人选择居住的首选城市之一,但对受访的大学生而言,仅为中等偏好的居住地及工作城市。
这个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 . ①区域
B . ②区域
C . ③区域
D . ④区域
16. (4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月考) 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以下小题。
(1) 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A . 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 . 城市化水平更高
C . 城市化速度更快
D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 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环境恶化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17. (4分) (2016高一下·鞍山期末) 下图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城市化II阶段,主要出现()
A .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 . 逆城市化现象
C . —、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 . 城市人口比例缓慢上升
(2)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Ⅲ阶段的是()
A . 埃及
B . 中国
C . 印度
D . 巴西
18. (2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 “摩拜”共享单车在上海等大城市悄然风行,这种出行方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 加剧人口迁移
B . 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碳排放
C . 缓解交通拥堵
D .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3分)
19. (10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
下图为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材料二: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材料三: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
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1)
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
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0. (13分)(2016·南京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其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规划内25个城市被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多种发展轴延伸的“一核九带”空间发展格局。
2014年国务院批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
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三下表为世界六大城市群比较表。
(1)
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上海市核心作用,首先需要加强上海市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等城市职能建设。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沿发展轴延伸的“一核九带”空间发展格局。
除沿长江黄金水道外,还可沿________等发展轴实现上海市对外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3)
在现有世界六大城市群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突出特征有。
(4)
安徽省加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其沿江发展创造难得发展机遇,请分析其沿江产业区发展方向及优势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58分)
1-1、
1-2、
2-1、
3-1、
3-2、
4-1、
5-1、
5-2、
5-3、
6-1、
6-2、
6-3、
7-1、
8-1、
9-1、
10-1、
10-2、
11-1、
11-2、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18-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3分) 19-1、
19-2、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