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检测处置预案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形象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网络舆情事件,保障学校稳定发展,维护师生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学校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舆情监测、处置和应对工作的统筹协调。

2. 预防为主,快速处置。

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预警和处置各类网络舆情事件。

3. 及时沟通,协同配合。

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4. 公开透明,正确引导。

以事实为依据,准确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走向,维护学校形象。

三、预案组织架构
1.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预案,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舆情监测、处置和应对工作。

2.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舆情监测、处置和应对工作。

3. 舆情监测组:负责收集、整理和报告网络舆情信息,对舆情事件进行分类、分级,提出处置建议。

4. 舆情处置组:负责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核实、评估和处置,确保舆情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5. 信息发布组:负责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走向,回应社会关切。

四、舆情监测
1. 监测范围: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

2. 监测内容:关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校园安全、师生权益等方面舆情。

3. 监测方法:利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舆情处置
1. 舆情分级:根据舆情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个等级。

2. 处置流程:
(1)初步核实:舆情监测组接到舆情信息后,立即进行初步核实,判断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

(2)评估研判:舆情处置组对舆情事件进行评估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3)应急处置:根据舆情事件等级,启动相应处置措施。

(4)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5)总结反馈:舆情处置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报告。

3. 处置措施:
(1)一般舆情:加强舆情监测,密切关注事件发展,适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

(2)较大舆情: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处置小组,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置。

(3)重大舆情: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指挥,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处置。

(4)特别重大舆情: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支持。

六、应急响应
1. 启动条件:当发生重大、特别重大舆情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响应流程:
(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具体舆情事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3)组织力量: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全力处置舆情事件。

(4)信息发布: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5)总结反馈:事件处置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报告。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
1. 本预案由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各项职责,确保预案有效执行。

3.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八、附则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学校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